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当佳节遇上家国,让传统节日浸润文化新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04 00:02: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将至,本应是承载团圆文化的时刻,却有不少青年人将其简单视为“月饼节小长假”,而忽略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与精神价值。中国青年报社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0名受访青年中,447人感受到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明显减退;更有812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一个日益凸显的文化困境——传统节日吸引力正在下降,“节日味儿淡了”成为普遍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华夏文明的传承浓度与发展长度。传统节日作为活态的文化基因库,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哲学智慧与伦理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同向同行。因此,高校必须立足政治自觉与使命担当,着力激活传统节日的思政功能,将文化传承责任切实转化为培根铸魂的育人实践。“思政味”与“节日味”的相互融合,不仅是提升育人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路径与必然选择。

农耕习俗传递东方智慧,增撒耕读教育收获之“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传承。”许多传统节日植根于农耕社会的生产节律,与农时二十四节气共生相依,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承载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构筑起传统农耕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体系。2018年起,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正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正创新。在此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师生坚持于秋分时节深入荆楚大地,走进田间地头和产业一线,用心服务“三农”发展,在勤读力耕中学习强农知识、锤炼兴农本领。在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高校的耕读教育作为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关键功能,亟需用好传统节日这一主要阵地,充分发挥育人实效。一方面,要以节气节日为时间节点、民俗习俗为实践内容,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耕作智慧转化为劳动教育素材,让学生在躬耕实践中领悟“应时守则、取用有节”的农耕哲学和技艺。另一方面,要以传统节日为桥梁、素质锻炼为核心,通过组织耕种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独立奋斗的品德,使耕读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农事体验,而是以文化人、以知促行的立体传承工程。

典雅美德孕育核心价值观,激发思想引领启智之“香”。北京大学连续多年深耕端午精神文化传承,通过龙舟市集、圆明园竞渡、知识问答等特色项目,引导青年学子沉浸式体悟“一鼓作气”“齐心协力”的端午龙舟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介子推忠诚事主的担当到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殉国气节,从七夕鹊桥相会的美好到重阳登高祈福的善心,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承载的不单是岁时风俗,更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思想价值。这些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敬业”品质、“爱国”情怀、“和谐”愿景、“友善”理念等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双向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使命,应当主动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结合热点时政要事、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教育实践,以新媒体等多种手段讲好节日故事、传好美德佳话,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千年传承彰显历史自信,锁牢文化建设润心之“鲜”。中华上下五千年,节日文化始终是文明赓续的核心载体,彰显着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节日则蕴含着增强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春节“阖家欢乐”的团圆意象,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清明“慎终追远”的祭扫传统,深刻体现着对历史连续性的尊重;端午“忧国忧民”的精神内核,鲜明彰显着家国情怀……这些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为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厚滋养。但如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越南将春节称为“Tet”等文化归属争议时有发生,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在我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也一度高涨,文化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培育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一是要深化大历史观教育,在岁时节庆的古老仪式中,帮助青年领略中华文化之大美庄重;二是要创新文化建设载体,推动节日元素进课堂、进寝室、进活动、进网络,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生活每时每处;三是要拓展文明互鉴视野,加强中外文化的正向和谐交流,通过比较凸显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使青年学生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认同,延续着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呼唤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唯有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传统节日文化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能在润物无声中让“思政味”更加纯正、“节日味”愈发醇厚,助力青年一代在文明传承中铸就坚定的信仰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嘉楠(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宫照伊湄(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中秋】东湖评论: 一轮明月家家望,万里此情同皎洁
...数”而上,虚拟偶像、数字藏品等全新元素融入主流媒体传统节日宣传,中秋宣传呈现数字化新气象;中秋奇幻游等视听盛宴全景式、立体化展现“中国式烂漫”,让中秋文化更加生动立体、更具质
2023-09-29 09:43:00
...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嬗变中,融汇着人们对团圆的守望、对丰收的期盼,看花、赏月、吃月饼等文化活动也成为中华儿女共
2024-09-17 12:41:00
...鑫《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6日 08版)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春节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自2月2日起,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下
2024-02-26 04:42:00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以“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为主题的2024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于6月在宜昌集中举办,这个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庆典,不仅是一种文
2024-06-07 11:53:00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共享春晚文化盛宴,在欢声笑语中展现中国人强大精气神
...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民俗,更成就了一幅万众参与、家国一心的动人画卷。纵观今年春晚,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杂技……丰富多彩的节目类型紧扣时代主题、紧贴火热
2024-02-09 21:23:00
东湖漫评:端午文化何以闪耀时代新光彩?
...、龙舟竞渡、诗韵悠扬。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的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仅延续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以创新之姿走向国际舞台,焕发出勃勃生机。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2025-06-03 11:36:00
好评中国丨读懂“端午佳节”的厚重内涵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每至端午,粽香飘来,家国情怀
2023-06-22 14:17:00
迎元宵佳节 朝阳东湖街道举办“寻找年味”新春游园会
...制作兔子灯笼、寻找锦囊……在元宵节来临之际,朝阳区东湖街道望京花园东社区举办了“遇见社区 寻找年味”新春游园会活动,吸引了30余名社区青少年参加。在社区西侧小广场,一排带有谜
2023-02-02 16:52:00
...。涵养家国情怀,爱国元素贯穿始终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最普遍的共识,家国情怀是千百年来端午文化中最鲜亮的元素。端午假期,我市
2024-06-11 07: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