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从东征高句丽回国后,李世民就感染了风疾,群臣们考虑皇宫地气太重,不利于休养,便建议住进了终南山的翠微宫。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开始,他把李治调到自己身边陪侍。当然在李世民身边陪侍的还有武则天。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永远闭上了双眼,在位23年,享年52岁伟大的皇帝李世民走完了他的传奇一生。
五天后李治在太极殿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他决心做像父亲那样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于是每天都风雨无阻地上朝理政。处理完朝政大事后,他又走街串巷,遍访民情。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不像后人评价得那么昏庸。
李世民遗憾病故,属于武则天的黑色日子来了,她发现李治变了,变得很理性。李治和她过去的那段恋情和承诺,似乎都没有发生过。伴随着李世民的下葬,武则天也迎来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岁月。她一切的一切梦想,随着进入寺院的那一天起化为乌有。
武则天走后,李治并没有忘记对她的承诺,他有难言的苦衷。要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他刚刚即位,皇权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看着那清一色的面无表情的尼姑们以及那被高墙围堵的阴森寺院,武则天的心跌到了谷底。尽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红尘,远离世俗”,但武则天来自于滚滚红尘之中,她怎能轻易忘却红尘中事呢?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如此安排,总有它的道理,在说服自己后,武则天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打算当”一天尼姑念一天经”。
唐代推崇佛学,她自幼受过母亲的熏陶,也热衷佛学。入寺后,她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更浓厚,学习方法更专业,儿时的兴趣爱好一下子被点燃了。就当是给人生来一次充电吧,反正艺多不压身,多学一些知识,总比整天在悲叹中老去要好得多。
因为有深厚的佛学功底,加上天资聪慧,武则天在钻研佛学上如鱼得水。她不仅融会贯通了佛学经典,还对玄奘法师的一系列佛学理论有深入研究,这为她执政后推行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佛学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武则天的胸怀越来越开阔,思想也越来越开窍。她不再把入寺当尼姑看做是命运的不公,也不再把理想和前程看作一塌糊涂。
她把这段经历看做是人生的潜伏期。人这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潜伏的时候就得屈着,屈着的时候,也不要放弃理想与追求。想到这里,武则天心里就腾地燃起了一股希望之火,那就是回到宫廷工作,在那里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
经过12年的职场历练和人生洗礼,武则天深深懂得机会是创造出来的,高墙森森的寺院,不可能给武则天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自己创造机会,一定要让李治知道,她是多么地思念和期盼他。才智过人的武则天,很快就做了一首题为《如意娘》的情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写了情诗,还捎上一条石榴裙,顺便勾引一下李治,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妙。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表明李治看到了这首诗,因为他去见武则天了。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一定要接她回宫。谁也不知李治是如何说服朝臣们的,但皇帝总不是白当的,某些时候说话一定管用。史书记载:“忌日,上(李治)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这个场面是非常感人的。李治的到来,给武则天带来了无限希望,那个她工作了12年的皇宫,在殷切地向她招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