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22 11:34: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张三友老师,是我晨练时结识的。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刻苦与坚持,生活中的幽默与豁达都感染了我,希望你们能采访老爷子。”近日,《华商报•颐养周刊》的热心读者王安营推荐著名画家张三友。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不要骄傲,板凳都是4条腿”

“我85了,耳背,不要采访了。”电话那头,张三友“秒拒”采访,直到“搬”出王安营,他才松了口。

“他说的都是‘偷’听的。”张嘴就是艺术家的诚实与直接,“我和几个老伙计在美院操场‘暴走’,我耳背所以嗓门自带了‘扩音喇叭’,给了他机会。”也许是偷听难免有误,张三友最终接受采访。

6月10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张三友家中,他手举自己罗列出来的3页采访提纲,“答应了就得好好准备。”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这位85岁的“黑老汉”(其女的专属爱称),皮肤黑得像从撒哈拉代购了阳光,聊起天来却像一台永动机。

“我是朝邑县(后并入大荔县)人,我家世代为农。”张三友说,“我父亲没上过一天学,靠着在药铺当学徒‘偷师学艺’、自学四角号码查字典,硬生生把自己从‘文盲’变成村里的‘文化担当’,每到春节,全村人都指望他写春联。”

张三友记得小学校址在村口庙里,1到4年级只有一位名叫张文昌的教书先生。“我爸因为有点文化被村上任命管学校,我妈热心肠每天在家烧一铜壶水,让我给老师送去。”他笑说,“有次趁老师不在,我偷挤了点儿他的牙膏抹在食指上,学样在嘴里刷刷刷,那凉凉酥酥的感觉让我有了个念想:为了体面刷牙,我要努力学习当小学老师。”

转眼到了小升初放榜日,张三友和同村小伙伴相约看榜。“我害怕得很,只敢从榜单最后面找起,看得满头冒汗却找不到我的名字,直到小伙伴说‘你考了全县第四’!”张三友蹦蹦跳跳回家给父亲汇报好消息时,却遭父亲当场教育“不要骄傲,板凳都是4条腿”!

“刚入校时,我是班里画得最差的”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张三友突然压低声音说:“刚进美院时,我是班里画得最差的。”

说完这个“秘密”,他又先聊起了1953年到1956年的初中时光。“因初中老师教错的一个字,我工作后还在全校师生面前丢了丑,这个字是‘潺’字,可老师当年教读的是‘zi’音。多年后已留校任教的我,在一次全校发言朗读毛主席诗词‘更有潺潺流水’一句时,错念成了‘zi’音。尽管我‘甩锅’说‘我初中老师就这么教的,鲁迅在《故乡》里也这么用’,但十分苍白。”

也正是这几年,张三友受大他四五岁、在西安美院念书的同村斜对门哥哥的指引,以几乎零基础考入西安美院附中。

“其实,当时初中毕业在县城就很吃香,能分到各政府部门工作。我们朝邑没高中,我家离潼关的三河口不远,这就意味着上高中得每周背馍去快100里外的大荔县城,不太现实。所以一上初中,我就在想出路。”张三友说,“而斜对门以调皮捣蛋成为村里‘孩子王’的哥哥,考上了西安美院(当时名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后来还公派出国留学,一时成为全村风云人物。我也从他那儿了解到初中毕业可以考西安美院附中,然后由中专‘曲线’考大学,还更容易考上。”

确定了“小目标”后,张三友抱住邻居哥哥的“大腿”虚心请教。

“我的初中美术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恐怕老师自己去考美院都未必能过线。没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斜对门的哥哥抽空辅导了十几天,我竟然踩着线考上了,但应该是班里画得最差的。”张三友记不住考中的喜悦,只记得那年黄河发大水,淹了家里的庄稼,为凑学费,父亲卖了黑豆,才有了7块钱的盘缠。

“我先坐火车到华阴,再倒火车到西安,又花了1元钱汽车票才到了当时校址——长安兴国寺。但买饭票时我又捉襟见肘了,因为一次得买早中晚一个月的饭票,共8元,我钱不够,助学金又还没办下来。”张三友感叹说,“那咋办?饿着!穷且益坚,再穷都不影响我学习用功。”

记者问他,“那最后如何在画画上实现‘逆袭’?”

