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卓的出身有多尴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8 21: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董卓崛起于东汉末年,一度成为掌控汉朝中枢,左右朝局的权臣,但他在历史也是留下了暴虐的标签,倒行逆施,将东汉进一步拖入深渊之中,但其实,董卓从默默无名到入主京师,从他的所做所为上来看,他是一个想要干些大事,不过错把地方治理经验直接硬搬到全国的粗暴之人。

董卓的崛起是在东汉国力衰弱,边疆少数部族逐渐侵扰之时,在各地平定动乱之中成为一方军阀的,《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也就是说董卓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豪爽的人,与少数部族的人关系混得还不错,而且在被朝廷启用之后,多次在凉州等地击败动乱的匈奴,鲜卑,羌人,

正是因为这些功绩,董卓曾先后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当然其中也有因为战事不利而被免官的时候,但是总体上董卓的仕途依然是在上升当中,而且董卓是很有危机意识的,也是善于抓时机的,在乱世之中他知道,只要自己有兵,就能够分天下的一杯羹,所以在多年的征战中,他有意笼络将士,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

董卓死死地抓住自己的军权,当时朝廷连续两次想要用套路夺取董卓的兵权,但是都被董卓“死皮赖脸”的拒绝了,中平六年董卓被汉灵帝征召为少府,董卓以什么理由拒绝呢?董卓上书,

简单来说,董卓告诉朝廷,自己的属下不让自己走啊,潜台词是,你这是非要让我走,容易引起我部下的兵变啊,那就不好了,我董卓也是不想给朝廷添麻烦啊,就留下安抚这些人吧,少府是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平时是个不错的官职,但是在汉灵帝时期,董卓要是去了京城当官,手下没有兵马,没人会把当回事,董卓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打死都不会去的。

之后汉灵帝在病重的时候,也是想要解决董卓这个问题,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但是这次董卓又一次撅了汉灵帝,虽然当时的州牧已经具备了军政大权,可是董卓是个不吃亏的主,让我当并州牧可以,但是我要带着兵去,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不得不说董卓是很清除,乱世将至的,有兵就有话语权,所以他一直死死掐着兵权,加上手下的人也是对董卓忠心,当时东汉面对边疆不稳,内部叛乱不断的时候,自然没办法处理董卓这个刺头,而董卓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第六感,既不去并州赴任,也不交出兵权,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河东之地距离洛阳比较近,董卓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天下将要有大变。

果然,京师中何进因为在对宦官的态度上,与何太后意见相左,所以何进令董卓丁原带兵入京,就实际结果而言,这绝对是部臭棋,但是如果从当时何进的角度来看,他也不是被袁绍忽悠了,令董卓丁原入京有利也有弊。

摆在大将军何进眼前的是,他自己想要独揽大权,但是宦官集团是阻碍,他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何进听从何太后一方的建议,和宦官和解,相辅掌权,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之前何进诛杀蹇硕,夺取了京师的兵权已经令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难以相容了。

第二条,听从曹操的建议,《三国志.武帝纪》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一狱吏就可以平定宦官集团,这话听着不错,但是实际上很难实现,这一办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宦官失势,何太后可是支持宦官集团的,即便何太后挂了,那还要看皇帝,但是不巧的是,东汉为何会出现外戚宦官轮番乱政,不就是皇权的一种妥协嘛,年幼继位的帝王,面对势头正盛的外戚何进,会诛杀宦官来让何进掌权,想都别想。

第三条,也就是剿灭宦官集团,其实何进自己有没有实力,他当然有,《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在何进被谋杀后,进部曲将吴匡、张璋,素所亲幸,在外闻进被害,欲将兵入宫,宫阁闭。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会日暮,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欲以胁出让等。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

这时董卓和丁原还未入京,何进死后,他部下就攻入宫中,开始诛杀宦官集团,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也就说单凭何进的实力,完全可以用一次兵变剿灭宦官,只是何进不愿意这么做罢了,而让董卓丁原他们过来,是在给何太后施压,是在告诉何太后,我何进有分寸,但是董卓丁原可未必有,要是这两个家伙的部下擦枪走火,不小心伤到了您何太后,可和我何进没有关系。

所以说董卓丁原是一种威慑,而且何进当时掌控着京师禁军,董卓丁原又相互牵制,所以两人只能听从自己的号令,不出意外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只是没想到,京师之乱到是给了董卓机会。

少帝被劫走,让停留在洛阳附近的董卓看到了机会,其实何进在被杀前,也是有些返回了,想要让董卓返回,只是董卓是什么人,他就像是一只猫,已经闻到了鱼儿的味道,怎么会就此作罢,《资治通鉴.》记载,卓至渑池,而进更狐疑,使谏议大夫种邵宣诏止之。卓不受诏,遂前至河南;邵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邵。邵怒,称诏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而这成为了董卓捞取资本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救驾之功,不过说到底,这是董卓在抗旨的前提下,捡漏般获得的功劳,即便没有董卓,少帝和后来的汉献帝也是会被就地,因为当时卢植已经率军前来追赶了。

当少帝的车驾要进入京师的时候,董卓是被朝臣抵触的,大臣们说当初何进大将军已经让你退军了,董卓直接回怼,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卻兵之有,董卓的意思就是大骂朝臣们不行啊,看看国家被你们祸害成什么样,天子都是我董卓救回来的,你们有什么权利在我面前叨B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董卓就多少有了,要用自己的办法治理大汉的想法了,谁都知道董卓进入京师意味着什么,而且董卓还是好命的,当时丁原还未入京师,何进何苗还都被杀了,要说何苗之也是给了董卓机会的,一时间京城之中,董卓成为了最有威望的将领,加上董卓拉拢吕布,做掉了丁原,董卓一下子吞并了何进以及丁原旧部,牢牢控制住了京师的所有兵权。

