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话说后汉枢密使郭威因功高盖主、兵权过重,被小皇帝刘承佑深深嫉恨,因此暗下圣旨派使臣到前线诛杀郭威。郭威事先接到密友报信,不禁恼羞成怒,剑斩来使后,被将士们以黄旗加身,拥兵造反。因士气高涨,郭威率兵仅用七天时间就从前线杀回汴梁,大肆纵兵劫掠京都十日雪恨,终于灭亡后汉,于公元951年荣登大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开国皇帝。
郭威即位后,论功行赏,大宴群臣,笙歌燕舞、欢笑之声终日不绝于耳。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大殿之外,一位禁军头领望着眼前情形不禁在暗暗叹气,他名唤赵匡胤,自投军以来,一直跟随郭威左右,大小战事无不奋勇向前,怎奈他根基尚浅,虽空有凌云之志,却得不到郭威太多重视,只升职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保卫皇宫安全。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数月后,赵匡胤下定决心,辞去官职,转而去檀州投奔柴荣。柴荣何许人也?赵匡胤这一举动又是否正确?且往下看。
柴荣,河北邢州尧山人,出身望族,素有大志。家道中落后随几个商人在江陵一带贩茶,后来因战乱纷繁,生意难做,只好孤身前往汴京投靠姑母,也就是郭威的夫人。不料行至半路正遇姑父郭威率领大军到河中平叛,柴荣也就留在军中帮忙参赞军机,就在这时他与刚来投军的赵匡胤等人相识,大家都是年轻人,言谈甚欢,遂结为异姓兄弟。
郭威平叛归来后,因膝下无子,见柴荣相貌出众,性格敦厚且能文能武,便与夫人一商量,认柴荣为义子,十分宠爱。
郭威入汴京称帝后,太原留守刘崇首先不服,立马建立北汉政权,并向辽国求助,率七万联军浩浩荡荡杀奔汴梁而来。此时郭威正重用当初拥戴他造反的宰相王峻,因此付之于兵权,命他带大军前往御敌。王骏却也有两下子,到前线后,采用先守后攻的战略,一举击溃汉辽联军,重创来犯之敌。凯旋回京后,举国欢庆,王骏手握大权,一时威望极高,就连郭威都对他忌惮三分,王骏由此开始有了非分之想,开始暗中勾结奸党,准备谋朝篡位,这样一来,作为皇帝义子的柴荣就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
王骏思索再三后,利用手中兵权,将柴荣调离出京,去守檀州。并禁止他无事不要回汴梁朝见皇上,柴荣到达檀州后,不禁异常郁闷。
话说赵匡胤入檀州见到柴荣后,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俩人开始日夜谋划如何对付权臣王骏,早日回京夺权,并通过京城眼线暗暗收集王骏的恶行。这一天,赵匡胤从朋友那里探听到王骏已离京外出公干,便飞马告知柴荣,劝他速速回京向郭威告发王骏的罪状。柴荣不敢怠慢,骑快马悄然入京,当郭威听说王骏的种种恶行后,不禁大吃一惊。
数天后,郭威上朝,端坐龙椅,待王骏若无其事的刚刚站好,便命承旨官历数其谋权篡位的所有罪责,王骏刚要狡辩,左右早闪出隐匿的禁军卫队,直接就将他押了下去。
柴荣总算重返京师,并利用其皇子身份,帮助郭威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渐渐清明,百姓安康,中原大地开始一点点复苏。不想三年后,也就是公元954年,51岁的郭威因病淡然离世,34岁的柴荣受郭威临终遗命继任皇位,是为后周世宗。
郭威一死,柴荣登基。北汉刘崇闻讯,认为这是讨伐后周的大好机会,于是亲率人马来攻打中原,柴荣闻得战报,毅然下旨御驾亲征,拦敌于国门之外,两军最终在山西高平对阵,展开决战。
战幕刚一拉开,北汉铁骑就如虎狼一般冲杀过来,后周几员老将见状不禁害怕,急带人向后撤退,因此后周右翼军首先崩溃,数千将士临阵投降北汉。柴荣见状不由大怒,手擎铁枪带领亲兵卫队直接杀入敌阵,场面一时大乱。时任禁军头领的赵匡胤手执齐眉棍向后大喊道:“天子危险,众将士何不拼死尽忠?”言罢,身先士卒,拍马而上。殿前指挥使张永德闻言也率军奋力向前冲锋,众将一齐用力,这才化险为夷,挽回困境,总算击退了北汉的进犯之敌。
回京后,柴荣意识到后周军队的劣势,立即下令诛杀在同北汉作战中逃跑的将军们,多达七十多人,其中不少人还是曾拥戴郭威坐上帝位的有功之臣。这一举措立时令那些瞧不起柴荣的将士们心生畏惧。接下来柴荣又对禁军开始整编,加强操练,裁汰冗弱,同时下旨招募天下勇士,向各州府郡县分发名额,派送京城,就命赵匡胤挑选其中最强壮者,组建成殿前亲军,自此后周禁军兵强马壮,远胜前朝。
周世宗柴荣在位六年,曾御驾亲征五次,三次带兵南征南唐,最后一次攻破长江天险,逼得南唐后主李璟是割地赔款,称臣纳贡。因顾忌后方辽国契丹人的鹰视狼顾,柴荣只好先答应李璟的条件,放了他一马。
回京后,柴荣稍作停留便马不停蹄的整顿人马大举伐辽,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起初后周兵贵神速,没费一兵一卒,幽云前面那些关口便顺势而下,辽邦边境守将尽皆望风而逃。败报传到大辽中都,吓得辽帝耶律述律只好放下手中酒杯,停止歌舞,亲自率领人马到瓦桥关与柴荣决一死战,不想先锋部队还是被后周兵马杀得大败,后周将士遂攻下瓦桥关,大军渐渐行至固安,眼看中原失地幽州已赫然在望,收复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怎料天不遂人愿,柴荣偏在这时突然一病不起,并且是越来越重,无奈的他只好离开战场,被将士们送回汴京。中原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一次最好机会化作水中花,镜中月。
柴荣从一个小茶贩逆袭成长为五代时期最具声望的有道明君,为国家的繁盛和休养做出巨大贡献,因而名垂千古。他在位期间,无论行军作战还是批阅奏章,总是宵衣旰食,亲力亲为,或也正因为他如此劳累,性急易怒,才给他英年早逝埋下了隐患。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怀着满腔的抱负,带着未能收复故土的遗憾,徒留下身后孤儿寡母与后周这个美丽的花花世界而含恨驾崩。临终前,他念及弱小的儿子柴宗训,担心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包藏祸心,遂罢去他的官职。改用年轻有为,当年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结义兄弟赵匡胤来接替。孰料,这一决定却又埋下后来陈桥兵变的隐患,从而开启了重文轻武,辉煌灿烂的大宋王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9:45: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