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付文
玉米制种、高原夏菜、设施农业……祁连山下,乡村振兴风景美如画。
谋篇布局 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80后”、本科学历、科级职务是基本条件,再经过严格把关、精准选派,张掖市为60个乡镇全覆盖选派挂职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为脱贫村、乡村建设重点村、组织振兴红色村调整增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89名,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了乡村振兴主战场。
今年35岁的王斌怀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8月,他被选派到山丹县位奇镇,挂任镇党委副书记。
位奇镇下辖17个村、114个村民小组、2.38万人,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以及相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位奇镇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较好的乡镇之一,全镇产业发展强劲,基础设施较好,公共服务完善,对我而言是非常好的历练平台。”王斌怀说。
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是张掖市坚持系统谋篇布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张掖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根本路径。2020年12月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提出19条‘硬核措施’,细化69项重点任务,促进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聚集下沉。”张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又制定出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清单指引》,按照‘任务清单化、工作机制化、服务便民化’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平时干什么、应急时干什么、在经济发展领域干什么、在社会治理领域干什么,让群众诉求有人响应、有机制解决。”
到位奇镇挂职后,王斌怀没有闲过。谋划储备全镇的乡村振兴项目,争取资金,招商引资,先后包抓联系东湾村、朱湾村,疫情防控中担任隔离点管控组组长……“我利用自己在项目谋划、包装、争取等方面的优势,先后储备了位奇镇位奇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山丹县石沟河(位奇段)河道治理工程等项目,积极服务金叶创亿、合方农牧等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另外,还牵头编制了位奇镇幸福家园改建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提升改造房间12间,目前已完成施工。”王斌怀说。
去年以来,张掖市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加大了对乡镇基层干部的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力度,山丹县也多次举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王斌怀一期不落。他感触良多:“每期培训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上党课、作专题辅导,也去现场测试、观摩考察,还有座谈交流,让我进一步明晰了工作思路。”
守正创新 共绘产业振兴“同心圆”
走进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一排排智能日光温室错落有致,这里生产的甘州娃娃菜畅销全国南北市场,蔬菜销售总额突破9.2亿元,占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9%。以反季节蔬菜、加工蔬菜、高原夏菜为主的“四季有菜、错峰上市”的市场业态已形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抓产业已成为基本共识。但是,怎样抓才能避免同地区市场竞争、实现“抱团取暖”?党寨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市、区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党寨镇党委率先破题开局,以毗邻国道、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的陈寨村为中心,联合周边2个乡镇的6个村,创造性地成立了全市首个农业片区党委——甘州区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开了全省跨乡镇设立产业发展功能型党组织的先河。
作为功能型党组织,片区党委突破镇域限制,高度融合党建链和产业链,带动50个农民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组织共建、产业共育、发展共赢。党寨镇党委书记、该片区党委书记刘东用“三变三不变”总结其特点:“‘三变’即种植基地由零散种植变为集中布局、产地市场由相互竞争变为抱团发展、群众参与单打独斗变为集约规范,‘三不变’即行政区划、村民自治主体和集体资产产权保持不变。”
在此基础上,片区党委发挥领导、协调、保障作用,通过“园区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模式,从产业链前端的技术推广、种苗繁育到中后端的规模种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销售服务等细分市场均有布局和运营,打造了集试验推广田、种苗加工厂、蔬菜主产区、四季采摘园、物流集散地、智慧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全镇累计已建成设施农业大棚7182座、面积超过2万亩,恒温保鲜库规模达到9.5万吨,蔬菜种植总面积突破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30万吨,占到全市总量的十分之一。
“在此之前,我们一直被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以及产业不成规模、种植零散、合作无方、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困扰,如今片区党委做到了资源共享、产业共育、群众共富,也算是实现了我们的初衷。而且我们积极探索‘先富带后富’的机制,让3个省级示范村与地域相近的薄弱村结对帮扶。”刘东介绍,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智力支援,汪家堡、沿沟、宋王寨、十号等村新发展设施农业120万平方米,全镇设施农业园区集聚功能明显提升。片区联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2.6万元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万元。
除此之外,党寨镇还抢抓政策机遇,把推动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破题之道。今年成立了11个村集体性质公司,因地制宜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开展实体化运作。
以村集体公司投资1400万元的雷寨旺盈农牧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开始运营,投资2670万元的陈寨农冠蔬菜切片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在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我们一方面推广‘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组建片区党委、党建联盟、党建共同体等功能型党组织85个,链接带动372个村、745个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既解决了一村一社‘人才少、资源缺’的问题,又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另一方面,实施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探索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采取产业带动、资产盘活、服务创收、入股分红等方式,把‘沉睡的资产’变为‘流动的资本’,今年预计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5%以上。”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