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1 21:30: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宦官专权扰乱朝政,最严重的当属东汉、唐、明朝。但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宋朝。

说起宋朝的宦官,我们可能都知道童贯。此人可能是宋朝唯一一个扰乱朝堂的坏太监。但事实上,这个人真的一点都不像太监。他留着胡须,睿智威武,常年带兵外征,屡战屡胜。

其实,和东汉、唐、明三朝相比,宋朝宦官的权势并不比他们差。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将军,因此对武将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他以酒释兵权的方式夺回了数名将领的兵权,并大刀阔斧改革军制,将将军的权力下放给文官。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终于没有将军敢造反,也没有力气重蹈黄袍覆辙。

那么,宋太祖对公务员放心吗?也别担心。为防止文官群体,宋朝放开科举制度,增加录取人数,放宽录取标准,提高录取者待遇,广泛吸纳人才。

以前科举考上了,还要考完吏部的科举,才能任用。但是,宋朝废除了科举。只要你通过了科举考试,你就会被分配一份工作。就算暂时发不出去,也照样发工资,而且还是很高的,铁饭碗。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也就是说,宋朝培养了大量后备官员,随时可以补充。竞争压力大,谁也不忍心谋划,大家都一心为赵嵩官家服务,唯恐丢了饭碗。

同时,宋代还创设了独创的官职制度。官员一般有两种称谓,一称官,一称使,是派遣的,有的官员还有“帖”的称谓。“官”只是说他能领到俸禄,穷了或者有工作,他就有了实权。使命是派遣,也是真正的工作。只有当你有一份真正的工作,你才有实际的权力。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举个例子:在唐代,中书门下两省总督中书令及其侍从都是丞相,不用问,但到了宋代,要“平事”与中书门”。更何况,如果中书令不至于“判中书省事”那么糟糕,那他连中书省的事都管不了。同理,只要有这样的差遣,官品再低,也能管得了。

如此官职分离,让朝廷内外大量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下令,否则不顾职责。《宋史·职官志一》曰:“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以别官判。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他们的立场很常见。“

虽然这导致了很多官员无事可做,同时也有很多事情没人在做,各级政府层层叠叠,叠床盖房,组织空前庞大,但直接掌握用人大权,对皇帝十分有利。他可以随时提拔地位低但有才能的人担任要职,也可以随时更换不称职的人。谁敢不听话?

所以,文官集团是不敢犯错的。将军没有权力,文官的权力也受到限制。那么,力量在哪里呢?

在皇帝的手中。谁最接近皇帝?太监和外戚的后宫。但是,宋朝的外戚后宫权力也受到限制。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宋朝规定,外戚只准“侍奉朝廷”,享富贵。(中书、枢密院)职务。女皇后也是如此,不得干涉政治。

文官、武将、外戚、太监都没有了,或者权力被限制了,只剩下太监了。所以,宋朝宦官的权势很大。道理很简单,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宦官是离皇帝最近的,也就是离权力中心最近的。皇帝不可能行使全部权力,部分权力难免会被稀释到宦官手中。

那么,宋代宦官具体有哪些权力呢?

最重要的权力是参军和监军。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宋代宦官广泛参与军权实属罕见。据《宋史》记载,北宋43名太监中,有18人掌管军事,有带兵打仗的经历。

宋朝宦官不带兵打仗,但也广泛参与军政活动,负责督军。43名宦官中,有6名宦官被明确记载为能监军。此外,宋代太监还可以监视百姓和百官。可见宋代宦官的势力不小,甚至很大。但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宋代宦官专权和祸患呢?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宋朝的宦官组织,当时叫内务府。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内务部是宋代宦官的总机构,另设内务部,统辖亲信宦官。

《宋史·职官六》曰:“内务府与内务部并称前省与后省,与内务部尤亲。禁仆期间,侍奉调戏亲近者者,分属内省。在恭师宫,负责打扫卫生,侍候杂货的,隶属于内务府。”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宋朝限制宦官权力的具体措施。

