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夫妻双双确诊鹦鹉热 真是鸟儿惹的祸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5 02: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夫妻双双确诊鹦鹉热 真是鸟儿惹的祸

鸟类和家禽都会携带鹦鹉热病原体

近日,浙江宁波72岁的翁奶奶出现高热、肺炎等症状,不得不到医院救治,她最终被确诊患上了鹦鹉热。让人想不到的是,让她得这个病的“祸首”竟然是大半月前飞来家中的一只小鸟。什么是鹦鹉热?它是如何传染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收养小鸟老两口先后患上鹦鹉热

翁奶奶不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家附近的医院做肺部CT,提示其右肺下叶炎症,经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遂被家人送到了唐山弘慈医院的感染(肺病)科接受住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面对棘手的病情,医生梳理发病经过后将关键点聚焦在了一个细节上,翁奶奶家中大半月前飞来一只病恹恹的小鸟,因其恋恋不走,便收养下来,后又买了一只鹦鹉共同饲养。结合老人的肺部CT影像,翁奶奶被确诊为鹦鹉热。经过4~5天的治疗,老人症状得到了缓解。

令人没想到的是,翁奶奶痊愈没多久,她的老伴林爷爷也出现了发热,有了翁奶奶的“前车之鉴”,医生对林爷爷“对症下药”,林爷爷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鹦鹉热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鹦鹉热又叫鸟热,鹦鹉热的病原体既非病毒也非细菌,而是一种“衣原体”,但鹦鹉热感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罕见,主要通过鸟类传播给人类,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鸟类及哺乳动物,在与人群密切接触的鸟类如家鸽、鹦鹉,家禽及野生动物等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因本病最初多在玩赏鹦鹉的人群中发现,故名鹦鹉热。后来发现,其实鹦鹉之外的其他多种鸟类如鸭子、火鸡等,均可感染这种疾病而具有传染性。被感染的鸟类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如果人吸入了病鸟干燥的排泄物微粒,或被咬伤,甚至短暂近距离接触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下面4种:

1.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

2.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则可经有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

3.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

4.在鸟类之间也时有传播,以通过携带衣原体鸟屎所污染的食料与空气为主。

患了鹦鹉热有什么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5天到14天,最长有45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相比于一般的细菌引起的肺炎,鹦鹉热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肺外表现,例如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远离鹦鹉热做到这3点

近几年,我国各地都陆续收治到有零星散发鹦鹉热感染患者,甚至有人因此丧命。频繁密切接触鸟与禽类的人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想远离鹦鹉热,要做到:

1.减少鸟禽饲养,不随便收养来历不明的鸟禽;

2.观赏、饲养鸟禽时注意防范,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3.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活禽,食用家禽时煮熟煮透。

医生提醒市民,如果发现鸟禽类出现炸毛、嗜睡、不吃东西、拉稀、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状,需及时将其隔离并尽快送至兽医处理。

据宁波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浙江出现多起鹦鹉热病例鹦鹉热是啥病 还能好好遛鸟儿吗?今年2月以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连续报告鹦鹉热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家里养了鹦鹉的网友担心自己也会染
2023-02-21 01:17:00
因为一只酱鸭,夫妻双双进了ICU……
...能跟夫妻俩的病有关。后续,果然在痰液NGS检查中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证据。大伯CT影像大婶CT影像大伯检测数据大婶检测数据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不但起病急、病情重,而且传染性高
2024-03-02 22:01:00
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
...宝宝养得可爱听话的宠物主有点担心: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中山医院胡必杰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过去,养鸟几乎是老年人的专利,清晨提着笼子到公园“遛鸟”,也是上海爷叔的社
2023-04-13 14:55:00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合肥疾控提醒——尚无针对“鹦鹉热”的疫苗,个人须做好预防本报讯 近日,国内两地连续报道鹦鹉热病例,很多市民关心什么是鹦鹉热,它与鹦鹉有何关系,该如何科学预防?对
2023-02-24 03:04:00
“鹦鹉热”患者有哪些症状?
近日江苏常州出现5例鹦鹉热病例患者出现了连续3天40℃的高烧精神状态差“我看鹦鹉要从笼子里出来,就放在手上逗了一会,可能距离太近了,我当时就感觉吸入了一股浊气,感觉不舒服就放回去
2023-02-27 22:36:00
女子给濒死鹦鹉人工呼吸确诊鹦鹉热:没救活、自己反进医院
...发热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右肺部感染,并最终确诊为鹦鹉热,好在就医及时,经过对症治疗,王女士已经顺利康复出院。鹦鹉热又称鸟热,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以
2025-01-02 17:44:00
...现了发热的症状。经确诊,他们都患上了同一个病——“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鹦鹉热”与鹦鹉有关吗?如何应对“鹦鹉热”?养鸟爱好者有什么注意事项?深度挖掘 找出病因2月初,69岁的
2023-02-13 10:46:00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高热咳嗽头痛 可能是鹦鹉热症状与流感、细菌性肺炎等类似,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禽鸟类接触史本报讯 (记者张沼婢 通讯员张燕红 陈勇军)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市
2023-02-28 09:35:00
“鹦鹉热”容易被漏诊误诊,重症可能多器官衰竭!
...机辅助通气、保肝、营养心肌)。很快,NGS结果出来了:鹦鹉热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张女士得的是鹦鹉热肺炎!而据了解,张大姐平时常常逛公园看鸟,最终导致了这次危机。“鹦鹉热”
2023-11-17 23: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