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我们后人翻遍了曾国藩的家书,可以知道曾国藩根本没有谋逆的意图。但当时坊间一直有传闻,曾国藩的幕僚劝过他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何不登高一呼?”但都是道听途说,并无考证。实际上当湘军攻克天京城的那一刻,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客观地说,曾国藩反不了。
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下令点火,几万斤炸药声如巨雷,太平天国的天京城城墙被炸开了20余丈,这座被围困了两年之久的天国都城瞬间天塌地陷,数万湘军蜂拥而入,大乱东南十余省的太平天国终于奄奄一息。曾国荃仰天长叹:“结束了”。但是他没有随大军入城去感受一个征服者最高光的时刻。虽然此时巷战正在激烈进行,“长毛”贼首还未找到,但曾国荃实在支持不住了,因为他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他黯然离开了前线,返回了后方大营。
此时,曾国荃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就是给皇帝和太后写封奏折。他要把这天大的喜讯即刻送往北京。曾国荃仔细斟酌写到深夜。特别安排了800里加急,预计三天后可抵达北京。同时把奏折副本送往人在安庆的曾国藩,也就是他的哥哥。一切安排妥当,曾国荃倒头便睡,至于城里湘军的所作所为,他已经不想管了。两天后的曾国藩首先收到了消息,按照他的说法,当时是思前想后喜惧悲欢,又高兴又害怕,以致他当晚无法入睡。
组建湘军十二年来,曾国藩三度因战败自杀,还失去了曾国华、曾国宝两位亲兄弟,还有他的数万湖南同乡血染杀场。现在战争就要结束了,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却突然感到背后有一股凉气。
咱先说三天后的北京,同治三年6月20日的深夜,800里加急就到达了北京正阳门外。城门上的清兵看到一批从南方来的快马,送信的人头戴正三品红缨蓝顶,自报家门江宁把总,要求火速打开城门。按照大清的律例,快马飞奏,最多是600里加急,现在居然破例动用了800里加急,当即有人连夜把这奏章递进宫中。两宫太后获得捷报之后,先是派人祭拜了咸丰陵寝,告诉这位大清第一昏君可以瞑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论功行赏。年轻的两宫太后没有给予回信,他们在等待曾国藩的奏折,按照他们兄弟事先示好的约定,曾国荃先报首功,其他不用多谈,随后曾国藩会有详细的奏章上报北京。曾国藩主要是怕他弟弟言辞不周,万一出了点什么差错,犯了忌讳。这是他们兄弟血战多年的收官奏折,不仅涉及他们后世的功名,还有十数万湘军的命令。
没几天,曾国藩的奏报来到了北京,名字很长:“攻克金陵,尽数歼灭悍贼,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内容大意是这场东南祸乱规模空前,南京城内的十多万叛军没有一个投降,每一次胜利都是血战而来,能平定这次叛乱,全靠朝廷调度有方,先帝和两宫太后指挥若定,一直破格赏官,才让前方将士用命杀敌。这奏折递上去之后曾国藩是忐忑不安,各方纷纷揣测,灭掉太平天国这是奇功,都猜想曾国藩可能封个王,哪怕封个郡王是一定可能的。
万万没想到封赏的折子他们没等到,朝廷给曾国荃的斥责到了。上谕也是言辞激烈,其中写道:“该逆党尚有万余,应一鼓作气生擒首逆,乃因大事初定,急回老营上奏,恐将士等贪取财物,因而懈弛万一”。最后直接指责曾国荃“骤胜而骄,令垂成之功,或有中变,届时必唯曾国荃是问”。
整篇下来没有一句表扬的。当时整个东南半壁最富庶的地方,云集了十几万厢军的虎狼之师,两宫太后代表着朝廷,可根本就没怕。对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国荃,言语丝毫没有客气,这还没完,申斥完曾国荃接着开始修理曾国藩。上谕没有提到任何封赏,直接追问太平天国财富的下落。上谕写道:“听闻金陵财富堆积如山,而今你们兄弟二人皆未提起此事,何意?”
大乱刚刚平定,朝廷只字不提论功行赏,倒是劈头盖脸,两记闷棍下来,打得曾家兄弟是蒙头转向。当初啊咸丰在世时就传说许下过诺言,说“若平大乱,不惜封王。”如今看来能保住既有功名,已是阿弥陀佛了。但朝廷这边有他们的想法。首先,曾国荃报说他们生擒李秀成,后经调查,李秀成是躲在庙里为求保命,向发现他的村民分发随身的珠宝财物,引起了哄抢。没有抢到的村民就把他绑了,送去了官府,根本不是什么战场上生擒,这属于冒功。天王府一把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所有财物化为乌有,朝廷表面认了,心里肯定不信。而且曾国藩上奏朝廷,还为他弟弟背书,说“克复老巢,全无货财,实出预计之外。”
李秀成是太平军最重要的将领,朝廷要求把他押赴进京以解详实,也被曾国藩拒绝了,理由是“逆贼余党中其威望甚高”,说白了是怕他在路上跑了,先杀掉比较保险。最后留下了一本改得乱七八糟的自白书,匆匆凌迟了李秀成。身在北京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只能两手一摊。但无论如何平定东南半壁,封赏是必须的,但是封王没有了,理由是大清从无文臣封王之先例,未被两宫获准。最后封曾国藩为一等侯,号毅勇。曾国荃爵位次的封威毅伯,李臣典封一等子爵,而且只有曾国藩的侯爵世袭罔替。
为什么曾国藩没有封王,甚至他连个公爵也没拿到。朝廷为什么不怕功臣失望,再酿祸端呢?而且前面说的李臣典,他是火药炸塌天京城的首功,但是恩封未到,他已经病死,李臣典一天的爵位没当过,而且还不能世袭,战功赫赫,落个空气爵位。此时湘军还有12万。太平军在时他们是国之干城,如今天下初定,这支虎狼之师如何处理才是头等大事。朝廷随后安排各路兵马进驻镇江、马鞍山、扬州,他们中既有八旗,也有绿营。但是共同特点是他们跟湘军从来不对路,同时命僧格林沁率部南下进驻安徽,名义是进剿捻匪,实则防范湘军,再加上也获封一等伯爵的湖广总督官文率领10万绿营兵进驻武昌,也许曾国藩根本就没有反应,但是客观的说,他也反不了。
最后的湘军军纪败坏,仰仗有平定天下之功,烧杀抢掠为祸。官兵个个赚得石盆满钵满,想的都是衣锦还乡,已经没有战斗力可言。前面说到的那个李臣典,没有当一天爵位就死了,后人可能为他惋惜。那就免了,因为他的死因实在难看,有史记载,李臣典攻克南京后;“虏尽良女,日夜喧淫,一夜驭女十人,因此暴亡。”后期的湘军百姓闻之色变,民心丧尽。实际这一切,曾国藩也是看在眼里,他上奏裁撤湘军。
为了避免湘军一路骚扰百姓,曾国藩他出了一个绝招,他给每个湘军将士开出期票,由户部担保一笔数字不菲的遣散金,回到老家,约定20年内可以凭票每年在当地政府领钱,这样一来,这些退伍兵必须回家,如果闹事,一次性取消20年的退休金。大难不死的人实际反而更怕死,一张空白支票牢牢的锁住了这支南征北伐的勇士。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面对危局,恩威并用,再次续命成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