一是宋朝严格限制宦官数量,防止宦官集团壮大。

鉴于前朝的教训,宋朝开国之初,在制度上就对宦官的人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防止宦官权势过大而难以控制。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规定宦官人数不得超过50人,到了宋太宗时有所增加,并规定内廷侍从人数是180人。但是到了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的愚昧,太监的人数增加了,一度达到4000多人。尽管如此,与晚唐、后唐、南汉时期数以万计的宦官相比,北宋的宦官群体并不多。

北宋以后的南宋,对宦官数量的控制也很严格。总之,和宋朝有点不一样,对太监人数的限制一直比较严格。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同时,宋朝严格实行宦官养子制度,断绝了宦官的思想。

二是设立有别于文官集团的官衔制度,使他们不与士人混淆,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如有违反,处流放两千里或驱逐出境。宋代最高官赏是“留守”,平日只是“扫地”。比如太监到了一定的官位之后,就会被遣送出宫。

宋代内务部宦官的爵位有都直、都直、副都直、参议、内洞头太守、内西头太守、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内务部宦官职衔有左办都直、副都直;右班督支、副督支;谋士、内洞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氏店头、内氏高品、内氏高版、仆人黄门等。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宦官高官称有内客典使、延抚官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等。钟伟、龚伟博士等

三是宋朝严禁宦官与文官交往。这就避免了宦官与文官之间的勾结。

总之,为了防止文臣、武将、女皇后、外戚、宗室、宦官六类人的专政,宋朝廷制定了一整套集权的政权、军权、财权、司法权等制度。故宋朝听说宦官有难。

宋朝宦官权力极大,为什么很少有宦官专权祸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2 0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统治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太监乱政的现象
“宦官乱政”问题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始终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的出现对历朝历代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正如范晔所说宦官的“败国蠹政之事,不可殚书”,即使强如汉朝,盛如唐朝,都
2024-10-18 12:51:00
...还有一个人常伴顺治身边,此人就是吴良辅。吴良辅是个宦官,年龄、籍贯均不详,只知道他在清军入关不久后,就成了顺治帝的贴身太监。但是,可能由于多尔衮擅权,吴良辅在顺治亲政之前,史
2024-06-25 18:37:00
满清为何没有出现宦官干政
明朝的衰落就和宦官从政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清朝也是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就出台了了一些政策防止宦官干政。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宦官,做到权倾朝野一辈子也算值了。但宦官也有着很强的人格缺
2023-04-22 16:20:00
为什么清朝没有宦官乱政的问题
...万世开太平的诸子百家的读书人,还有着其痛恨的对象—宦官。作为古代中国政治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宦官这一皇室家奴却曾多次祸乱朝纲。宦官,也就是许多人认为的太监,这一类人是指古代
2023-05-13 16:07:00
康熙继位后立刻诛杀了大太监吴良辅,是为了掩盖其生母的丑闻吗?
...的吴良辅就净身入宫当了太监。明朝有内十二监,都是由宦官管理,十二监总领事叫提督太监,位居四品。十二监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像刘瑾、魏忠贤都出身司礼监。除此之外还有四司八局,总
2024-08-11 11:46:00
秦朝末年,赵高大权在握,指鹿为马,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河。东汉、唐朝末年、明朝末年,宦官都是朝堂上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然而,有清一朝,却极少有宦官干政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这和孝庄曾
2024-05-30 06:33:00
宦官在历史上的多重角色
太监也叫宦官、寺人,这些称呼在古代都是官职,指的是在王宫或皇宫中为诸侯王或者皇帝管理宫中杂务的男性侍从,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些称呼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历史上的的春秋时期就
2023-10-04 18:15:00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在对比明、清政治时,很多人都会提到清朝没有宦官乱政。这种观点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说对是因为清季大部分时间里,宦官没有现身于政治舞台;说不对是因为在入关的头十几年里,宦官权势并
2025-03-03 10:53:00
古代宦官为什么能够走上权力的顶峰?
古代宦官天生就是低人一等的。他们之所以低人一等,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构成:一是他们奴隶的身份。二是他们残缺的身体古代奴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战俘,二是罪人后代。从这里可以看出,
2023-08-12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