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5 13:09: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朱元璋实施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就是藩王制度。正是因为藩王的出现,让明朝走向了灭亡。明朝的藩王类似于历史上的分封制,这样的制度无疑是非常不好的。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就是因为分封制灭亡的。

在周朝的后期,出现了春秋战国的乱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朱元璋虽然出身很低,但是在学习历史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朱元璋肯定是知道分封制的缺点,但是朱元璋这样做肯定有目的。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这个目的就是让明朝的子孙后代衣食无忧,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还发动了洪武四大案,这让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是全部被杀。明朝在末期的时候,出现了财政赤字的情况,也就是说,明末时期,国库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根本原因就是朱元璋大肆的分封藩王。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想让自己的子孙衣食无忧,这样的出发点没有错,但是朱元璋万万想不到,子孙越来越多,到了明末时期,财政就出现了赤字。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建立了很多优秀的制度,比如说内阁制度、卫所制度,皆颇有前瞻性、集权性、先进性。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亲自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宗王供养制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说的就是朱元璋,明朝的各个藩王的待遇是非常好的,这在明朝发展到达鼎盛时期,是得以显现的,但是明朝衰落的时候,藩王就出现了很大的弊端。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那么藩王有什么待遇呢?亲王(儿子)年俸万石,郡王(孙子)年俸2千担,镇国将军(曾孙)年俸千石,辅国将军(玄孙)年俸800石,奉国将军(五世孙)600石,镇国中尉(六世孙)400石,辅国中尉(七世孙)300石,奉国中尉(八世孙及以下)200石。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各路藩王均有大大小小的肥沃丰腴的封地,不纳税不缴粮,还可收取封地上的诸多税费。这样的待遇无疑是非常好的,即使是明朝的大臣,也不如这些藩王。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有优越性,即使是在人权方面,藩王更占据优越性。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藩王有超越法度的雍容,地方官和刑部是不能处置王爷们的肆意妄为、欺男霸女的。因此到了明末时期,民怨也是越来越严重。在架空法度尊严的同时,也耗光了帝国存在的基础。就这样,明朝灭亡后,藩王遭到了大规模地杀害。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藩王在军事上也是有特权的,藩王不仅封地广袤、率军雄健,而且还赋有节制地方三司(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的巨大权力。自建文帝朱允炆贸然削藩开始,限制藩王军权的政冶行为,已经悄然上路。朱棣通过重启太祖废弃的锦衣卫、创办东厂,来弥补因停止削藩,导致皇权防范藩王力量的减弱。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那么到了明朝中期,从此开始,皇族人口开始大量增加。“本府宗支数多,各将军所生子女或冒报岁数,无凭查考,乞令查报。”皇族人口凶狠的上涨,自然是明朝人口爆炸的缩影。据人口史专家推算,至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暴涨至百万之众。

明朝制度最大的缺点是“宗王供养制度”,让明朝财政吃不消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的财政仍然要养活这些明朝的藩王。各地布政使陆续惊恐地发现,本省的财政收入,已经不足以供养本省的皇族。史书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则百斯男。”

