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故乡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2 09: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

故乡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读《节庆里的故乡》有感

李改群

知名乡土文学作家黄孝纪老师的“中国乡存丛书”《节庆里的故乡》一书中,作者以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以平实、自然、简朴的文字,用心、用情书写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

“在故乡,节庆与习俗是密不可分的。一年四季,我们在节庆里生活,节庆也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和灵魂,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位于渭北平原的故乡曾经发生的那些悠悠往事。

我的故乡在陕西省渭南市以北30公里处,一个叫“李十三”的小村庄。那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庄,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就是在那个静谧的小村度过的。与作者不同的是,我的故乡是一个北方的小村。600多年前,先祖为了避战乱携家人从华州流落至此,后繁衍成村。因先祖排行十三,所以我们这个村子被称为“李十三村”。

剧作家陈彦先生的《话说李十三》一文中说道:“关中李姓多,大概与大唐在此建都有关,姓李,排行十三,就叫李十三村。想必也有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可哪个村都没有李十三村名满天下。盖因这村子在清乾嘉年间出了个不想出名、却名声大振的舞台剧写手,本名李芳桂,后世因忌讳直呼贤者名讳,便以村传名,叫李十三村了。”而在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李十三推磨》一文中,生于1748年的家族十四辈李芳桂被誉为“陕西地方戏剧碗碗腔秦腔剧本的第一位剧作家”。

物换星移,故乡的儿女们都离故乡远去,能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归家的除了春节,便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家族祭祀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相距多远,每一个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都会在这一天及时赶回家乡,参加这场庄重的祭祀,祭奠我们共同的祖先及族中十四辈著名剧作家李芳桂。剧团也会在村子里唱三天大戏,演出李芳桂的《十大本》及其他秦腔剧本和各种折子戏、皮影戏。这份文化的传承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每一个故乡人的灵魂深处,成了每一个故乡人镌刻在心底永恒的记忆。

“非我爱看李相公,清音雅韵压西潼。诸君不信亲眼看,谁的剧本有此红?”这首民间歌谣在渭北大地广为流传,足见人们对李芳桂《十大本》的喜爱。他一生为民写戏,自52岁摒弃仕途试笔写戏到62岁逝去,10年间,共写出《春秋配》《白玉钿》《火焰驹》《万福莲》《如意簪》《紫霞宫》《香莲配》《玉燕钗》和折子戏《四岔》《锄谷》统称“十大本”,不仅把皮影推上了艺术高峰,也为中国戏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村子里唱大戏的热闹、祭祀祖先的隆重庄严,还多了一份生于斯长于斯的骄傲与自豪,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也感受到了作为家族后人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母亲常说:我们的家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至今还有保存了600余年的家谱、族中各种珍贵物件以及家族中十四辈清乾嘉年间李芳桂《朱卷》和其所写《十大本》手抄本。这些,不仅是家族的荣耀,也是激励我们每一个家族后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作家黄孝纪老师《节庆里的故乡》自序文章《节庆里交织的苦涩与欢愉》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传统农耕生活的延续,这些乡村的节庆习俗,也揭示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面对生活的态度,代表了一种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伟大民族无比灿烂的精神支柱。”

多年来,家族在一年一年的岁月更替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悄然流淌在绵密逝去的光阴里,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家乡人的心里。或许,这是一份清醒的自觉、一份基于家族记忆的传承。

儿时,我的父亲在离家百里远的西安上班,是一名跟随列车东奔西跑的火车乘警。每逢节假日,是他最繁忙的时候,即使快要到春节了,家里也是母亲一人在操持。虽然那时的我不理解父亲的忙碌以及生活中常年的缺席,但每当此时,母亲总说父亲是给公家干事的人,公家的事是大事,自家的事都是小事。

带着这样的记忆,在年复一年光阴无情的流逝中,我与年幼的小妹也渐渐长大了。在故乡的日子里,我们懂得了许多,也知道了无论何时都要本着一颗良善的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再后来,父亲从工作的铁路岗位退休回到了家乡,而我则像父亲一样来到了铁路,成为一名工作在火车上的列车乘务员。

记得临上班时,父亲一再叮嘱我:“到了单位一定要好好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公家的那份工资。”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慢慢理解了父亲对于我们生活的常年缺席。身为李十三人,无论何时都当以公家事为重。这是我们世世代代李十三人谨遵的祖训,也是我们后人要时刻铭记在心的座右铭。

不经意间,春去秋来,儿时以为一生都要与这广阔天地为伍的我及村子里其他孩子们,仿佛一瞬间便都离开故乡了。就像是田野里随风摇曳的蒲公英,一阵风过便四散天涯,将故乡永远地留存在了记忆最深处,带着对于童年、对于故乡的记忆漂泊他乡。

夜微凉,此时正是乍暖还寒,静寂的夜里,我的故乡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温暖着异乡的日子。花团锦簇中我与童年的自己遥遥相望。

“梦中常见故乡月,梦中常在故乡里。”一别经年,记忆中的故乡可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油画《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忆不完的年味
...的一波春节“回忆杀”。文中推介的这幅油画《回不去的故乡》长10米,作者是山东梁山籍油画家王昭举。1990年,王昭举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96年-1998年在中央美术学
2022-12-30 22:04:00
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故乡
“落花,是故乡的蝴蝶。”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让我们想起了故土,那些在生命中熠熠生辉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归宿,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故乡。“蝴蝶”象征着生命的自
2023-09-30 20:51:00
这是我记忆中的故乡,闭上眼睛我也不会迷路;这又不像我记忆中的故乡,每个角落都有点不同
这又不像我记忆中的故乡,每个角落都有点不同《低头思故乡》 况正兵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 散文集《低头思故乡》出版后,我将它快递给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希望他像学生时
2024-07-26 17:03:00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许佳荣麦子扬花时节的故乡,好像到处都是香喷喷的。你瞧,大地上那些绿色的庄稼和植物,仿佛都在拼了命似地吐露着它们枝叶上的芳香:村庄里农人家的房前屋后,梧桐树上一串
2024-05-30 16:38:00
故乡的山楂树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五千故乡是一辈子的挂念,是年少时一心想急于离开、年老时又一心梦想要回归的地方。一提到故乡,浮现在眼前的是那山那水,那座老木板屋,那条山间羊肠小道,还有那棵参天
2023-10-14 09:32:00
童年的村庄,又出现在记忆中,那点点滴滴的过去,永远留存在在记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幻想……程琳的《故乡情》依然在耳边,可如今无论是歌者,还是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2023-05-15 18:36:00
人老了,只有在熟悉的乡土,才能度过踏实的晚年
故乡,是一种深深的牵挂,那里有家的味道,那里是亲情扎根的地方。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在何处漂泊,人老了,总想
2023-02-21 20:41:00
【黔东文学】陈智华:在深秋季节 故乡美成了诗
在故乡的秋天里我拾起了散落的记忆寻找着那些温暖的时光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老屋,是我儿时的避风港那熟悉的模样,镌刻在我的心上青砖灰瓦,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屋檐下的石板路见证了我们成长的欢
2023-11-17 16:01:00
故乡的小河,我永远的母亲河
终于回到梦里的故乡,看到多次出现在梦中的那条小河,清清的河水,还有点点童年的记忆慢慢浮现出来。童年,故乡,总是绕不开的,那是生命起始的地方。有条小河穿越村庄,我的家就坐落在河岸边
2023-05-14 21:1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