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孙莹)市交管局近日通报,今年以来,交管局在本市107处大货车通行集中、大人流车流交织和大货车右转事故多发的路口,设立中、重型货车停车让行标志、标线,明确提示中、重型货车路口须“右转必停”。目前,全市实施“右转必停”路口超过200处。除此之外,今年全市信号灯绿波带路口、绿波干线等也都已纳入统一信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100余条主干道绿波带已完成持续优化调整,整体路网通行效率较优化前提升4.7%。
据统计,从近几年全市发生的大货车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的事故中,86%是在大货车转弯时发生的。造成大货车右转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货车转弯时司机存在多处视觉盲区,二是大货车右转弯时右侧前后车轮行驶轨迹存在“内轮差”。行人和非机动车一旦进入大货车盲区和“内轮差”范围内,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管部门在一些大货车事故多发的路口,设置了中、重型货车右转时停车让行标志,进入路口位置施划了停车让行标线。中、重型货车驾驶人进入设有停车让行标志、标线路口前要先停稳,再瞭望,确保安全后,再起步。虽然“停”的动作可能只有短暂的几秒钟,却可使驾驶人做到及时瞭望,保障右侧非机动车或行人安全通行,有效杜绝转弯事故的发生。
此外,交管部门对于较大路口以彩色喷涂方式配套设置了“右转危险区域”,警示货车驾驶人谨慎转弯,加大转弯半径,提示行人和骑车人不在该区域停留;对路口内重叠相交的人行横道进行调整,将行人引向便道,减少行人与右转弯货车的交叉,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截至目前,实施中、重型货车右转必停路口已超200处,交管部门同步加大了这些路口未停车让行的执法力度,从各路口的违法数据看,呈逐月下降趋势,说明大货车驾驶人“右转必停”守法意识逐步提升。
“绿波带”协调控制是指车辆沿某条主干道按一定的行车速度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放行信号,连续通过所有交叉口的一种信号控制方式,实现车速提高、拥堵缓解的效果。今年交管局不断完善绿波带优化和管理机制,动态调整主干道信号灯运行效率。北京市统一信控管理的平台中,开发了“绿波干线”功能,将全市信号灯绿波带路口、绿波干线等进行管理,并对主干道绿波带进行持续优化调整。
此外,交管局着力提升信号灯精细化配时,逐一梳理全市学校、医院、商圈、主干道关键节点路口的时空流量变化规律,精准设计匹配交通流特点的基础配时方案,月均优化调整信号配时1500余处次。
另外,交管局从点、线、面分层推进智能应用。在点上,对菜市口、仰山桥、花乡桥等关键路口,不断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在线上,对北辰东路、北辰西路、后厂村路、光彩路等90条干线道路实施动态绿波放行;在面上,研究采取区域信控策略,实现CBD商务区、五彩城商圈、天坛东路周边等区域均衡路网流量,提升整体效率。
为提升行人、非机动车和特殊人群的出行体验,交管部门一方面针对全市行人过街信号灯,特别是医院、学校、居民区周边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对610余处行人过街绿灯时长增加13%以上;在两广路、崇文门大街、平安大街等10余条主干道路路口,修建行人过街安全岛和二次过街信号灯。另一方面突出“慢行优先”。在120余处路口设置非机动车一次左转信号系统,通行效率提升14%;联合市残联研发新型无障碍灯具,完成近900处路口更新,关爱特殊人群的出行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