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曾金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8日 第 05 版)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机构要优化简化相关程序,加强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支持和保险理赔,同时持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小,农业保险具有防灾减损和灾后风险补偿的功能。发挥农业保险的支撑作用,有助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业有着“靠天吃饭”的特点。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全社会对农业保险促进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例,完全成本保险覆盖农业生产的总成本,包括了直接物化成本、土地和人工成本,主要功能是弥补主要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等导致的损失;种植收入保险则主要覆盖农业种植收入因为价格、产量波动而导致的损失。前者保成本、后者保收入,这两个险种的保障水平最高均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基本可以让投保农户“旱涝保收”。
农业保险发挥重要作用的背后,是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我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投保农户保费实施补贴,农户投保只需要承担较低比例的保费。应该看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时间还较短,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短板。比如,保险覆盖面较低,“扩面、增品、提标”的空间还不小;保险服务支撑系统还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基础薄弱问题较突出;保险公司服务广大农户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说,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任务颇为艰巨。
把好事办好,需在政策和服务上继续加力,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目前,农业保险与服务“三农”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差距,要稳步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动农业保险条款通俗化、标准化,提高广大农户参保积极性。加强数据科技赋能,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智慧农险服务等技术手段,提升农业保险服务的精准度、精细度。在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要优化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切实提高理赔质量和效率,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让广大农户切实感受到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经济日报》,原题为《发展农险撑起减灾“防护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