短时间暴富的董卓,开始想要大显身手啊,也就是治理国家,但董卓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没有可以任用的执政班底,他更多的是用治理地方的套路来治理国家,结果就尴尬了。比如董卓废少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董卓行事太过重于个人决策,还是那种个人喜好的决策,就是因为看刘协顺眼,第一印象好,就立他为帝,董卓并未在意擅自废帝之后的后果,在董卓眼里,这就和他在地方撤了一个手下的官职是一样的。

既然自己没有执政班底,董卓就势必会拉拢士族大臣,于是征处士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复就拜爽平原相,行至宛陵,迁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说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卓从之,命毖、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颙等沙汰秽恶,显拔幽滞……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也就是将有才之人委以重任,而自己的亲信并不是出于朝廷的高官职位,不过董卓不知道的是,他的身份是注定不会赢得人心的,东汉朝局一直是宦官外戚士族三方博弈的地方,而董卓是什么出身,他三不靠,他父亲是县尉,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董卓入主京师,开创了东汉朝局的一个特例,严格的来说,董卓是地方豪强,平常的时候,地方豪强是难以掌控朝廷中枢的,可董卓就是这么运气好,他就做到了,但是大家对董卓的态度更多的是看不起,打心里不屈服于董卓,所以袁绍兄弟都跑出了京城,瞧不起,这三个字恐怕是朝臣们对董卓共同的态度。

所以搞笑的事情就出现了,卓又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这些董卓掌权后重用的人,反倒是大多加入了讨伐董卓的阵营,这也没办法,董卓的根基太差,如果安心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将领还可以。

董卓想拉拢朝臣,难以成功,而同时对自己的部下呢?真正完全忠于自己的只有他带到京城的3000步骑,后来依附于他的何进旧部以及丁原旧部,只是因为当时的局势暂且听从董卓号令,加之董卓因为拉拢朝臣,并未对这些下属授以高官,那么拿什么来让这些人继续听从自己呢?董卓把长安城赏给了部下。

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

这又可以体现出董卓的思想,他把长安当作了自己的长安,而不是国家的长安,既然自己为国家每天“操心”,自己用自己的东西犒劳将士很正常嘛,董卓年少时的个性不就是豪爽嘛,不是动不动就杀耕牛,和大家分享嘛,也是曾经把奖赏都分给将士们了嘛,这也是他能有一支忠于自己部队的原因,但是董卓这是在剥夺他人利益而满足自己集团利益的做法,他一样没考虑过后果,和之前废少帝一样。

所以说,董卓入京师,就是在机缘巧合以及他自己的谋划下实现的,一直有野心的董卓自认可以治理这个国家,但是又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自己用自己在地方那一套来处理在京师的事情,结果就是,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董卓被大家赶出了京师,或许如果董卓出生在一个朝局稳定的汉朝时期,可以成为一个守卫边疆的将领吧,乱世之中,他只能是乱国之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
...、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也是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十常侍之乱 起因:外戚和宦官集团的利益之争背景中国后汉末期,桓、灵二帝起,
2023-05-19 15:22:00
...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后宫,结果失败了,皇子辩也得以顺利继承帝位,刘协成为了陈留
2022-12-20 11:46:00
揭秘十常侍对东汉末年的影响
...年的影响。东汉末年的十常侍是指在灵帝时期,有十二名宦官操纵着朝政,其中包括张让、赵忠、郭胜等人。他们的首领是张让和赵忠,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年幼的皇帝,甚至使汉灵帝称张让为父亲
2023-07-13 20:25:00
董卓为什么要废掉少帝,再去立聪明能干的汉献帝?
...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后宫,结果失败了,皇子辩也得以顺利继承帝位,刘协成为了陈留
2022-12-18 11:12:00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月,汉灵帝去世,洛阳发生了剧变,先是大将军何进与大宦官蹇硕争权,何进杀死了蹇硕,然后袁绍与何进谋划诛杀所有宦官,但是何太后不同意,于是袁绍就出了一个馊主意给何进,让何进征召地
2023-07-07 11:36:00
...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不久之后,汉灵帝驾崩。在此之后,东汉朝廷自然分为两个派别,也即蹇硕等人支持皇子刘协,而大将军何进等人,则
2024-06-05 06:13:00
沐猴而冠:汉末三国最大的权臣,活活被蠢死的大将军
...帝刘辩继位;接着大将军何进砍了西园军元帅蹇硕;之后宦官诱杀何进,袁绍紧接着诛尽宦官。各个大人物们忙个不停,最后被董卓给摘了桃子,掌控朝堂大权,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
2024-12-26 09:08:00
他曾两次丢官,被国舅安排假造反
...忠于汉灵帝之人,何太后无一句怨言。可当何进准备消灭宦官改用郎官时,何太后开始扭捏起来。为说服何太后,何进安排董卓“假造反”胁迫太后。还没等董卓准备好,何进杀尽宦官的主意,就被
2023-06-13 13:47:00
她本是屠户的女儿,是如何坐上皇后尊位的?
...杀王荣。汉灵帝大怒,这次真生气了,想要废黜何皇后,宦官们坚决劝阻才得罢休。皇子刘协则由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亲自养育教导,称为董侯。后来群臣请汉灵帝确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刘辩轻薄无
2023-02-02 21: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