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637年,李恪因为游猎过度,损害庄稼而被御史弹劾。这时候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护犊子。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为了撇清李恪的责任,对宰相说:“长史权万纪是辅佐朕的儿子,李恪有错他不能纠正,罪该死!”
大臣柳范马上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
一句话把李世民怼的无话可说。非常生气,一甩帘子就进去了。过了好久,李世民感觉刘范的话正确,就把他叫进去说:“你怎么能这么不给我面子!”
刘范说:“人家说君正臣直,陛下这么圣明,我怎么敢不进愚直!”
因此,李恪在自身修养上,做的并不是很出色。打个猎竟然敢视国法于不顾。可见也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主。在这一点上,远不如年纪很轻的李治。
李治九岁那一年,长孙皇后去世。李治哭的一塌糊涂。简直是肝肠寸断。不但李世民看了觉得这孩子孝顺,就连大臣们都看着李治心疼。
封建王朝的礼制的核心就是要“忠孝”。作为儿子要对父母孝顺,作为臣子要对皇帝忠心。这才是遵从封建礼教制度。
公元644年,长时间没有带兵的李世民,按捺不住心中长久的冲动,要亲自带兵东征高丽。大臣们纷纷劝阻,为了皇帝和天下的安危。但李世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那会那么容易放弃。可以说,李世民这次东征高丽纯属长时间没打仗憋的难受。要发泄一下。
亲自带领千军万马,杀伐果断,指挥若定,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李世民心情极爽。但皇帝出征,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坐镇后方的太子。
我们再看李治的表演。这时候已经16岁的李治表现的极不舍得父亲。天天哭的以泪洗面。如果不知道后来他和武则天有一腿的话,根本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装的。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李世民也被感动了,对李治非常放心。这还不是李治表演的最高境界。李世民回程的时候,李治一直跑到并州去接李世民。并且用手扶着李世民的车架,步行了一个多月。当朝太子,尊贵无比,装也不可能装的这么长时间。
李世民身上长了一个毒疮,李治亲自用嘴把脓吸出来。看到就会让人恶心的脓,李治一口一口吸出来。真是孝顺到了极点。哪个父亲不喜欢这样的儿子。
这一切李恪能做的到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李恪就是到最后也不可能竞争过李治。李治真是太孝顺了。不过参照后来他娶了武则天,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不过李世民夸李恪的话,被长孙无忌牢牢记住。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在处置房遗爱谋反案时,把吴王李恪牵连进去,李恪被处死。
处死前,李恪大声说:“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宗有灵,长孙无忌不得好死!”
老天还是很给面子,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李治和武则天弄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是非常喜欢李恪,认为李恪文武双全,做事的方式和果断非常像自己,也确实有心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李世民之所以要听长孙无忌的话,是因为太子不是人立的,而是上天安排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一旦选择李恪为太子,大唐后世的太子之争必然会腥风血雨,大唐皇族必然会凋谢。太子李建成的灭族教训就在眼前。
因此李世民选择屈服于现实,让上天来调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