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小叶医探 | 40岁男子一晚憋醒几十次!中国科大附一院创新术式拓宽“生命气道”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03 19:0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一晚上憋醒几十次什么感受?这并非夸张,而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的日常。3月3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院近日为一位OSAHS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采用逆旋转迁徙设计、多术式叠加的正颌外科策略。术后,患者憋气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已顺利出院。

小叶医探 | 40岁男子一晚憋醒几十次!中国科大附一院创新术式拓宽“生命气道”

一晚憋醒几十次,睡个好觉成奢望

今年40岁的李先生(化名),多年来一直被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困扰。“一晚上最多能憋醒几十次,导致白天非常困,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也明显下降。”不仅如此,李先生发现自己血压也逐渐升高,最让人担忧的是偶尔开车也会犯困打盹,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多导睡眠监测显示,AHI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30属于重度)为66,被诊断为重度OSAHS。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陈传俊介绍,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患者夜间频繁憋醒、血氧饱和度下降。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

为了能让自己“睡个好觉”,李先生跑遍了省内外多家医院,采取过多种保守治疗手段,也尝试过戴呼吸机睡觉,但机械噪音和不适感,导致一样难以入眠。最终,他决定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寻求手术治疗的希望。

多术式叠加精准施治,拓宽“生命气道”

“大多数情况下,呼吸暂停的根源是气道狭窄、阻塞,多为牙颌面畸形如小下颌导致。而李先生并没有明显的牙颌畸形,考虑他是多因素导致的OSAHS,其中肥胖是因素之一。”陈传俊介绍,正颌外科手术可以移动颌面部的骨骼,扩大咽腔,改善上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尤其适用治疗颌面骨骼畸形导致的OSAHS。

结合李先生的病情,陈传俊团队经过缜密研究和讨论,决定采用数字化设计逆旋转迁徙骨骼的“三术联动”正颌外科策略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所谓“三术联动”,就是一次在患者颌面骨骼实施三个不同的手术,即上颌骨LeFort截骨、下颌骨矢状截骨和颏迁徙,从而达到在三维空间上骨骼移动幅度的叠加效应,加上逆旋转移动颌面骨骼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大咽腔,最大程度实现上气道三维空间的拓展。

2月12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保驾护航下,历时5小时,陈传俊团队成功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据李先生描述,术后他的睡眠质量改善了很多,夜间憋醒症状已经消失。目前,李先生已经顺利出院。陈传俊表示,团队将定期随访,跟踪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肥胖与OSAHS,解开相互加剧的“死结”

“肥胖是OSAH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OSAHS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肥胖。”陈传俊表示,OSAHS与肥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肥胖患者颈部、咽部脂肪堆积过多,导致口咽腔狭窄,从而引发呼吸暂停。而OSAHS患者由于夜间频繁憋醒、缺氧,导致白天嗜睡、活动减少,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剧肥胖。

陈传俊提醒,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减轻体重是改善OSAHS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可有效缓解OSAHS的症状。而对于颌面骨骼畸形导致的OSAHS,可以尝试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骼扩展咽腔的方法来解决。此外,重度OSAHS在其他治疗手段不能奏效时也可以尝试多术式叠加的正颌手术。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通讯员 陈传俊 方咏 吴家炜

