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 即墨区以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04 12: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从如青如黛的山峦,到出门见景的城市公园;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放眼今日墨城,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四顾远眺“生态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即墨,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全力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 即墨区以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生态构建宜居城市

金秋时节,漫步在墨水河中游的墨河公园,水天一色、白鹭齐飞,格外迷人。“空气更新鲜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即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顶层设计,即墨区始终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推动。今年以来,即墨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环境安全形势更加稳定。今年6月和8月,即墨区先后印发《关于青岛市即墨区建设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的实施意见》和《美丽即墨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为新阶段精准、科学、依法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提供了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挥发性有机物是影响PM2.5和臭氧指数的重要成因。今年3月底,即墨区印发实施《空气质量“一域一策一图”管控方案》,针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四大污染源提出了19项管控措施。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还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管控力度,严查工业污染源,并联合交警部门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持续加大交通疏导调流力度,严查重型柴油货车车载自诊断系统造假行为。今年1-9月,全区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29μg/m3和52μg/m3,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

围绕水质提质增效,近年来,即墨区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聚力解决河湖生态环境问题,先后有7条(段)河道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4座小型水库获评省级乡村小型样板水库,今年8月份,即墨区被评为“山东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县”。一系列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不仅让水质焕然一新,更让全区水清景美。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4处国省控重点河湖断面全部达标,且均实现跃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连续5年优良率保持100%。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无废城市”也成为当下热词。对此,即墨于2023年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力推进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整治行动,协同推进76个“无废城市细胞”参与创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保持100%,“无废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美丽、宜居、文明……如今即墨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 即墨区以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发展带动乡村蝶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走进位于即墨区鳌山卫街道的鳌角石村,高大的水杉树直插云间,与蓝天相互掩映,感觉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宜居,打造绿水青山好环境,鳌角石村村民用17年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创建了茶香花海的美好家园,主要实施大寨梯田、山体修复等工程。得益于良好的生态本底,该村获评“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逐渐成周边市民游客乡村出游的打卡首选。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

山地起伏落差大,土壤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前,位于即墨区龙山街道上夼自然村北侧的担山缺林少绿,村民大多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村里也没有其他产业。为了给“荒山”穿上“绿衣”,村庄创新思路,强调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开梯田、修沟渠,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创建科技示范园,为乡村发展奠定基础。如今的担山,登高望远,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漫山植被郁郁葱葱,人工湖水清澈见底,藤下葡萄缀满枝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夼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解决了水土保持问题,还取得很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绿色发展谱新篇,和美乡村起蝶变。目前,即墨区累计创建36个省级、124个市级、190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 即墨区以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即墨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位于即墨区的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印染车间,一条年产1000吨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线正在进行染色作业。和传统的染色模式不同,这条生产线全过程不用一滴水,也无需化学助剂,而是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二氧化碳形成超临界流体的非液非气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溶解染料,又能够将染料快速的带入纺织品内部,从而实现染色,染色之后,二氧化碳再通过分离回收继续利用,整个染色过程不用一滴水,实现“零”排放,不仅环保而且高效。

向“绿”而行,依“绿”而兴。一项项绿色新技术、新成果在即墨诸多产业领域开花结果。

近年来,即墨区汽车产业快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走进位于即墨区的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硕大的汽车生产工厂内能看到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一千余台机器人正忙碌地焊接零件、涂抹胶、喷漆,传送带上零件源源不断地传送着。该公司是青岛全市首批“无废工厂”试点单位,在生产环节通过涂装废水性溶剂盐析、涂装有机废溶剂精馏回收利用、光伏发电、循环水余热回收等一系列绿色减排项目,做到废物源头减量和废物资源化利用,除了带来社会价值、环境价值外,还能实现不菲的经济价值。据公司工厂服务科经理张华健介绍,目前工厂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99%,每年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可减少危险废物2550吨左右,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50%,每年节约成本约800万元。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3年以来,即墨区不断加快改革,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格局,积极引导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碧水青山入画来,即墨区正在用一支绿色的画笔,写意山与林的融合、水与林的依存、林与田的伴生、林与草的共存、陆与海的协奏,人与生灵的和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绿而行,走出一条“多元共执”的新路子,为法院执行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以司法之力,织牢生态保护屏障。在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永铜分公司申请执行某铅锌选矿厂返还场地、恢复原状
2024-01-29 18:42:00
提供法治保障,守护即墨绿水青山
...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静通讯员王涛近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与即墨区人民法院、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环境资源保护普法宣传暨“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座谈
2023-11-03 00:56:00
...报黄强在瑞昌调研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时指出坚定守好青山绿水 持续筑牢生态屏障本报讯(吴风龙吴子鹏记者包四华)5月6日,市委副书记黄强到瑞昌市调研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时指出,要
2024-05-08 07:17:00
...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甘肃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高
2024-12-06 23:05:00
逐“绿”而行,守护绿水青山——平安产险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绿色,是万里河山的本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一股绿色潮流正迅速席卷全球。在这场绿色变革中,金融在促进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2025-02-05 15:41:00
毕节: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新篇
...位,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高质量谋划一批生态保护治理和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文章,统筹推
2025-06-03 12:09:00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向“绿”而行 “黔景”无限好
...玩耍(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 今天的贵州,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
2023-07-08 16:30:00
...“千年瓷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切实为景德镇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审签:郑少忠
2023-11-20 16:32:00
绘就绿水青山生态画卷 永定河山峡段生态修复工程完工
...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多功能河流湿地公园,游人可依水而行,听风赏景,体验水绿相依的滨水芳径。此外,门头沟区在永定河山峡段还改造了20座形态各不相同的漫水桥,20座桥材质与造型各
2023-01-04 08: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