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图为任年花老师批改学生作业
坚韧不拔 静待花开
——记雨山实验学校教师任年花
虽已立秋,但天气依然“高烧”不退。
“任老师,这个大热天,怎么不在家休息,还来家访啊?”学生家长立即把有些疲惫的老师让进屋里。8月上旬的一天中午,雨山实验学校任年花老师不顾病体,顶着烈日,来到刘婷悦家里。她说,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让她任性一回吧!
任老师说,刘婷悦同学因为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务工,只在过年才回家,年一过就又匆匆赶往外地打工,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孩子告别。这个孩子一连两天打不起精神,趴在桌子上。她敏锐地注意到后,找到孩子了解情况,起初孩子还不肯说,再问就哭了,她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再问原因,得知情况后,她立即打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告知了孩子的现状,请求他们做父母的除了赚钱之外,要适当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跟孩子父母约定无论多忙,都要按时和女儿联系。刘婷悦跟妈妈聊了一会儿后,情绪明显好转,说以后每周六晚妈妈一定会打电话过来。之后,每隔一两个星期她就抽空去刘婷悦家里进行家访。此后孩子的学习更投入了,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小学快毕业时,家长们悄悄地给她送来了“桃李满天下,雨露润春华”的锦旗,她的内心无比激动。
任年花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平凡老师,从教几十年,她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在她的眼里和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她默默地付出,辛勤地浇灌,静候每一朵花儿绚丽绽放。
2013年8月底,她正准备从一年级开始她的新一轮教学,校长找到她,说学校今年有一个到宿州去支教的名额,他找了好几位老师,他们都有各种实际困难,问她能否去支教。她当时愣住了,说考虑一下。但第二天她就回复了校长,说愿意去。她私下也曾听到一些议论,“想不开,跑那么远去受罪”“北方那么穷,她能坚持下来吗”“这是图什么呢”……然而她的想法却很简单,学校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去的话,那工作将怎样开展呢?作为学校的中层,更应该有这种自觉性。就这样她克服了双方老人年龄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丈夫因公受伤后生活诸多不便的重重困难,带着对亲人的歉疚与牵挂、对同事的不舍,她踏上了去皖北的支教之路。
到了支教的农村小学,她真惊呆了,那里200多个学生,只有六名教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苦,全校只有一口水井。每周18节课,加上辅导课就是20多节。白天,她上完四五节课,晚上她就把手电筒挂在墙上批改作业。冬天北方的夜格外漫长,常常是一套作业改完,她的手脚已经冻得冰凉,即使躺到床上也是半天都无法恢复温暖。但她的心里始终想着学校的孩子们,想着他们渴求知识的双眼,想着白天满负荷的教学工作,于是她便日复一日地熬夜坚持下来了。一个冬天里,她的手脚长满了冻疮,又疼又痒,但为了农村的学生,为了留守儿童,她想着自己苦些、累些不要紧,孩子们的成长、学习更重要。教学中,她不断向孩子们强调梦想的力量,鼓励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目标,将来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能服务于社会。
在皖北农村支教,除了生活的艰苦,也有温暖的回忆。对于班级的几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她总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午饭后,大课间,她把班上的几个学困生请到办公室,督促他们背诵课文、帮他们讲解难题、辅导他们写作文。一次,她帮韩承伟同学补习功课到很晚,送他出校门时招呼他路上注意安全,孩子边走边说:“任老师,你真疼我们。”这是她听到的最暖心的话语,看着孩子的背影,她也感动得泪眼模糊。她和孩子们在朝夕相处中情同母子,天冷了,她和孩子们一起跑步、跳绳取暖;午间自习时,她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午休。春天,她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校园里开放的鲜花,帮孩子们拍照留念,欢乐的笑声,飘荡在校园的上空。
从宿州农村支教回来,她被查出患了乳癌,初听这个消息,她如遇晴天霹雳,情绪一度低迷,内心几乎崩溃。区教育局以及学校的领导多次热情看望、劝慰和鼓励,再加上亲人的悉心照顾,让她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她想,既然上天给自己的生命画了个期限,倒不如自己就利用这短暂的时光好好工作吧!
如今在雨山实验学校工作岗位上,她特别珍惜,微笑着面对生活。尽管每天她都要克服内分泌治疗所带来的浑身关节疼痛,入夜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站在讲台上,她却始终把笑容带给学生,把知识播撒在课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9: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