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11 12:41:00 来源:北青网

综合体育馆、人才公寓、校医院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竣工揭幕,校友、教授、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文艺名家走近校园与师生共同创作,近四百场高端学术报告贯穿全年……连日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农大”)以迎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以“薪火相继,聚力一流”为主题,举办“学术华农”“文化华农”“开放华农”“缘梦华农”“美丽华农”“明日华农”系列活动,总结办学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

这所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热土的农林特色“双一流”高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两型”人才,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华农力量。

百年积淀,筑牢强国兴农之基

华南农大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华南农大划归广东省主管;2015年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2022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今年11月10日,华南农大即将迎来办学115周年。她从一所广厦高楼皆无的农业专门学校,嬗变为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殿堂,育成30多万优秀人才。

“三链”融合,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片小小的南粤“小绿叶”,如何跨越山海、蝶变成边疆百姓致富的“金产业”?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援藏粤茶”项目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团队成员巫泽慧、蔡嘉俊同学讲述了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等种种困难,将“茶中香水”潮州单丛种植到平均海拔1200米的西藏墨脱,帮助藏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华南农大“援藏粤茶”团队学生在茶厂调研

聚焦西藏墨脱县茶产业,“援藏粤茶”团队制定出高海拔区域茶树种植帮扶体系,创新性种植单丛茶2500亩,并成功推广至全国多地,为治边稳边兴边及乡村茶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将以此为动力,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巫泽慧表示。

如何培养更多像“援藏粤茶”一样知农爱农、学以致用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华南农大一直探索的改革方向。据介绍,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创新链”,探索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两型”人才。

作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摇篮”,华南农大依托“新农科”建设,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学科大类-专业平台-多元创新”的培养体系。如依托作物学一流学科,探索新农科“3+1+4”的“本-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老校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命名创办“卢永根书院”,打造全员导师制、荣誉课程体系、社区书院平台、实践训练周等特色品牌。

为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学校以产教融合平台为纽带,通过师资互聘、平台共建、项目共研、技术共推等机制,在人才共育方面实现产教协同。如本科层次开设“温氏班”“索菲亚班”“大北农创新班”等多个企业特色班,设立农业硕士“兴农”创新班,实现人才“订单式”培养。

顶天立地,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种质资源是农业的“核心芯片”,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华南农大聚焦“四个面向”,强化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在水稻杂交制种、高产鲜食玉米种质创制、南方大豆精准育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学校先后成立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围绕节水抗旱稻选育推广和“北豆南移”提高大豆自给率,推动解决撂荒地复耕复垦等问题,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学校还建设了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和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合作组建了广东种业集团、广东畜禽种业集团;促进全省荔枝优质品种覆盖率从40%提高到45%,助力广东省创优质香稻双季高产纪录。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实现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建好了“科研高地”,如何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师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华南农大组建了一支“科技尖兵”队伍,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轻骑兵等1900余人次,深入农业产业生产一线,助力破解产业技术发展难题,打造“永根科技站”,成为“专家团队+农业企业”的创新联合体。

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大教授罗锡文领衔的无人农场团队在河源万绿智慧农场开展作业演示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大学生们也积极投身乡村,今年以来,751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近万名学子深入南粤21个地市1500多个村庄的田间地头,把“大思政课堂”搬进乡村振兴一线,聚焦岭南特色产业、乡村集体经济、文化创意和保育、乡村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调研、大数据收集和深度分析,形成一手调研报告,助推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学校举办办学115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校庆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发力,达到了校园面貌有新变化、办学事业有新发展、资源汇集有新突破、社会形象有新提升的效果。”华南农大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学校将立足新起点,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改革创新之路、开放合作之路、科学治理之路,围绕推进全乡全面振兴,聚焦服务“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华农路径,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生发的沃土,培养更多卓越农林人才,产出更高多水平、可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

华南农大校长薛红卫介绍,学校将把“跨出农兴农”作为重要立足点,把“综合性+国际化”作为重要切入点,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改革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农业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切实增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1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海扬帆,接轨世界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华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学海扬帆,接轨世界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办学场所文/王沫依 刘雅萱图/校方提供立足华南,探寻学海的奥秘;融入国际,拓宽视
2024-06-26 07:53:00
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第三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第三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1月18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第三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红满堂开幕。
2024-01-19 16:49:00
...高校已建校超过百年,中山大学今年即将迎来建校百年,华南农业大学也将迎来建校115周年。在广州地区,目前,有7所“双一流”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
2024-06-15 14:00:00
华南农业大学启动文艺名家进校园活动
...客户端讯(冯子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8月15日,华南农业大学启动“大美华农·文艺名家进校园”活动。现场,近40位画家、书法家、作家、诗人围绕“大美华农”主题,以华农校
2024-08-17 15:56:00
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 (许青青 陈芃辰)据华南农业大学6日消息,该校工程学院郭涵、杨文武团队项目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以360分的高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斩获德国iF设计奖
2024-05-06 21:19:00
食品营养与健康有哪些大学问?专家学者齐聚河南工业大学共话此议题
...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堪萨斯州立大学等10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
2024-08-28 09:57:00
清远首个!连山成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草牧业(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陈 勇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孙宝丽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李耀坤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
2024-03-29 07:00:00
...目录》的新专业,授予理学学位,目前仅有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设有该专业。统计发现,过去8年,国内高校在农学门类共有410个专业布点发生调整,其中新增专业布点28
2023-04-26 01:14:00
广西大学师生走进广东河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走进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调研。两校师生在东源县义合镇人才驿站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推进乡村
2023-07-10 18: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