“那就是下功夫么!画画只要用功就能画好。”尽管记者认为这一回答并不是全部,但他不为所动,因为那正是他的来时路。

一路好运加持 如愿回到母校工作到退休

“我这一路也确实都有好运气。”回忆职场岁月,张三友有不少感慨。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1963年结束美院7年求学生涯的张三友被分配到东北林业局。“在那儿工作的几年,我一直画、不停画。”他说。

而机会也是说来就来,1970年,张三友接待了一位来林业局搞木材的河南大学的代表。

“从对方口中,我得知河南艺术学院将合并到河南大学,要盖一批新教室,更关键的是合并后的新学院正招兵买马。”张三友说,“尽管我当时已经‘混’到了林业局宣传部的负责人,但还是想不当官回去搞艺术。”

毛遂自荐的张三友说动了河南大学的代表,对方还找到西安美院老院长打听,得到一句“这是我们的好学生”的回复,之后张三友的调动格外顺利。

又是四五年年后,张三友与河南大学的同事们一同前往北京参加画展。

“老远我就瞅见当时的美院校长刘蒙天和一群同事,准备去唠嗑,却发现当年任国画专业书记的老师走过来对我说‘老刘(注:即当时西安美院的校长刘蒙天)喊你呢’,我赶紧走过去,刘校长直接问我‘愿不愿回来’,我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想回’。”张三友说,“说这些不是标榜自己,当年的大学毕业生的确抢手。接着西安美院派了两位同事跨省‘要’人,我也就顺利回到母校。”

1975年到2000年,张三友一直在西安美院任教到退休,期间曾任国画系主任等职务。

“1984年,我创作的《秦岭春晓》入选了全国美术展览,当时入选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画作后在校陈列馆展出时,被日本武库川大学的访问团相中并买走,之后他们致信美院希望我能前往日本讲学一年,作为回报还提出可让我孩子前往免费前往日本留学,并给生活补助,在1985年这是稀罕事儿啊!”张三友说,“从那时起,我对于绘画创作的观点逐渐成型:比如,我一早就明白画家只有退休才能解锁‘全职业画家’的身份,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画;再比如,艺术不是搞‘大众点评’,大家都说好就好?还有画画要是画得跟照片似的,那要画家干啥?画家得把景当人画,画出‘独家理解’。”

正如他的得意门生王章林在《张三友教授艺术散论》中所写,“退休后的张三友先生进入艺术探索的第三个阶段。用他的话来说,退休了,不必为教学程式所囿,不必为参加全国展览风格所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作为一位有独立个性和思想的艺术家,张三友先生特别看重自我的艺术感觉,主张‘信笔由我’……”

艺术家谈钱不可耻 心底藏着一个无法挽回的遗憾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张三友继续“凡尔赛”。“早在25年前,我家就培养出3个博士了。”他一脸骄傲,用自己的故事生动演绎了“父亲从不允许你骄傲,却不掩饰为你骄傲”的真理。

他笑称:“能有这点儿成绩多亏我爸!是他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念叨成了我们家的家风。”

当然,也有不同。

“我爸穷得响叮当,供我读书那真是勒紧裤腰带。而我支持女儿、女婿出国读博时,不用像他那样受苦。两人深造回国后,在上海某知名大学任教至今,两人的孩子、我的外孙高考也考了上海市第32名,大三还拿到国际计算机比赛的大奖并直博香港名校。有人也曾问我家为啥总出学霸,我想来想去或许跟我家这规矩有关:但凡家里有人学习,电视必须‘罢工’,想想那些刷着手机、打着麻将指责娃学习不用功的家长,这或许真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但其实记者更关心一位画家如何实现“钞能力”,对此张三友也坦言,“这些年卖画的收入比工资靠谱多了!”

他想起早些年,行内有人管卖画叫“歪门邪道”,后来又叫“挣外快”,多少有点不上台面之意。直到这些年,年轻画者们才敢光明正大盼望作品早日实现商业价值。

“多年前,我第一次收到北京一文化公司来电时,爱人在旁直拽袖子担心我上当受骗,直到对方派人实地考察,促成了首笔大宗交易。”但他直言有些商业包装实在难以苟同。

“此前一个展览,给我扣上了‘百年巨匠’的高帽,惹得我在现场脸红心跳直想钻进地缝,逢人就解释我不是‘巨匠’是‘教书匠’,甚至与之相关的出版物我见一本收一本,生怕多一个人看到。”张三友说,“后来想想,就和创作一样,商业运作也可能‘翻车’,但没它还真不行,毕竟有钱才能任性创作。希望年轻的画者别着急,只要作品够多、够好、身体够健康,迟早会遇到伯乐。”

