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特约网评员 孙洪师
时隔多年,北京冬奥会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想必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二十四节气歌是小时候嘴边的歌谣,尽管不明白含义,但其已进入了自己的脑海和生活。
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为本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在过去长达数千年的时光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从事农业、住在农村、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生活,她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对于四季的变换、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十分重视,因为适时耕耘播种、管理收获,关系到一家人的生存和生活。
在二十四节气的运行中,人们又结合节令发明了节日,节日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国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巨大魅力,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于人心,它约定俗成,规范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凝聚着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共识,传递着一种情感,积淀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就拿清明节来说,作为唯一一个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的节气节日,清明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她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家族观,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不忘祖先的集中体现。
除了清明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都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形成了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的风俗习惯。且伴随着日月轮回,四季更替,年复一年地延续着,节令的庆典有隆重,有简约,有规律,有程序,有形式,有内涵,春节团聚守夜、端午祭拜屈原、中秋团圆祭月等传统节日,既浸润着“家的情结”,又寄托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国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群体共识,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儿女。
节气节日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深入挖掘节气节日文化的鲜活内涵和个性魅力,实质上也是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为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提供强大动力,是在提升文化自信。
因此,在新的时代,我们要深入挖掘节日节气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凸显节日节气文化特色,节日节气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乃至自我认同,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文化渠道,激发新的文化创造力,使节日节气文化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文化特色,以时代精神激活节日节气文化的生命力、挖掘节日节气文化的软实力,令其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