这种争先恐后的生儿育女,很快压垮了看起来各方面制度,都犄倚互补、完美无隙的大明帝国。朱元璋做梦都不会想到,大量的皇族进行生育,一生二、二生四、四还会变成无穷,压垮了近一亿三子民奋力撑起的王朝。皇族人口的增长,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宗王供养制度”导致国家灭亡
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是亡于财政危机的无可救药。而造成帝国财政危机的因素,有一部分来自于奇葩的“宗王供养制度”。而这个制度的始作俑者,却是得国最正的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朝建立了很多令人
2023-09-11 21:19:00
分封制遇到推恩令开始消亡,为何朱元璋要实行分封制
...代,绝大多数朝代都实行的是郡县制,只有西晋、元朝、明朝等少数几个政权还在实行分封制。项羽分封天下西晋实行分封制的弊端显而易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八王之乱,当朝廷出现奸臣及外戚专
2024-07-21 11:16:00
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是由朱元璋一手创立的宗室制度
...想穿越,回到崇祯十七年,去拯救濒临灭亡的大明王朝。明朝的灭亡有人说亡于朝廷党争,有人说亡于设立锦衣卫,也有人说明亡于宦官摄政。但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压倒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2023-05-18 18:38:00
探讨卫所兵制与募兵制的特点及其对明朝军事影响的具体表现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军事制度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明朝的兵制中,卫所兵制和募兵制是两种主要的兵力组织形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缺点,对明朝的
2024-10-21 19:39:00
明朝晚期的社会矛盾与政治动荡
...力。国家财政的放任自流和迅速衰落,又重新出现了。▲明朝政治家张居正财政危机皇宫挥霍无度,仅举一例就足可以说明宫廷的奢侈豪华了。这就是1584~1590年间,为万历皇帝营造陵寝
2024-01-08 14:54:00
成吉思汗分封诸子与兄弟的真相
...的地位并不是最尊贵的。(四)蒙古诸汗国、宗王镇所与明朝元朝末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元军的武装力量被起义军各个击破,在外镇戍的诸王也相续非死即逃。就以受封出镇江淮地区的
2023-10-29 09:05:00
明朝宗室从繁荣到衰落
对于明朝的皇帝们而言,农民起义或许还能够压得住。但是如果放任藩王领兵,那可比关外的女真人可怕多了。毕竟当年朱棣就是以藩王身份抢了朱标一脉的皇位。其实大多数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们过得还
2024-01-19 05:19:00
从晋爵亲王例不袭封,到再度复封,辽藩长阳王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明朝藩王继承制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宗绝嗣后,身为小宗的旁支郡王通常会按照支系伦序继承藩王之位。然而,一旦他们继位,原先的郡王封号则会根据规定被除去。例如,秦藩
2025-05-06 13:14:00
大明朝的军队经历了什么
明朝的军事制度非常有意思,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首创了卫所制度,在他看来通过这套制度完全可以实现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从而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一开始由于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制度还是充满
2023-07-28 06: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
致敬胶东兵工厂|周恩来称赞:“胶东兵工了不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王震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威海,这座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山海雄关”
2025-09-03 09:54:00
纸上烽烟|贺敬之忆家乡抗战烈士贺明谟:忠魂赴国难,浩气应长存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9-03 09:55:00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见证抗战胜利荣光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
2025-09-03 07:39:00
西安90后男子在自家建“博物馆” 曾3次捐赠藏品给陕历博
因为喜欢收藏,西安市蓝田县90后男子张仪楠在自家建了一个“博物馆”,展示着各类证件、信件、委任书、旧照片等,记录蓝田县的历史
2025-09-03 07:42:00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以文艺为枪、以歌声为弹,在另一个战场上凝聚民族的斗志,点燃理想的火焰。现居杏花岭区的94岁抗战老兵
2025-09-03 07:45:00
《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出版 填补厦门抗战史系统研究空白
(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防御体系的部署中共厦门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战厦门沦陷八年的苦难历程厦门人民英勇无畏海外华侨捐纾救国台湾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近日
2025-09-02 08:10: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肥开幕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11:04: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2025年9月2日上午,敦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话剧《血色戴营》首场演出在敦化市大剧院隆重举行
2025-09-02 14:30:00
长眠于贵州84年后,中俄共同确认了他的身份!
贵州沿河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去年才被确认但他的故事已被当地百姓铭记多年……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200多名苏联飞
2025-09-02 16:47:00
宁夏银川:黄土与史诗 贺兰山下的千年残梦
宁夏,银川。地处西北腹地,倚贺兰之雄浑,揽黄河之浩荡,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2025-09-02 16:5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时期 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抗日战争时期,由妇女界进步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以救济教养战时难童为宗旨的抗战爱国团体——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2025-09-02 20:25:00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