随着商业运作的成功,家乡大荔的“张三友美术馆”也在2013年落成了,这里有一桩藏在老爷子心底的憾事。

“大概10多年前,替我看馆的妹妹突然来电说‘昨天一位90多岁、名叫张文昌的老爷子,说上世纪50年代教过你,我一听名字就问‘有没有给老师一幅画’?妹妹说‘没有’,我命令她务必打听,可惜打听到消息时老师已离世。老师是在县城住院返回时,绕路来馆转转,回去不久就离世了。唉,这个遗憾这一生无法弥补了。”

“希望大家都用‘老顽童’的心态养老”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聊退休生活时,“人间清醒”的张三友更是金句频出。

“希望大家都能用‘老顽童’的心态养老!”他说,“要是退休了还一天到晚操心这个、担心那个,愁眉苦脸的谈何自在生活?”他摆摆手,一脸潇洒,“老了老了,就少操别人的心,多向内求。还有一句话有些刺耳,但我不吐不快,‘少壮努力,老大不伤悲’才是老年生活的‘通关秘籍’,才是最善待老年的活法儿,所以解锁‘老顽童’还得要靠年轻时的努力与奋斗。”

在记者看来,他口中的的“老顽童”心态,指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比如,坚持每天清晨和老伴健步锻炼;一有档期携手旅游……当然,最核心的还是雷打不动的书画创作。

“画画是我的向内求,更是脑力、体力的双重修行。创作一幅作品,既要动脑构思还要挥毫实践,少则四五天,多则10天半个月,全凭一股心气儿支撑。我常想那么多顶级画家大多都是颐养天年,比如84岁还在‘搞艺术创新’的张大千、90岁笔耕不辍的黄宾虹、97岁还在‘疯狂输出’的‘劳模’齐白石以及更‘超长待机’的98岁的刘海粟,或许正是靠‘我还能画’的信念和热情,为生命充值!”

问他是不是想画画得“长寿”,他眼一瞪:“啥长寿不长寿的,我现在一天不画就浑身难受!”

说着,他像展示“宝藏”一样,指着墙上的作品一一介绍,“这都是近期旅游所看所感的创作:这幅‘江上明珠’——是层峦叠嶂间如嵌云端的楼阁‘石宝寨’;这幅是朝阳与水中连绵倒影、岛边礁石构成的‘涠洲岛日出’;这幅是苏州留园里老树擎天、亭台错落的景致。”

画家张三友:老了活成“老顽童” 永远都是风华正茂

之后,他又小心翼翼取出一幅近期创作的长城,把绵延十几省的长城‘浓缩’于尺幅之间,画面中,青砖灰石垒筑的城墙化作“大地苍龙”——时而腾空跃起冲破云海,时而贴着山脊俯冲盘旋,笔墨流转间刻画出长城的磅礴雄伟。

