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长平之战,赵军失败了,败得很惨,连同赵括在内的45万赵军全部被坑杀。世人爱盖棺定论,觉得都是他的错,还由此造了个新词“纸上谈兵”埋汰他。
反过来想一想,赵括有胜利的可能性吗?倘若秦将是白起,胜利的可能性太小;倘若是其他将领,赵括有一战之力。
史书明确记载的,白起斩杀的敌军有70多万,再加上楚军伤亡严重的鄢郢之战(史书记载楚国伤亡数十万,没有准确值),一般认为合起来有100来万。整个战国时期,白起的歼敌人数远超其他将领,这是一个理论丰富、经验老道的超级战将,在那个时代,还没有遇到过对手。
再来看赵括,在此之前并无出色的战场指挥经验,由于家学渊源,理论知识极为丰富,能应付很多不同的场景,据说他能把他老爸赵奢都说服。赵奢在阏与之战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当时连廉颇都没把握取胜。
值得一提的是,赵奢打败秦军,采用的是“巧劲儿”,并非硬碰硬的死打,这和白起的指挥特点颇为相似,赵括能让赵奢哑口无言,说明他在“出其不意”方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白起是“理论+经验”,赵括是“理论”;赵括能说败赵奢,不代表就能说败白起。综合比较起来,赵括还差上几个段位,因此遇到白起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后人批评赵括,都说他是纸上谈兵,其实纸上谈兵也没啥,像长平之战,近百万的军队大厮杀,之前谁都没遇到过,哪一个将领有经验?
你看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几十年没打仗了,各级将领都是在沙盘上模拟战争,哪一个不是纸张谈兵?你能说他们打仗都不行吗?明显不是的。
做为几十万大军的统帅,赵括亲上战场砍敌的几率并不大,主要还是运筹帷幄。最后失败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赵王年轻气盛,不让他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赵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秦军,廉颇对王龁都节节败退,被迫营建堡垒防御;赵括来了,需要改变策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必须主动出击,结果就漏出了破绽。客观地说,倘若赵王不催促,赵括人又不傻,吃点儿苦头后大概率也会采用保守策略,以待绝佳的战机。
二是白起用兵太过诡异,一路(25000骑)绕道赵军后方,截断退路;一路(5000骑)截断赵军粮草供给。倘若不是白起,换做一般将领,估计也没有如此头脑,只派两路轻骑就能破局,化被动为主动。
若是秦军将领才能一般(名将王龁就没想出这招),赵王也不催促,说不定赵括也能来这一手,将秦军打败。
综上所述,在长平战场上赵括取胜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并非没有——秦军不换将,赵王不着急,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