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21日  第 11 版)
大年初一回到老家才得知,父亲已经生病几日,诊断是肺炎。初三凌晨1点,我们姐弟三人跟着救护车把父亲送到省医院,很快医生诊断为肺炎加糖尿病并发酸中毒,再晚几天,后果不堪设想。输液、打胰岛素、排痰,很快父亲全身上下挂满了管子,一个大活人被“绑”在了病床上。弟弟第二天要去上班,我和妹妹开启了贴身24小时的照护工作,老人行动不便,身体无力,半夜随时需要帮助吐痰、喝水、喂药、上厕所等看似简单的事情。平日里,父亲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少在子女面前光膀子,更不用说,当着我们的面在床上大小便。但病情已经将他折磨得有气无力,再加上浑身插满管子,根本无法动身。经过不断地劝说,父亲才同意我们给他擦洗。
照顾危重病人是一件力气活,24小时随时待命,要随时观察血压、血氧的变化,定时更换输液瓶,按医生要求做各项检查……短短三天,我和妹妹已经面如土色。我也深刻体会到,新闻里讲的即将到来的老年社会的养老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越来越多的老人尤其是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人照顾,但是谁来照顾、怎么照顾是一个亟须关注的课题。
父亲所住的医院,60%的病号是60岁以上老人,楼道里每天能听到从不同病房传来的呻吟声、咳嗽声、呼噜声,有的是老伴在侧,有的是子女傍身,还有的是护工照顾。在这里,很多病人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和医生护士以及护理人构成了一种最真实的人性生态。面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年病患者时,你会时不时听到粗鲁的护工发出大声的吆喝:挪下屁股、抬腿,你到底尿不尿,咋又拉床上了……也会有老人在凌晨无意识地不停地叫家属的名字,说要上厕所,可是并不是真的要尿或者拉,因为老人已经失智。护士台是最忙碌的,34床呼叫、99床呼叫,楼道广播一刻不停闲…这层楼有100多个床位,点滴打完了,管子掉线了,手机没电了,病人只要轻轻按下床头的按钮,护士就会循声而来,轻声细语询问病人需求。这几天值班的护士是一个怀孕7个月的孕妈,她需要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不停地推着装满瓶瓶罐罐的治疗车穿梭在各个病房,问她为啥还不休息待产,她说已经习以为常。在这里,没有孕妇,只有医护。
因为父亲病情危重,医生把他调到了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同病房住着一个96岁老人,雇佣了一个护工,儿子、女儿、女婿,分白晚班轮流值守,因为平常一直在女儿家住,女婿对老人的日常最为了解,他已经60多岁,但还是老人眼中的孩子,每天晚上会不断地被老人叫醒要小便或大便。
弟弟晚上来看父亲,细心地给他擦洗。弟弟今年30岁,在我印象里,一直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如今不知不觉也长大了。他自嘲地说,“姐,怎么说我也当爹了,不能不像样呀。”
本来和孩子商量好趁着假期去趟洛阳看看大佛,只能搁浅。孩子倒不觉失望,她自己在老家这几天,家里的表姐表弟带着她不停地串亲戚,拿压岁钱,还可以去村子里追兔子、抓公鸡,又心血来潮去看了我小时候的学校,回来跟我说:“妈妈,你小时候真幸福呀,学校出门就是麦地,随时跑出来玩,家里能养各种小动物,也没那么多作业。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呀?”我心里在想,什么生活?是我小时候向往的生活。她反倒羡慕我了。
上有老下有小,强烈意识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走在了家庭队列的前端:孩子需要托举,老人需要照顾。不禁感慨,这也恰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