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旦和春节哪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09: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起元旦和春节两个节日,如果要问哪一个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呢,那么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春节。是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元旦是公历的一月一号,公历又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属于太阳历。反观农历的大年初一,从很久以前的老祖宗们就开始过,当然春节一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但是,事实上元旦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距今大概已经超过五千年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就是说从中华文明的开始,元旦就作为一个节日而流传至今。

春节虽然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但是它的叫法时间很短,距今也就一百来年的时间。那么,本文就探讨一下元旦和春节的来历,谈谈元旦这个传统节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经历了哪些的变化。

一.元旦的发展史

元旦一词最早是出现在了《晋书》中,而《晋书》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晋书》中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句话的意思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颛顼定下了孟夏正月是每年的一月,在一月的第一天定为元旦。颛顼距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它属于那种上古时代的人。所以也可以认为这是元旦开始的第一个史料考证,但是这是一个传说。

还有一个传说是元旦始于尧舜禹时代,始于尧舜禹禅让的过程中。大禹在接受尧的禅让的时候,举行了一个祭拜天地的仪式,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位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现在,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已经被怀疑是否存在,所以这个祭拜天地仪式而定元旦的事情可能也就只是个传说。

其实,不管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存在,它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且在历史上还经历了几次的变更。

在最早的夏朝朝代,元月是以每年春季的一月作为正月,这个和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到了商代,商代实行的是殷历,殷历规定十二月为正月,元旦也就变成十二月一号了。然而到了周代又变了,周代规定每年的十一月是正月,因此元旦又变成了十一月一号。

接着到了秦朝,始皇帝嬴政则规定每年的十月份是正月,所以元旦就变成了十月一号。过了秦朝就到了汉朝,西汉汉武帝让太史公司马迁重新制定新历法《太初历》,将原来秦朝以十月为元旦改为以正月为元旦。所以从汉武帝开始,正月初一就是元旦,一直延续到清朝的统治结束,这中间就持续了两千多年。所以,以前的元旦并不是阳历的一月一号,而是我们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叫元旦。

太初历

而且它的名字仅仅叫元旦,它有很多的别名,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岁首等等。但是元旦这个名称是我们叫得最多的一个名称。

二.正月初一是元旦,那春节呢?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并没有元旦历时的时间长,它在中华民国初建的时候才被叫起来的。当时的民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比较推崇西方的历法,因为西方历法实行起来非常的方便。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先生就主张在全国推行历法,实行公元纪年,从而你逐渐的废除农历制度。于是就把传统的正月初一这个元旦给改成了西方历法中的一月一号,也就是现在我们通用的每年的一月一号是元旦。

那么,以前的大年初一元旦改成了每年的一月一号,大年初一这一天就没有叫法了,那总得有个人给这一天定个名字吧,因为这一天也是节日。于是,后来袁世凯把这一天的名字定为了春节,也就是说春节的名字是袁世凯定的。

袁世凯当时的规定是这样的,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叫春节,端午节叫夏节,秋分叫秋节,冬至叫冬节,就这样一年中就有了四个传统节日。

从那时候,元旦和春节这两个称谓也就固定了。但是到了1928年的时候,还是受了孙中山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起草了一份推行新历法、逐步废除旧历法的一个措施。就是将农历的所有传统节日都废除,其中也包括春节。

这样规定老百姓过春节连贴春联也不准了,一切都是按照公历来生活和工作。这个措施不用多想在全国推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当时在城市里还有些效果,但是在农村是不可能推行下去的。农村老百姓过了几千年的大年初一了,政府突然禁止,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到了1934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又重新宣告,不再禁止民间过春节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也继承了民国的公历纪法。因为我们要改革开放和世界接轨,那么公历用法就比较方便了,毕竟全世界都在通用。所以我国也是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珍贵历史记忆、中华文化积聚
2023-09-17 06:04:00
品诗词、赏民俗,国学名师李敬一与晴川师生品味中国传统节日
...日来临之际,武汉晴川学院国学大讲堂第二十四讲《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古典诗词与民俗风尚》在晴川多功能报告厅开讲,国学名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晴川书院院长李敬一教授带
2024-04-18 15:19:00
...迎新春 送温暖”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文艺演出活动,将传统节日与新风尚相结合,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玉泉区文化馆在春节及元宵节期间将开展线上有奖问答等活动,让“云过年”成为表达祝
2023-01-24 07:16:00
...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国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巨大魅力,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于人心,它约定俗成,规范着人们
2024-04-10 16:00:00
【地评线】东湖评论:浪漫七夕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的主题。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序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长卷中,从妇孺皆知的鹊桥复见动人故事、“和合圆满”的价值观念,到坐看牵牛织
2023-08-22 09:20:00
...节日习俗、弘扬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连日来,东海县文明办、东海县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东海县司法局青湖司法所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喜迎端
2023-06-25 16:29:00
...一项调查显示,在1000名受访青年中,447人感受到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明显减退;更有812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一个日益凸显的文化困
2025-10-04 00:02:00
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保亭主题美食推介活动
...竹竿舞来了……”春意正浓时,一年一度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如期而至,琼州处处劲吹最炫民族风。“三月三”是黎族苗族同胞悼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歌颂英雄和青年男女
2024-04-17 01:33:00
端午粽飘香,中华民族扬!潍坊市实验小学“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中华民族扬”端午节系列活动。国旗下的端午情怀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端午节让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情,在
2023-06-25 1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