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广东:追清逐绿绽新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9 03: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洪秋婷

绿美风光入画来,南粤山河展新颜。万物繁茂的6月,行走在岭南大地,生态“底色”铺陈出发展“绿色”,一呼一吸间便可感知城市脉动。

近年来,广东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奏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乐章。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

海洋孕育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11%,拉动地区经济名义增长0.6个百分点。据初步核算,2023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为1877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

一年以来,广东不断优化海洋开发利用,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疏近拓远的海上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充分激发海洋“聚宝盆”潜能,有序布局海洋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做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高端海工装备、绿色石化等海洋产业,海上粮仓、海上矿山、海上药库、海上油田建设成效显著;制定海岸线保护整治修复实施方案,开展海岸线保护整治专项行动,突出守护好“国宝”红树林,打造“绿美广东”海洋样板。

在广东海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同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3年底,全省新营造红树林约2656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2010公顷。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以及江门台山、湛江雷州、徐闻、惠州惠东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加快建设。全省7个海岛入选国家级“和美海岛”,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2.3%,为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

向海而兴,向新而行。借助海洋资源禀赋,广东正汇聚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广东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着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面推行田长制,组织编制出台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开创性大规模实施垦造水田45万亩,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增加,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有力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全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构建省、市、县、镇、村、村小组“5+1”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搭建全省统一的耕地保护“田长制”信息监管平台,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推动耕地保护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从静态的被动保护向动态的主动监管的转变。

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上,广东持续多点发力,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等方面实现了由良转好、由好转优的多项转变。广东省通过集中连片整治耕地,稳妥推进恢复和补充耕地,从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耕地净增加,累计净流入超过24万亩,实现全省耕地从连续多年净流出向净流入的转变。

此外,广东省还积极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建立健全“三位一体”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通过提升普惠性资金补偿力度、健全耕地保护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跨区域调剂补偿机制等方式,激活耕地保护发展动能。

广东省正以“田长制”为抓手,凝聚多方力量握指成拳,“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蓝图成为现实,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东省纪念第3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汕尾举行
...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小田变大田”“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开展农用地整理43.5万亩、建设用地整理45.02万亩、生态修复38.9万亩。今年,广东全域土地
2024-06-27 00:22:00
广东乳源乡村旧貌焕新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泰山 赖南坡 植一 欧玉龙 钟华金秋时节,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莫家村、王龙围村、大坝村等村庄,昔日低产田地现在庄稼郁郁葱葱,过去脏乱差乡村如今
2023-09-22 22:24:00
全域土地整治“一张图” 支撑高质量发展“百千万”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广东出新招实招,确保县镇村发展有空间、项目有地用全域土地整治“一张图”支撑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佛山市南海区整合联动九江、西樵和丹灶三镇资源,打造“桑园围水脉”乡
2023-02-15 07:06:00
中华白海豚“出圈”背后的密码,全国7个保护区6个在广东
...快的音。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目前,广东共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其中,珠江口水域(包括香港、澳门)数量最多,超过2000
2024-04-08 17:33:00
2022年令人难忘的“阳西瞬间”
...县“短视频矩阵”先试先行打造“网红”数字农业,荣获广东十大最具潜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近年来,阳西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
2023-01-13 07:11:00
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广东首个“耕地认保+消费帮扶”签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祝桂峰 贺林平9月15日,广东首个“耕地认保+消费帮扶”签约,标志着该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的《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据了解,耕地保护工作面
2023-09-17 20:39:00
文化中国行·河海津韵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老城厢的闹市中,一座融合南北风韵的百年建筑——广东会馆,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诉说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岭南风格建筑
2025-03-11 10:24:00
广东省“田长制”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
...新闻网中新网广州11月22日电 (唐贵江 冯建奎)立冬时节,广东大部分地区晚稻已收割完毕,在茂名市高州市镇江镇新圳村,一眼望去,千亩沃野只剩下收割机过后留下的整齐的稻茬。当上
2023-11-22 17:11:00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优化普惠性补偿机制、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和建立跨区域调
2024-08-25 10: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