编辑 汪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叶医探|29岁孕妇突发背痛 医生十余小时接力奋战拆除“定时炸弹”
大皖新闻讯 “大人孩子都要尽全力保!”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救治一位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生命危在旦夕的孕妇。“小叶医探”了解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妇产科、儿科、
2024-12-08 14:20:00
小叶医探|为终末期肺病患者点亮“新生”,安徽肺移植数量破百!
...闻讯“终于能好好地呼吸啦,不用整天吸氧了。”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第100例肺移植患者唐阿姨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作为安徽省首个具备资质并唯一持续开展肺移
2024-12-29 15:56:00
小叶医探 | 安徽首例!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骨盆复位手术
...皖新闻讯11月8日,记者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了解到,该院创伤骨科团队已成功为一位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的患者实施微创骨盆复位手术。值得一提的是
2024-11-08 19:34:00
小叶医探 | 一肝救两命!安徽首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人,却因为一场高难度的手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日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安徽首例在体肝脏劈离的肝移植,历经劈肝、修肝、下肝、换肝等多种手术,成功挽救两名终末期
2024-11-01 12:46:00
小叶医探 | 警惕“最大的隐性杀手”!专家提醒:这些人群要定期做肝脏功能检查
...,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当天上午,中国科大附一院肝胆外科、感染病科多学科联合举办大型义诊活动。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普外科主
2024-03-19 08:53:00
小叶医探 | 什么样的胸痛可能是心梗?出现这些症状或是“心脏”在求救
...,增加心梗发作概率。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马礼坤表示:“急性心梗诊治最为关键的步骤,在于及时就诊;决定能否及时就诊
2024-11-22 11:57:00
小叶医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24小时儿科急诊开诊
...,这些往往是儿科就医的痛点。7月16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该院北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儿科24小时急诊现已开诊,周末及节假日正常开诊,可
2025-07-16 19:56:00
小叶医探丨视力下降 竟是眼球里长了恶性肿瘤
大皖新闻讯 日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主任董凯教授团队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成功为两位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切除了肿瘤,同时保留了眼球也保住了部分视
2024-03-21 18:50:00
小叶医探 | 安徽新增四条“就医专线”,凭车票可享加号服务
大皖新闻讯 金寨、桐城、舒城、六安的市民注意啦!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联合合肥客运推出便民新举措。“小叶医探”了解到,从9月1日起,四地市民乘坐专线可直达医院院内,还
2025-09-09 20: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日前,重庆理工大学因留学生住宿安排引发的争议,将高校学生隐私与安全管理问题再次推向公众视野。尽管学校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并致歉
2025-09-17 10:37:00
近日,杭州一女子散步误踩氢氟酸(俗称“化骨水”)不幸离世。记者调查发现,氢氟酸是无色、具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属最高毒性级别
2025-09-17 10:37: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5年8月的一天上午,中国农业银行招远辛庄支行营业大厅迎来一位神色焦急的老人。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
2025-09-17 10:40: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通讯员 于青 烟台报道每年大学开学季,诈骗分子都会盯上刚步入校园、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新生。冒充学校
2025-09-17 10:40:00
陈广江保洁、保安、厨师也被竞业限制?据报道,近年来,一些企业任意扩大竞业限制人员范围,甚至“全员覆盖”,有的企业限制劳动者离职后的就业范围
2025-09-17 10:52:00
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穿梭于隧道桥梁,坚守在站台车厢,奔波于调度中枢,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
2025-09-17 10:53:00
【文化社区】十周年·正青春|银龄学堂 拾光正好——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十周年记
鲁网9月17日讯十年,是一段温暖的陪伴,更是一场青春的延续。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文化养老
2025-09-17 10:40:00
淄博市选手在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省决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9月1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左文广)9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2025-09-17 10:39:00
攻克中央型乳腺癌难题!张坚教授团队应用改良Grisotti皮瓣技术,为患者留住健康与尊严
鲁网9月17日讯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战胜病魔的同时保持乳房美观,是许多人心中的迫切愿望。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首席专家
2025-09-17 10:37:00
曲阜东站温情接力,护术后旅客就医路
9月12日,曲阜东站微善服务台的值班电话急促响起,电话那头传来G121次列车长焦急的声音:“1号车厢有一名刚做完手术的商务座旅客
2025-09-17 10:31:00
近日,浙江杭州一网友发文称,其母亲在散步时误踩到化学品氢氟酸(俗称“化骨水”,常被用于清洁玻璃、陶瓷等器皿),出现心脏衰竭
2025-09-17 08:03:00
本来是给朋友帮忙,无偿代驾,没成想“好心”办了“坏事”——发生了事故。如果造成财产损害,赔偿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
2025-09-17 08:03:00
年轻男子遭遇奇葩待遇:坐高铁有座票却“无坐垫”,最终发现是大妈将坐垫用装化肥的塑料袋子“打包”了。9月16日,武汉铁路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回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称
2025-09-17 08:03:00
9月21日,2025太原马拉松赛将在五一广场起跑。9月18日至24日,16万名报名的跑友可免费畅游太原动物园、太原碑林公园
2025-09-17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