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春节杂记:人到中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1 01: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2月21日 &nbsp第&nbsp11&nbsp版)

大年初一回到老家才得知,父亲已经生病几日,诊断是肺炎。初三凌晨1点,我们姐弟三人跟着救护车把父亲送到省医院,很快医生诊断为肺炎加糖尿病并发酸中毒,再晚几天,后果不堪设想。输液、打胰岛素、排痰,很快父亲全身上下挂满了管子,一个大活人被“绑”在了病床上。弟弟第二天要去上班,我和妹妹开启了贴身24小时的照护工作,老人行动不便,身体无力,半夜随时需要帮助吐痰、喝水、喂药、上厕所等看似简单的事情。平日里,父亲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少在子女面前光膀子,更不用说,当着我们的面在床上大小便。但病情已经将他折磨得有气无力,再加上浑身插满管子,根本无法动身。经过不断地劝说,父亲才同意我们给他擦洗。

照顾危重病人是一件力气活,24小时随时待命,要随时观察血压、血氧的变化,定时更换输液瓶,按医生要求做各项检查……短短三天,我和妹妹已经面如土色。我也深刻体会到,新闻里讲的即将到来的老年社会的养老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越来越多的老人尤其是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人照顾,但是谁来照顾、怎么照顾是一个亟须关注的课题。

父亲所住的医院,60%的病号是60岁以上老人,楼道里每天能听到从不同病房传来的呻吟声、咳嗽声、呼噜声,有的是老伴在侧,有的是子女傍身,还有的是护工照顾。在这里,很多病人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和医生护士以及护理人构成了一种最真实的人性生态。面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年病患者时,你会时不时听到粗鲁的护工发出大声的吆喝:挪下屁股、抬腿,你到底尿不尿,咋又拉床上了……也会有老人在凌晨无意识地不停地叫家属的名字,说要上厕所,可是并不是真的要尿或者拉,因为老人已经失智。护士台是最忙碌的,34床呼叫、99床呼叫,楼道广播一刻不停闲…这层楼有100多个床位,点滴打完了,管子掉线了,手机没电了,病人只要轻轻按下床头的按钮,护士就会循声而来,轻声细语询问病人需求。这几天值班的护士是一个怀孕7个月的孕妈,她需要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不停地推着装满瓶瓶罐罐的治疗车穿梭在各个病房,问她为啥还不休息待产,她说已经习以为常。在这里,没有孕妇,只有医护。

因为父亲病情危重,医生把他调到了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同病房住着一个96岁老人,雇佣了一个护工,儿子、女儿、女婿,分白晚班轮流值守,因为平常一直在女儿家住,女婿对老人的日常最为了解,他已经60多岁,但还是老人眼中的孩子,每天晚上会不断地被老人叫醒要小便或大便。

弟弟晚上来看父亲,细心地给他擦洗。弟弟今年30岁,在我印象里,一直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如今不知不觉也长大了。他自嘲地说,“姐,怎么说我也当爹了,不能不像样呀。”

本来和孩子商量好趁着假期去趟洛阳看看大佛,只能搁浅。孩子倒不觉失望,她自己在老家这几天,家里的表姐表弟带着她不停地串亲戚,拿压岁钱,还可以去村子里追兔子、抓公鸡,又心血来潮去看了我小时候的学校,回来跟我说:“妈妈,你小时候真幸福呀,学校出门就是麦地,随时跑出来玩,家里能养各种小动物,也没那么多作业。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呀?”我心里在想,什么生活?是我小时候向往的生活。她反倒羡慕我了。

上有老下有小,强烈意识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走在了家庭队列的前端:孩子需要托举,老人需要照顾。不禁感慨,这也恰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母亲失能,我被折磨得精疲力尽,这些年我过得比她累,坚持不住了
...养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似乎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大多数人为维持生活已经拼尽全力,人都会老,但如果出现一个失能老人真是不
2024-05-24 11:06:00
七旬老人为自己办人生告别会 没邀请家人
摘要:在广州,有这样一群人,人到中年甚至暮年,和死亡正面交锋,经历了至亲的去世,或是死亡带来的种种困惑和变故,走进临终病房,成为志愿者,试图寻找人生的答案。这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相互
2024-07-11 10:43:00
多事之秋,似乎是人到中年最真实的写照,这是人生中极具不确定性的一段历程,每个普通的个体都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如果说在事业与子女问题上,中年人还能有所掌控的话,那么,时间流逝所带来
2024-10-31 22:12:00
1703号病房
...先后住过4个人。7号床与我们相邻,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得了肠癌。他特别安静,两周时间里几乎没说过一句话,只在很疼的时候哼唧几句。老先生儿女双全,应该不止一儿一女。常来陪护
2024-01-25 01:51:00
全职儿女,是花式啃老还是新型职业?
...岁,向下要为还在读大学的儿子支付学费,这是独生子女人到中年后的基础生活模型。图:《没有养老的资金》剧照2022年下半年,阿花的母亲患上了肿瘤,需要人24小时陪伴,以便监测突发
2023-04-13 11:34:00
人到中老年才明白,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才是特别好的养老方式
...易让人说嘴,只有无儿无女的才会去养老院养老。然而,人到中年的余阿姨却不这么看,她跟很多人不一样,没有让父母在身边养老,反而把父母送去了养老院。她还直言这个举动是她这辈子做过最
2024-05-20 17:09:00
...换导尿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规定动作老人插导尿管还得请“外援”?令人费解栗思本报记者 栗思“插导尿管应该是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怎么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额外收
2023-11-27 05:04:00
中学老师带着“失智”妈妈去上班:一个关于责任和爱的故事
...,故事的走向被重新书写。孙元金和妈妈,在办公室休息人到中年的“难题范本”母亲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呢?孙元金的记忆里,应该是2020年。母亲的记忆开始倒退,常常忘掉刚发生过的事
2024-04-13 10:14:00
陪在朱令身边这一年
...,还说难道这事就没个说法吗,朱令现在这样,留下两位老人,这怎么行?对保安来说,冷冰冰地查门岗只是她的工作,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在关注朱令,都希望她得到正义的对待。大夫和
2023-12-14 09: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