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静
记者近日走访南京多家小店,有的实体店经营遇冷但仍不断调整策略,有的短暂闭店休整后重新开门迎客,它们正处在元气恢复中。
买一送一、全场清仓、年底抛货……1月13日下午1点,南京环北服装批发市场内的商家叫卖声此起彼伏,场外货物打包装卸不停。78岁的张老太乘坐704路公交车到环北市场淘货。“好长时间没出来了,昨晚刷朋友圈,看到老板在上新货,我就赶来看看。”张老太笑着说。
“下次有看中的,你就在微信上和我说,包邮到家,还可以包退包换。”孙海艳做女装生意10多年,每年要卖出上千种服装,她感觉最近市场人气又上来了,“这段时间出门的人多了,我们这里正好年底清货便宜,大家都来淘宝。”孙海艳说。
13日下午3点,位于大板巷内的环龙相机店店主孙公甫在街上另一家新店监督施工,他计划在年前把这个无人机体验店开起来。孙公甫之前在珠江路上卖了10多年摄影器材,去年12月初搬到了老街区里,“重新开店后人越来越多,比10月、11月装修的时候好多了。”环龙相机店里挂着2020年疫情初期在夫子庙、中央饭店、新街口等地拍摄的照片,那是他觉得最难的时候,“肯定还会再换一批照片。”新的一年,他希望用好新店址的流量,把生意做好。
13日晚上7点,文体北街的老刘瓜子店外,年过六十的刘明印提起水壶,把刚烧开的热水浇到30斤花生上。这是他的炒货窍门,泡上几分钟后再炒更香。等待间隙,他拿起容器继续搅拌炒货配料。“我来这个地方开店到今年已经19年。”刘明印靠手艺留住了一批老顾客,现在每天要炒300多斤瓜子、花生米、南瓜子等。这几天为了赶年货订单,他和老婆早上6点多就起床,忙到夜里11点才休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