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守好草原深处的“家”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3 05: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全国道德模范、退役军人阿迪雅义务护边40年——

守好草原深处的“家”

■本报特约记者贺志国通讯员王懿刘磊

守好草原深处的“家”

守好草原深处的“家”

守好草原深处的“家”

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镇。草原深处,一座院落内,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里,是牧民护边员、退役军人阿迪雅的家。

往北5公里,哈赤山760号中蒙界碑静静矗立,阿迪雅家的草场一直延伸到这里。40年来,阿迪雅义务巡护附近平均7平方公里才有一户人家的边境线,如同一座移动的“界碑”。

采访中,阿迪雅话语不多。我们请他谈一谈这些年义务护边的感受,这位老兵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放牧巡边,能为边境筑起一道安全网。”

阿迪雅的小儿子阿迪立向我们补充道——

“父亲觉得巡边护边是这里每一位牧民的寻常生活。”

“父亲记得边境派出所每一位民警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父亲常提起一句我们蒙古族的谚语:湖水平静,鸿雁平安。”

“我不会忘记自己穿过军装,离开部队还会继续守护祖国边疆”

1984年底,立过三等功的阿迪雅,即将结束3年的军旅戍边岁月,从驻内蒙古某部退役回到家乡满都拉镇巴音哈拉嘎查。

临别时,连长与他有过这样的对话——

“离开部队,别忘了肩上扛过的责任。”

“连长,我不会忘记自己穿过军装,离开部队还会继续守护祖国边疆。”

退役不褪色,这是许多老兵告别军营时许下的承诺。然而,阿迪雅的连长或许想不到,为了践行这句承诺,阿迪雅会把自己当成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边防线上。

退役不久,阿迪雅就申请加入家乡的民兵组织,一边放牧、一边巡边成为他的生活常态,“我家草场北界有一片紧邻边境,外出放牧时如果不把那段路走一遍,心里就不踏实”。

放牧巡边的清晨,太阳刚从地平线冒出半张脸,阿迪雅就背上水壶、望远镜,骑着摩托车出发。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阿迪雅对边境线上的每一处深坑、每一个弯道都了如指掌,对陌生的人和事物非常敏感。

有一次,一片凌乱的马蹄印引起阿迪雅的注意。“不像是狼撵的。”阿迪雅凭直觉判断“有情况”。他连忙向某边防连和边境派出所报告。军警民联合行动,沿着线索追击,直到远处的几个人影快速消失在边境线外。他们走近一看,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大窟窿,20多匹马在附近徘徊。赶马返回途中,阿迪雅遇见神色焦急的牧民那顺敖其尔,说他家有23匹马不见了。上前清点,一匹不少,那顺敖其尔连声道谢。

不只是在白天,有时阿迪雅晚上也会出去转一转。2003年一个冬夜,寒潮来袭,天空飘起雪花。阿迪雅注意到,远处边境线上有几束灯光时隐时现。警觉的阿迪雅一边报告情况,一边关掉摩托车灯,潜入草原深处,跟踪可疑车辆动向。那一晚,直到边防部队应急分队赶到,成功围堵可疑车辆,阿迪雅才感到双腿冻得发麻,裸露在外的脸被寒风吹得失去知觉。

起初,阿迪雅是一个人放牧巡边。成家后,他和妻子娜仁其其格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一起守护边境。尽管10多年前周边牧民纷纷搬到满都拉镇生活,阿迪雅一家7年前也在镇里建了新居,但平时夫妻俩还是喜欢住在牧区。

“家乡要有人居住,国土要有人守护。”阿迪雅说。

“升起五星红旗,人们就会知道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多年来,每到重要节日,阿迪雅总是一大早就招呼妻儿:“快起床,准备升旗!”一家人的升国旗仪式,已经持续15年。

2009年,一位过路人指着尚未返青的草场和灰蒙蒙的天对阿迪雅说,草原太大,又没有标识,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天后,阿迪雅买回一面国旗,带着妻儿在院子里立起旗杆,升起国旗。“父亲说,升起五星红旗,人们就会知道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可以向着五星红旗的方向找到我们。”阿迪立回忆。

如今,人们来到这片草原,不仅能遥望到一面飘扬的国旗,还能隐约看到阿迪雅家西侧缓坡上用红砖拼成的“中国”二字。

这些砖块,是阿迪雅一块一块从搬走的牧民家收集来的。为了让“中国”字样更醒目,他特意给砖块涂上一层红漆。“这个地方好,早上第一缕阳光就能照到字上。”阿迪雅说。

在阿迪雅家不远处,有一座特殊的蒙古包。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在这里打造了一处草原红色展馆,宣传阿迪雅和当地牧民义务护边的事迹,阿迪雅也定期组织附近党员在这里学习,讲解党的惠民惠牧政策。

“守护母亲草原,不仅是家训更是责任”

阿迪雅常说的那句“湖水平静,鸿雁平安”,是牙牙学语时母亲教给他的。“没有平静的湖水,以湖为家的鸿雁就无法栖息生存。人也一样,没有和谐安定的祖国,就没有平安幸福的生活。”阿迪雅说。

