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季节、长假影响,高血压患者就诊量增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9 03: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疗机构通过开展义诊活动,提高市民高血压知晓率

季节、长假影响,高血压患者就诊量增加

□本报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多家医疗机构围绕“健康生活,理想血压”主题开展义诊、科普活动,倡导市民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预防并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做到高血压的早诊早治。

季节+长假

高血压患者增加

刚刚过去的长假,50岁的陈先生忙着外出旅游、聚亲会友,这两天早晨起床感觉头晕不适,10月8日,他在新医大五附院高血压科开展的“全国高血压日”义诊宣传活动上,测量血压值达到200/140毫米汞柱,严重超标的血压让他不得不立即住院进行治疗。

当日,记者从新医大五附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正值秋冬换季时节,不少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再加上一些患者长假期间饮食、作息紊乱等,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不乏有中青年群体。

“目前我们门诊量比前期增加三分之一,住院病区处于满负荷状态,床位紧张。”新医大五附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学博士李红建说,高血压并非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他们科室住院病人中,近一半都是35至50岁的中青年患者。

李红建介绍,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作为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引起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肾衰竭等疾病。

她提醒,所有成年人都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以及具有高盐饮食、长期抽烟或大量饮酒、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更要关注自己的血压状态,一旦确诊,要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遵医嘱定期随访及监测,切忌盲目停药。

预防高血压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连日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围绕“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沙依巴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联动辖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义诊、健康科普等形式,指导居民做好自我血压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沙依巴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科主治医生曾天丽介绍,根据国家卫健委推荐,预防高血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即: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她建议,血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对心脑肾等器官带来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8岁男生突发主动脉夹层险丢命,医生感慨“太年轻”
...酒、劳累熬夜、情绪激动等都极易诱发主动脉夹层。常年高血压,18岁男生心脏血管撕裂“不敢相信,凶险的主动脉夹层竟盯上了‘00’后!”9月27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专家宋来
2023-09-28 11:30:00
...文转自:北方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天身边的高血压患者都反映血压极不稳定,忽高忽低,有的患者收缩压甚至突然飙升至180-200mmHg以上,据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
2023-02-16 15:45:00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更容易偏高?该特别注意哪5点?
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水平偏高冬季,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多事之秋”。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存在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即冬季血压水平较平时升高、夏季血压水平较平时降低、春秋季节相对较
2024-12-11 14:20:00
长假穿新鞋去踏青,脚趾发黑可能还要截肢 炎热的夏季是难关,“糖友们”要注意保护双足
...看年龄不大,但周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患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的“糖友”,但仗着自己年轻,他并不放在心上。月初,他穿了双喜爱的新鞋去踏青,夜晚发现右脚的脚趾肿胀发黑,还有一点破皮。
2024-05-04 07:01:00
...冬季节气温开始快速下降,慢性的疾病就容易出现,比如高血压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血压会比较稳定,但是一进入秋冬季节,血压就容易出现波动,秋冬季节想要稳
2023-02-11 23:27:00
中风席卷而来,就算能躲过去,都可能留下这3个后遗症
...就是脑卒中,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我国有2.7亿的高血压患者,一旦这些高血压患者发生了中风,紧随其后的中风后遗症会给这些患者带来极大的
2024-08-22 11:42:00
高血压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这意味着平均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以及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差,在季节更迭时血压波
2024-11-27 05:00:00
高血压患者最近血压不稳定,该怎么做?
...因素都排除了,才考虑血压波动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比如高血压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肾脏的问题,当肾脏问题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影响血压。血压高跟糖尿病、高血脂也有关,也会影响血压的控制。这
2024-06-06 09:15:00
春季如何避免血压出现波动?建议学习下
...加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遇到这种情况,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为什么春天血压容易升高?1、天气变幻莫测春季乍暖还寒,天气变幻莫测,早晚温
2023-03-07 11: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