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14: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曾国藩跪在母亲曾江氏的坟头前烧掉了一份没有发出去的奏折,然后带着自己最小的弟弟曾国葆离开湘乡。他这次出门,便是去创办湘军,这一转身,清廷少了一个丁忧的二品要员,却多了一个挽救清朝的大臣。这份烧掉的奏折,如果发出去了,可能会改变清朝的命运。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他们从广西开始,迅速燃遍南方诸省。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八旗军和绿营的战斗力极其低下。他们看到太平军不仅拒敌无能,往往还束手就擒或者不敢作战。

与之相对的是各地的团练表现得可圈可点。特别是嘉庆初年开始,傅鼐在湘西曾经用这种地方武装组织平定过苗民起义,所以湘勇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

然而,团练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组织者都是当地的士绅豪强,缺乏足够的资金,因而规模难以扩大,看家护院、保护乡邻尚可,要想重创已经成气候的太平军却不容易。如果清廷放任一般的士绅来扩大团练规模,又怕最后尾大不掉,形成强藩。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因此,清廷很明智的委派了了四十三个帮办团练大臣,命令他们协助所在省的行政官员组织乡勇,维护社会秩序。当然,这些团练大臣都是朝中在职或者赋闲的,相对而言,比普通士绅更为可靠。

曾国藩就是这四十三位帮办团练大臣之一,清廷先将圣旨发给湖南巡抚张亮基,由它转给曾国藩,命令其“帮助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这个时候,是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曾国藩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奉旨。按理说,曾国藩很早就立下要当圣人的想法,要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现在就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为什么曾氏却准备放弃呢?

当时他的公开理由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因为母亲去世而打算守完整个孝期,不愿意违背孝道。然而在他内心之中,肯定还有几点:一是身为文官,并不懂军事;二是太平军势力强大,湖南又是重灾区,并不好对付;三是清政府已经腐朽,官场风气很糟糕,不容易立功。这些顾虑在他与友人交往也曾透露过一二。

为此,曾国藩提笔写下了《恳请在家终制折》要交给朝廷。按理说,二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向皇帝密折专报。但是,曾国藩此时在守孝,是一介布衣,不再是二品官,因此没有上折的资格。所以,他写好之后,等待来人取走,让湖南巡抚张良基代其上报朝廷。

如果这份奏折发出去了,清廷肯定不会死皮赖脸再向一个普通的侍郎求请。那么湘军能不能建立,能不能扑灭太平天国运动,实在是未知之数。然而,有三个人说服了曾国藩。

第一个人是湖南巡抚张亮基,他没有亲身而来,但他在朝廷的上谕后,马上派人又送来一封信。在信中,张亮基言语真诚恳切,他告诉曾国藩,现在武汉已经失守,湖北巡抚常大淳殉国。他希望曾国藩能赶紧到长沙来商量大事。

第二个人曾国藩的好友郭嵩焘。郭嵩焘太了解曾国藩了,他生怕曾国藩因为要守孝而拒绝,特地从老家赶来。郭嵩焘劝曾国藩以家乡父老为重,在患难时候挺身而出,抛开顾虑,组织团练。他还跟曾国藩说,古往今来,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守孝的人很多。孝有大有小,不能因小孝而耽误了守卫家乡的大孝。

第三个人最重要,他就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曾麟书也是郭嵩焘说服的,他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但也深知这种形势下,兴亡之事,匹夫有责。何况,曾国藩本来就是湖南在京城的最大官员,这时候不登高一呼,更待何时?

曾国藩在母亲坟前烧掉一份奏折,这份烧掉的奏折可能会改变清朝的

就是这三人的劝说,基本上打消了曾氏的顾虑,也就出现了本文开篇的那一幕。那份奏折终究没有发出去,而是曾国藩在母亲的坟头烧毁。在烟雾之中,曾氏就已经定下决心。一定要铲除太平天国,守护乡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奏折,曾国,曾国藩,母亲的资讯:
曾国藩任巡抚之职只当了七天,清朝廷为何收回了?
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官职。这倒不是他矫情,而是人言可畏。他本来就是守孝之身,辞去了侍郎官职,现在出来主持团练,好歹没有挂实职。如果不去为母亲丁忧,贪念这个巡抚之位,
2023-01-03 13:57:00
慈禧的什么问题让曾国藩认为大清要毁了
...位大臣,可能慈禧的位置早已经不保,而这些大臣当中,曾国藩则是最好的例子,此人的能力出众,后世也是对其做出极高的评价。要不是这位大臣所在的朝代不好,就以曾国藩的才能一定会更加出
2024-05-21 20:55:00
攻克天京城的曾国藩,思前想后,喜惧悲欢,感到背后有一股凉气
今天,我们后人翻遍了曾国藩的家书,可以知道曾国藩根本没有谋逆的意图。但当时坊间一直有传闻,曾国藩的幕僚劝过他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何不登高一呼?”但都是道听途说,并无考证。实际
2024-10-28 11:41:00
曾国藩:无底线的忍让是懦弱,做好这三点,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半是什么呢?是忍一时、退一步后的应对方法。晚清名臣曾国藩是一个善于忍让的人,每次忍让,都会让他的力量得到增强。从曾国藩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无底线的忍让是懦弱。这个底线如何去
2024-10-05 13:25:00
晚清绝代双骄分别是谁,为何公开撕逼
曾国藩、左宗棠私交甚笃,曾国藩对左宗棠这个体制外的军政天才有知遇之恩、救命之情。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时,曾国藩和左宗棠却因为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事件在朝廷“撕逼”互殴,笔仗
2024-06-04 20:07:00
...。在清朝已经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的艰危时刻,左宗棠与曾国藩、胡林翼等能人贤士一起,扫灭内忧祛除外患,使得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转危为安,堪称清朝的再造元勋。左宗棠的名气比起曾国藩,
2023-03-15 21:28:00
“完人”曾国藩的另一面: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其令人发指的残暴
世人皆知曾国藩乃晚清名臣,其文韬武略、为人处世皆为后人所推崇。然而,在这位被誉为\"完人\"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861年,一份来自异国他乡的报纸,揭开了曾国藩令
2024-08-29 11:30:00
刚让曾国藩当7天巡抚,咸丰为何又收回成命
湘军创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领头的人是曾国藩,他并没有实权,而是以二品侍郎衔受命办团练。虽然有募兵权力,但曾国藩既无地盘,也无财源,军需都要求助于各地督抚。地方诸侯们的官职并不比
2024-05-26 14:38:00
曾国藩遇难题,慈禧令淮军帮忙,李公为何抗旨不遵
...办更得手。着该抚酌度情形,一面奏闻,一面迅速办理。曾国藩向为统帅,全局在胸,尤当督同李鸿章、曾国荃、彭玉麟和衷共济,速竟全功,扫穴擒渠,同膺懋赏,总以大局为重,不可稍存畛域之
2024-04-25 13: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