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高产品种,为啥自己种的不高产
村支书现场观摩后感言:种田不能仅凭经验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
高产的大蚕豆“渝蚕5号”。记者 栗园园 摄/视觉重庆
最近,得知永川区今年种植的“渝蚕5号”蚕豆每亩产量有望突破4000斤,潼南区宝龙镇长新村党支部书记张洪伟有些纳闷:同样的高产品种,为啥自己就种不出这效果?
4月12日,得知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委会邀请相关专家组成测产验收专家组,要在永川区胜利路街道杨广桥村对蚕豆高产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张洪伟决定带着几名村民现场一探究竟!
这天一早,匆忙赶到测产现场,张洪伟顿时感到很惊讶。因为仅从外观上看,这里田间蚕豆的长势、个头都明显优于他们村。
“基本上13个就有1斤重!”看着示范田种植业主杨雪彬拿着几个大蚕豆骄傲地展示,张洪伟立刻找到专家咨询起种植经验。
“你看,这地里都覆了农膜,你用了吗?”市农科院特作所研究员杜成章问。
“没有。”张洪伟答。
“这块地后续追肥了五六次,你呢?”
“一次。”见张洪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杜成章也笑了。
张洪伟带领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柚子林下套种蚕豆已有3年,用的也是杜成章推荐的高产抗病品种“渝蚕5号”,相关高产配套技术如打顶、施肥、防病等,杜成章都曾向他反复交代。
“专家是照书教,可我们种了一辈子地,更懂实际生产呀!”张洪伟说,按照专家的说法要多追肥,但村民们觉得按照传统种植思路肥料施多了要不得,长势过旺植株要倒。
一席话,令现场测产专家哈哈大笑。
张洪伟也尴尬地笑着说:“幸亏我今年还是听了点专家的话,其间追施过一次肥,好歹一亩地里还能收1000多斤蚕豆。看来,种田还是要讲科学!”
测产结束后,张洪伟立马跳进地里,精心选了一株长势特别好的蚕豆拔了出来,决定带回村里给村民看,让他们坚定种植信心,好好学习种植技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