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冉 鹏
下午三点半,走进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篆刻、陶艺、书法、绘画、篮球……课后服务活动精彩纷呈,操场上、教室内,学生们争相参与。(12月22日《遵义日报》)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家长因没有下班而造成的“接孩子难”给不少家庭带来困扰,有的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新问题。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能够把“减负”落到实处,减轻学生、家长负担,营造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
开展特色课后服务,不但可以减轻家长接孩子带来的困扰、减轻参加校外培训的负担,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个性化发展中健康成长。但也看到,一些课后服务活动,还存在着时间安排不合理、经费保障不够、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核心在服务,关键在内容,重点在保障。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师资力量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教师特长特点,开发优势特色教学项目,尽可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同时,有关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
其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制度保障层面出发,制定操作性强、简便易行的课后服务操作标准和规范,对课后服务活动的基本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活动内容、经费来源与使用、师资建设与考核评价标准等,进行制度性规范和要求,提升课后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最后,提升课后服务质效,还需要加强全过程监管,应注重从申请审核、过程监督到成效评估等环节入手,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规则,提升课后服务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2:45:5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