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信很多人在看清宫剧的时候都会发现,像索额图、明珠、傅恒、福康安等满族大臣、武将都是侍卫出身。在清朝“御前侍卫”不光是皇帝的随从和护卫,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官员的摇篮,其实这并不是清朝的独创,早在元朝时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侍卫入仕的制度。
怯薛是蒙元政权中的一个特殊组织,它的前身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的侍卫亲军,蒙古语叫“那儿可”。怯薛军的组建发生在1204年,铁木真攻打乃蛮部之前。在此之前,铁木真刚刚征服了克烈部王罕,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损失惨重。
乃蛮部联合汪古部准备两路夹击,一举歼灭铁木真。铁木真也意识到敌人异常强大,自己无路可退,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但是他没有盲目进攻。首先,铁木真将部队以十、百、千数进行整编,任命十人长、百人长和千人长,又命令六名心腹那儿可为“扯儿必”统领部队。
其次,铁木真亲自挑选,并组建了“怯薛军”。“护卫由千户、百户的子弟中和平民的子弟中有才干的,身体健壮的挑选出来”。怯薛军最初分为“八十宿卫和七十散班”,即日卫队和夜卫队。
征服乃蛮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关键,战前双方实力悬殊,但成吉思汗最终取得胜利,整编部队、创立怯薛是致胜的关键因素。《蒙古秘史》中将怯薛比喻为“好象饿鹰,翱翔而来;好象猛兽,跳扑而来”,“如入羊群,驱逐群羊”。
在统一蒙古,尤其是征服乃蛮时,成吉思汗意识到怯薛的重要性,所以在1206年创立蒙古帝国之后,立即对怯薛军进行了扩充。为了便于调度,成吉思汗为怯薛军制定了更严格和系统的规章,同时为保障怯薛军的战斗力,对候选人的出身和弓马技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最终,成吉思汗将他精心挑选的一万名怯薛组成“大中军”,分为一千名箭筒士、一千名宿卫、七千名散班、一千名勇士军。宿卫值夜班,箭筒士和散班值日班,他们各分为四队,每队轮番值守,三昼夜轮换一次,总称“四怯薛”。
四队怯薛军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四杰”,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和赤老温家族世袭怯薛之长。怯薛是大汗的护卫,同时又是汗国的柱石,成吉思汗给了他们极高的权利和地位。
蒙古的法令规定:“我的护卫地位高于在外的千户那颜之上,在外千户那颜和我的护卫同等斗殴,罪罚千户那颜!”由此可见怯薛地位之高。不过怯薛军的特殊待遇全部源自于他们的贡献,《元史》中就曾评价道:“故能灭四十国,遂平西夏,其奇勋伟绩甚重”。
大汗的青睐无疑是怯薛在仕途上的最大助力,元代的高级官员,尤其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各行省长官大都出自这些“好跟脚出身”的怯薛军,而四怯薛长因为是开国功勋家族世袭,他们通常起步就是一品大员。
在元代,怯薛出仕后依然保留侍卫身份,“虽以才能受任,使服官政,贵盛之极,然一日归至内廷,则执其事如故”。很多怯薛出身的官员虽然位列宰相,但对他们来说外廷的官职不过是一种临时差事,世袭的怯薛职位才是真正看中的身份和出身。
怯薛与大汗之间本质上是“主仆”关系,但在蒙元的家产制政权中,君主与奴婢的关系恰恰是一种荣耀。最初时,成吉思汗身边的那儿可大都出身自世仆家庭,比如木华黎家族在成吉思汗六世祖时就被征服,成为成吉思汗家族永远的奴隶,然而木华黎家族在元代光中书右丞相就出了三人,其他高官更是不计其数。
成吉思汗的卫队扩充为怯薛军后,原先的那儿可成了怯薛军的主力,同时也将这种主仆关系扩大到大汗与全体蒙古人中,只要有怯薛存在,帝国的高级官员就是黄金家族的奴仆。
怯薛凭借大汗的信任和军功逐渐把持了朝政,而帝国高级官员争做黄金家族奴婢的风气也逐渐扩散到各族官员身上。虽然元朝之后不再有怯薛一职,但君臣之间的主仆关系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在清朝时被发展到了顶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