出生在这片草原的阿迪雅,家里几代人以游牧为生。尽管阿迪雅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和沙”,但身上的多种疾病和几年前不慎摔下马时落下的腰伤,还是让他忍不住会对着妻儿喊疼。

阿迪雅也觉得对不住妻子。这些年,妻子陪着他放牧巡边,患上严重的风湿病,拄起了拐杖。他们曾经在家附近挖了井,但打出来的是咸水,多年来只能从几公里外拉水喝。一日三餐,他们经常只吃果条、奶茶,很少有果蔬……

不过,一家人更愿意提起的,是那些让人欣慰的事——

阿迪雅担任过12年巴音哈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当地陆续有50多名牧民加入民兵护边员队伍。

阿迪雅刚开始巡边时骑的是马,后来骑着摩托车驰骋草原。

夫妻俩当年带着上小学的大儿子宾巴、小儿子阿迪立升国旗时,他俩迎着朝阳,面向国旗主动敬少先队队礼,模样特别庄重……

最让阿迪雅高兴的,是两个儿子都成为民兵护边员。“两个孩子都在外打拼过,学了不少本领。”阿迪雅说,大儿子宾巴把牲畜改良等技术带回家乡,还通过网络销售特色农畜产品,帮助牧民致富。小儿子阿迪立和当年的自己一样,自愿回乡义务护边,现在是当地民兵组织的骨干。

“我们回到家乡是因为放心不下父母的身体,也难忘跟随他们放牧、巡边、升旗的儿时记忆。”阿迪立说,在他们兄弟俩看来,接力父母巡边护边,是“很自然、很光荣”的事。

“守护母亲草原,不仅是家训更是责任。我们家护边不能用年头计算,而是两代人、三代人直到世世代代。”宾巴说。

2023年3月,内蒙古军区表彰阿迪雅夫妇为“内蒙古荣誉民兵”,这项荣誉是对关心国防、守卫边疆、建功岗位作出重要贡献先进典型的褒奖。牌匾和证书送到家里时,阿迪雅说:“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现在有了新荣誉,更要一如既往守好边疆。”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次采访中,阿迪雅依然把这句话说了很多次。

图①:阿迪雅骑摩托车巡边。

受访者供图

图②:阿迪雅用红砖拼成的“中国”字样。

图③:阿迪雅在升国旗。

王懿摄

制图:扈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逐水草而居,享现代生活
...。杨伟东摄中新网赤峰12月22日电 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逐水草而居,享现代生活作者奥蓝“夏天,我们会在夏营地的草场上放牧。但冬天太冷了,不少人都在冬营地盖起了棚
2022-12-22 19:36: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
2023-11-12 17:05:00
...蓝的天边,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高高的阿西里西大草原上。“你们看!我养的马多俊,中秋国庆节游客多,可把这两个大家伙累坏了,得趁着冬季休牧期到来之前,犒劳一下它们多吃些嫩草!
2023-11-02 06:30:00
坦视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德乐黑洪格尔——做牧民的好朋友
来源:经济日报草原牲畜观察系统、远程监控控水系统、智能牧场管理系统、智能牲畜喂料系统……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坦视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各式各样的科技创新成果
2025-03-02 08:25:00
山水黄南:生态修复还给草原诗与远方
...有许多像达瓦一样处在草场退化困境中的牧民。治理退化草原已迫在眉睫。2016年,河南县提出县级干部生态治理责任田管理模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与退化草原展开了较量,探索具有河南
2023-10-26 01:25:00
...和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带头禁牧、保护草原生态。2008年夏天,阿迪雅用162个红色砖块在他家的草场上摆出了“中国”两个大字,这些红砖是他从搬迁的牧民家一块一块运
2023-10-14 03:11:00
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牧民赶着牛羊向克其合滩草原转场。(资料图)河南县委宣传部 供图中新网西宁12月24日电 题: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作者 孙丽丽
2022-12-24 18:43:00
宁夏:绿了草原,富了农牧民
...场长势应该不错。”望着被细雨打湿的茫茫原野,平罗县草原管理站站长刘春宏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
2023-05-06 03:38:00
护航草原牧歌
...,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牧民们传承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牧歌。2022年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
2023-10-25 16:1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术前检查正常,种植牙手术却失败了!菏泽恒贝口腔:存在失败率
鲁网9月11日讯“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每次复查医生都告诉我们‘种植体长得很好,一切正常’,检查结果也显示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
2025-09-11 15:17:00
小叶医探 | 一上学就心慌胸闷?专家:警惕“学习适应障碍”
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伊始,12岁的强强(化名)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早上起来不想吃饭、在学校频频干呕......家长忧心地带着他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2025-09-11 16:03:00
12岁女孩被继母生父虐死案即将二审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生父一审判五年半太轻了
大皖新闻讯 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于9月16日二审开庭。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女孩生母白女士
2025-09-11 18:21:00
女子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案迎来新进展 法院判决其赔偿15万元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女子姜某英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一案迎来了新进展,法院判决该女子向母亲赔偿15万元
2025-09-11 20:05:00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