收起作品,张三友又铺纸研墨、挥毫写下“风华正茂”四个字。

“把这几个字送给所有《华商报•颐养周刊》的读者。”张三友说,“祝老伙计们,不管几岁都别躺平,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儿,勤动脑、多动腿、手别停、嘴别闲,保准能风华正茂,活出自己的不老传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业绩承压之下,三友医疗(688085)拟继续收购控股子公司北京水木天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木天蓬”)剩余股权,通过直接持股加间接持股的方式实现对水木天蓬100%控股,旨
2024-05-08 00:25:00
三友环保精彩亮相国际水协会2024生物膜大会,独家冠名欢迎宴会
...业创新与绿色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水环境技术服务商,三友环保携多项国际领先技术精彩亮相,并独家冠名欢迎宴会,在彰显三友环保发展成果及创新实力的同时,展示出公司开放包容、诚邀四海
2024-10-28 12:35:00
...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7月22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之一王三友家属通知,王三友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根据公告,王三友目前通过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4.98%的股份,为公司
2024-07-22 23:02:00
三友医疗上半年扣非亏损拟关联收购 2020上市募10.8亿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9日讯三友医疗(688085.SH)近日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2亿元
2024-09-19 15:37:00
三友化工周跌3.10%,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4216.17万元
截至2023年3月17日收盘,三友化工(600409)报收于6.57元,较上周的6.78元下跌3.1%。本周,三友化工3月13日盘中最高价报6
2023-03-18 20:23:00
“三友”就别联系了,应该珍惜眼前人,让生命更加充实和美好
...,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些特殊的陪伴和支持。本文将探讨“三友”的概念,并阐述为什么说当你老了,“三友”就别联系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友”的含义。一般来说,人们所指的“三友”
2023-11-14 12:24:00
三友化工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定于11月22日举行
三友化工(SH600409,收盘价:5.63元)11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定于2023年11月22日下午15:00-16:00
2023-11-09 20:41:00
三友化工:拟1亿元投设全资子公司 【三友化工:拟1亿元投设全资子公司】财联社8月4日电,三友化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亿元在曹妃甸钢电园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统筹
2023-08-04 18:03:00
唐山三友化工:获批发行不超9亿元公司债,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78%
7月23日,三友化工(600409.SH)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报5.48元/股,下跌1.26%,成交量81.87万手,成交额4
2025-07-24 15: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孔祥秀莅临红旗飘飘书画院指导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5月9日,张思德精神的传人孔祥秀莅临红旗飘飘书画院海阳创作基地(得雨轩艺术馆)指导工作,与书画院艺术家及红色文化爱好者共话革命传统
2025-08-08 13:34:00
医师节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血管外科王海庆:血管里的“拆弹专家”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值此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推出“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名医专家宣传专栏
2025-08-08 13:30:00
跨越山海的希望!德州海吉亚医院让新疆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2500公里,是新疆哈密到山东德州的距离,却因一段特殊的医患缘分被爱与信任紧紧相连。2025年3月,家住新疆哈密的薛老先生怀揣着希望
2025-08-08 13:30:00
法眼|理想车主陷争议:哪些算监督?哪些是抹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期,理想车主群体正面临一场舆论“变味”困局:记者调查发现,个别车主的交通违规本是具体事件
2025-08-08 12:54:00
医师节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高帅:妙手祛肝疾 仁心系双城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值此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推出“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名医专家宣传专栏
2025-08-08 13:29:00
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惠及了消费者与外卖小哥,也为商家带来更多订单,但并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背后依然潜藏着隐忧。正所谓,“卷”到深处泪“三行”
2025-08-08 10:39:00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年来,河北依托各县资源禀赋,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积极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025-08-08 10:41:00
54岁农民工在工地附近如厕被气枪击杀 警方刑拘2人
8月7日晚,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7日凌晨1时,我局接群众报警称某工地工人游某某收工离开工地后很久没有回到工地宿舍
2025-08-08 10:55:00
广东云浮:税费服务精准助力石材企业稳健“出海”
广东云浮,享有“中国石都”美誉,四百余载薪火相传的石材加工技艺,锻造了年出口额逾9亿元、远销全球百余国的产业基石。近年来
2025-08-08 10:51:00
警方通报“有人在318国道放特制铁块致多车爆胎”:已开展调查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公安8月7日通报: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称“有人在318国道放置特制铁块,沿线多辆车‘中招’爆胎
2025-08-08 10:54:00
医师节即将来临,欢迎推荐您身边的杭州好医生
为迎接8月19日“中国医师节”,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推出“医心一意 健康有我——致敬杭州好医生”暖心医患故事征集活动。杭州拥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具有良好医德医术的好医生
2025-08-08 10:39:00
王春霞:生活中的好故事要靠理论指引来发现
如果没有理论指引,讲理论与讲实践就会出现“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挖掘好故事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
2025-08-08 05:18:00
贵州影像故事(84)|贵阳咖啡12小时
当喀斯特地貌的褶皱里飘出第一缕咖啡香,贵阳这座曾以“酸汤鱼”“老干妈”闻名的城市,正用3000多家咖啡馆书写新时代注脚
2025-08-08 05:49:00
电动自行车充电“最低消费”屡禁不止怎么破?
近几个月来,多名南昌市民向大江网《问政江西》反映,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发现充电程序设置了“最低消费”。近日,南昌市民陈女士(化姓)反映
2025-08-08 06:33:00
山西警方:一男子强行加塞未果辱骂对方 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拘
华商网讯 8月7日,山西省陵川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08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