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硝烟滚滚,火浪冲天。子弹的尖叫声划破天空,炮火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明朝海商,走私火枪,传入日本,没曾想调转枪头又指向了明朝大都,从此,明朝之国,无一时可敌倭寇。
从海商到海盗,也许可谓追寻利益,可为一己私利将枪炮走私至日本,让日寇残害中华同胞,便可为“中国败类”。
形势所迫,下海经商
1501年,也就是大明弘治十四年,在徽州的一个徽商世家降生了一名男婴,这便是“汪直”。他从小聪明机智,重情重义,身边总是围着不少孩子。根据史料记载,汪直母亲在分娩前梦到了陨石落在自己的怀中,生下汪直后更是在农历四月天降瑞雪。当时的同乡都认为汪直绝非凡人。
也确实如此,幼时的汪直不爱读书,没有求取仕途之心,无奈之下,只好走上了商贾之道。也正是如此,汪直凭着侠义精神和谋略结交了不少朋友,可惜他贩卖私盐的生意经营多年也没见好转。
当时的明朝正在实行“海禁”政策,私人商船不得下海。可当时的海外贸易需求过高,明朝又通过“朝贡贸易”代替私人贸易以巩固“海禁”政策。经商多年的汪直从这里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为了赚钱,他和同乡开始造私船,走私路,带着一批违禁物品历时三年到达了日本。
当时的日本正与明朝因争贡的事闹得关系紧张,汪直的货物来的正巧,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汪直也因此积累了巨额的财产,还受到了当地的大豪族松浦隆信家族的支持,成为了他们的座上宾。既有了钱财,又有了大佬的支持,汪直便扩大了自己的走私范围,日本、中国、东南亚等海上贸易都有了接触,因此很快便成了雄霸的土豪,慢慢的便从一介平民变成了小有势力的走私贩。
为谋私利,走上海盗之路
后来,因为海上形势变化莫测,商船接同伴而行,明朝政府又加强了督查走私船的政策,汪直便加入了自己老乡许栋的海盗集团,大肆走私货物,抢劫商船、渔船,在期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虽说后来许栋被政府消灭,汪直没了靠山,但凭着汪直的重情重义的性情,在海盗集团里威望极高,他迅速崛起成为了新的海盗集团领头羊。后来经过他高超的谋略,与官军配合干掉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最大的海盗头目,在明朝官员的默许下,他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贸易自由。
再后来,汪直的海盗团体开始在江浙闽粤沿海地区为非作歹、烧杀掳掠,抢夺明商货物,扣留明朝贸易对象和货物,杀害反抗他们的明朝商人志士,以此要挟明朝廷开放海禁,给予他可以自由贸易的权利,可以说,他们将海盗的残酷手段用到了极致,令明朝百姓深受其害。汪直占据定海,收拢剩余的海商、海盗、并且吞并一些小的海盗群,很快他便成了东亚,东南亚的“海上霸主”,自称为“净海王”,后又以宋为号,自称徽王。
造福日本,成为日本儒商
在日本,汪直的地位很崇高。
如今在日本的长崎还有一个汪直的雕像:一身中华民族的传统衣衫,束发戴冠,左手扶长剑,右手向前方挥手示意。如此宛如智者般的形象展现了日本人对他的尊敬和爱戴。甚至还有12名日本人来到中国汪直的家乡安徽省黄山市为他修了汪直墓。
虽然后来遭到了两名大学教师砸毁,也足以看出汪直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之高。
日本人如此敬重汪直主要是因为他对日本在经济、军事、文化上都做出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巨大贡献。
当时的葡萄牙人中流传着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为了寻找这个地方,辗转到了日本,却在种子岛遭遇了当地武士的禁锢遇,是汪直带着三名葡萄牙人并自己作为翻译与当地的武士进行谈判将他们救了出来。
由此,汪直和葡萄牙人成了铁哥们,葡萄牙的很多货物都很便宜的卖给汪直,并且当时葡萄牙人都喜欢中国的陶器和茶叶,可惜他们的资金不够,只好拿枪和汪直交换,而又唯恐汪直不收,因为当时还没有商人敢走私军火,所以就将价钱降了又降,日本又正值内战,并且日本国内并没有手枪这样的高杀伤力的近代武器,所以汪直将火枪高价转手,将价钱提高十倍不止的卖给日本,以此谋取暴利。
这是比大刀长矛更加称手的兵器,当然是遭到日本官僚的疯抢。在汪直的订单中,各个诸侯大佬都是客户。
日本大豪族们将枪买来,让手下工匠进行仿制,制成了后来的日本枪炮,并且迅速传遍日本。由此日本也提早进入了近代化火器时代。在半个世纪之后,日本也正是用此给中国明朝惨痛一击,明朝也因此对日本更加没有抵抗的力量。
名败身死,却依然祸害旧国
对于汪直这样大规模的海盗集团,严重威胁到了明朝政府的海上贸易以及周边海域的控制权,由此明政府开始镇压。可惜汪直实力太强,几次武力镇压,明朝政府均不敌汪直,无奈只得用
招降之计。
浙江总督胡宗宪出面引诱汪直,表示重用汪直手下,并到处散布说汪直不是反贼,以示宽厚和友善。由此,汪直中计,信以为真,在1557年即嘉靖三十六年率庞大船队和数千部下从日本海来到舟山准备和外商互市。最终落入胡宗宪包围圈,孤立无援,惨遭扣留。在1559年,汪直最终以叛国罪被斩首示众。
然而让人难以控制的事便是在汪直死后,海上无霸主,所以又冒出了不少海盗团伙,包括他的残余旧部也投入了福建一带的海盗,直接加剧了嘉靖末期的东南倭患。
汪直于日本是“大明国的儒商”、“救星”,而对于中国而言,他便是一个“败类”;火枪的传入,让日本结束了只有冷兵器的时代,也加快结束了日本的内战,具备了现代化的军事能力,慢慢展现了日本对于扩大领土的野心。后来明朝又爆发了援朝之战,以及倭寇入侵,乃至后来的侵略,日本都用枪炮面对着中国,间接的可以说日本人用汪直传继的枪炮,狠狠的重挫了中国军队。
也许汪直成为海盗可以说是因为明朝政府闭关锁国所逼,但是他毫无国家自尊心,忘记中华之义,依附日本豪族,抢掠明朝商船,杀害沿海百姓,还将火枪引入日本,上干乎国策,下遗毒生灵,本就是中国败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