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31 15:23:00 来源:雯妍教育

经历过高考后同学们才知道,比起考试来说,选择专业和院校才是最难的。能凭借自己的分数考上理想院校最好不过,一旦对形势预估失败,就要面临调剂的风险。

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除了会考虑到前景、就业情况外,还得看个人兴趣。当然,最后一点也只能占很小的份额,毕竟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光靠兴趣可吃不饱饭。

在众多热门专业中,农业也逐渐崭露头角,与临床医学专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农学生的大学生活也是相当丰富。在其他专业的学生还在课堂上听老师授课时,农学生们已经“上山下乡”了。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近年来,农业大学赫然成了同学们的新宠,这跟它广阔的就业前景分不开。毕业生不仅能在种植、畜牧、水产等领域发展,还能应聘农村机械化、现代种植业等职位,同时政府也给予了一定扶持。

大学本就是专项培养人才的地方,农业大学的学生自然是对农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了。不同于其他专业,农学生的课程不只局限于课堂,他们不仅能看飞鸟林里,还能在收获的季节摘下自己种的瓜果蔬菜。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当然,他们的挂科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如培育的植物被大妈当野菜挖走了,或者种的黄瓜被谁误吃了等等。真是笑不活了,农业生的日常还真是跟农民伯伯一样了,既要担心天气问题,还得防止有人“偷菜”。

而广东某农业大学的学生就厉害了,在网上晒出培育了几个月的玉米,并配文:“感恩广州的美好天气,跟我shi一样的杂交技术”。这下那两根“秃头”玉米可火了,网友的花式嘲讽太扎心。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只见图中的两棒玉米差距十分悬殊,大的那棒能把玉米粒看的清清楚楚,有网友表示“头一次看见公摊这么大的玉米”。真是“杀人诛心”啊,人家农学生一点面子都不要的嘛。

而小的那棒也不逞多让,其体型连大棒的一半都不如,看起来特别像营养不良。不过也没让农学生失望,虽然小人家也没耽误长粒,只是看着不太明显罢了。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看完这个农学生晒出的作业后,网友们开始“整活”了,纷纷调侃了起来。有网友表示:“你研究的方向是杂种不育吗”,夺笋啊,山上的笋都要被你夺完了。

这还不算完,还有网友调侃道:“就你培育这品种,我一个人就能啃完半亩地”。别说农学生了,笔者都不信,要是真啃完这半亩地你胃咋样我不知道,牙口肯定是要废废了。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想要考试不挂科,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农业学生还得保护好作业

在广州的那名农学生晒出作业后,评论区也有很多“同道中人”。有网友表示之前看到一个农学生发的帖子,表示他们种的菜花全被台风吹倒了,结果就是老师跟学生一起哭,边哭还边说“期末完了”。

不仅有植物,动物也是农学生研究的课题,只不过动物就不会这么听话了,有学生表示为了不让自己挂科,就只能把动物走哪带哪了。于是就有了云南农大学生在校园骑驴的一幕,真是笑不活了,看来农学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笔者认为,为了防止挂科,农学生要多跟学长、学姐们请教。有学长就表示,还可以多跟农民伯伯请教,别以为自己读书多就很了不起,他们的经验可是很实用的,老话不是那么说的吗“纸上学来终觉浅”。

想考农大的学生注意了,这些院校排名靠前,可根据分数自行估量

提起农业大学,有很多学生会下意识的抵触,认为他们毕了业就是去种地,其实这是对农学生就业前景的误解。农业大学的前景有多好,开篇已经提到过了,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院校。

农大学生培育的“秃头”玉米火了,网友花式嘲讽太扎心:公摊真大

论实力,还得是中国农业大学,不仅是“双一流”,也是“985工程”及“211工程”建设高校。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也很不错,这二者皆是“双一流”,而华南农大、东北农大等,也均是实力较强的选手。

【笔者寄语】

农业生在做培育研究时,也要考虑到气候的原因,“南橘北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两棒子玉米已经这样了,广州的农学生要是不想挂科,就赶紧找导师救助吧,看看能否给指条明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花式高考加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大丁同学”:让更多人向往农业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视频带火母校,收到春晚邀请“农大丁同学”:让更多人向往农业丁习功参与水稻收割。“农大丁同学”丁习功前段时间,央视2024春晚进行了第二次彩排,观众席上出现了一
2024-02-02 03:01:00
“金种子”悉数亮相 河南农业大学举办第八届弘农科技文化节
...不配菜我都能吃一碗”。富含花青素的黑种皮花生品种“农大黑7572”香脆可口,白皮甜花生“农大白7626”又甜又香、爆裂玉米制作的“农大爆米花”膨爆特性、口感等性状指标上均达到
2024-12-27 20:22:00
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报告贯穿全年……连日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农大”)以迎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以“薪火相继,聚力一流”为主题,举办“学术华农”“文化华农”“开放华农”“缘梦华农”“
2024-11-11 12:41:00
...在大地上的“论文”结出的硕果也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农大”“农科院”的产品在网上走俏,中国农科院的世壮燕麦片、中国热科院的巧克力、云南省农科院的土豆片、烟台农科院的烟薯25……
2024-06-25 15:25:00
山农大与登海种业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强强联合,协同发展山农大与登海种业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双方代表签署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 王静 摄4月29日,山东农业大学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
2024-05-10 14:59:00
...养新模式。自2012年建成本省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河南农大已建成2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100多名老师和1000多名学生扎根田间,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助民生、治学问。一头连着田
2024-10-25 05:55:00
农大专家海南育种忙(新春走基层)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种业创新农大专家海南育种忙(新春走基层)汤继华教授在田间。受访者供图“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优质、多抗、广适,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种业创新添砖
2023-01-31 05:56:00
在爱农笃行中实干成才
...问题,开启了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如今,中国农大与24个省份91个县119个村、105家企业与合作社、29家科研院所联合
2023-10-12 09:13:00
凭一己之力带火农大的“丁同学”,正在“新农人”的路上发光发热
...完,根本吃不完” “快来我们学校吧”……近日,云南农大版“招生减章”上新,而早前用一口土味普通话推介学校的“丁同学”——丁习功再次成为焦点。“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我们这里真
2023-07-17 09:2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