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网
作者:余粒
临近期末,“我的论文被谁偷吃了?!”的新闻,又再次将农学院送上了热搜。新闻中显示,有学生辛苦种植的小番茄植株惨遭“毒手”;有学生与论文住在一起,24小时守护实验素材;有学生不小心摔一跤,压倒了仅有的实验素材;有学生养的蝴蝶好不容易有个突变的结果,一开笼子飞走了……
意外频频,保护毕业论文似乎也成了农业类高校学子的必修课。但在农学生的镜头中,这些过往的“不幸”变成了可以分享、调侃的段子,在网上传播。难怪网友纷纷感慨,“真是又好笑又心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属不易”。
理性来看,这些在网络上流传的“毕业论文”的片段,未见得都是学生们的毕业作品,有些可能是期末考试的内容,有些可能就是日常的学习过程。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也说明了这种观察高校学生校园生活的视角、这种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的精神面貌的价值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们对“田园牧歌”与“科学研究”的投射。
农学生以自身视角分享日常学习,以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专业情况,这种恰到好处的自我表达,让人们看到了一群有热情、有情怀、有梦想的农学生,更看到了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个高考填报志愿的当口,这些关于农学生日常的新闻也有利于考生在报考时,多一些对专业情况的清晰认识和理性分析,选择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
农学,在以往人们的讨论中,常常与“土”的形象相伴。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这一固有形象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实际上,农学包含植物生产、动物生产、水产、草学等多个专业类,范围广泛且门类繁多。以今年批准录入目录的新专业——生物育种技术为例,就是通过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培养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人才。可以说,农学既解决着人类眼前的“吃饭穿衣”的问题,也瞄准了未来人类更好的生活与发展,它与科技进步、创新发展密不可分。
除了农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与希望,那些写在大地上的“论文”结出的硕果也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农大”“农科院”的产品在网上走俏,中国农科院的世壮燕麦片、中国热科院的巧克力、云南省农科院的土豆片、烟台农科院的烟薯25……“好吃又健康”的农产品一度成为“顶流”;互联网“农业大摸底”中,黑龙江的蔓越莓、新疆的三文鱼、贵州的抹茶……让人陌生又惊喜。这背后既是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工作者不断试验和改良的成果,也是科学研究进入普通民众视野的直观体现。
当然,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不容易的,其中的艰辛、困难外人很难体悟。而“冷门”与“热门”的专业分类,在人们的眼中自然多了一层职业“滤镜”、多了一些功利的考量。也因此,农学依然是一门“很少有人主动报考”的门类。要改变这一状况,显然还需要投入更多心力,持续深化产教科教融合,着力破解人才供需不匹配矛盾,努力提升荣誉感……让“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有更多现实的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石嫣毕业后,在创办的有机农场中贴着一句口号:“让农民成为令人骄傲的职业”;“农大丁同学”说:“努力学习是为了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有梦想的农学生。“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已按下加速键,期许未来有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此,播下“种子”、收获希望,让广袤的土地成为希望的田野,创造更多价值和可能。(余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