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一地一特色 一县一品牌
宁德积极构建禁毒宣传新格局
□本报记者 袁 灏 通讯员 叶 清
畲乡木偶戏唱“活”禁毒故事,“无毒乡村”成为旅游打卡点,海上禁毒宣教基地筑牢海域禁毒防线……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持续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毒品预防针对性宣传和面向全民的普及性宣传,融合具有本地民俗特色的“非遗”文化,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禁毒知识宣传,推进禁毒教育基地、无毒村建设,形成具有闽东特色的“一县一品牌”禁毒宣传格局,全市现有吸毒人员连续3年下降,新发现吸毒人员大幅下降。
打造特色无毒村
2月3日,春节前夕,周宁县玛坑乡禁毒帮教关爱小组给郑某去电,了解他的生活、工作近况。郑某曾因有吸毒前科,找工作四处碰壁,生活困难,一度丧失信心。由社区民警和禁毒专干组成的帮教关爱小组,定期上门探望,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在关爱小组的帮助下,郑某振作起来,被玛坑乡林业站聘为护林员,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回到正轨。
近年来,宁德公安把村(社区)作为最小单位,以周宁县七步镇宅头村为试点,全面推进“无制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吸毒”“无毒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将禁毒理念写入村规民约、植入村民心中,同时将禁毒宣传教育与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乡村文化有机融合。
走进宅头村,大街上、广场上、农户住房门前随处可见禁毒宣传横幅,路灯灯牌也统一悬挂禁毒标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村民远离毒品。禁毒宣传员、志愿者们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禁毒方针政策、毒品危害,还自发在村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每年吸引4万余人次来此学习、参观。
为帮助涉毒人员回归社会,宁德公安建立“3+N”管理模式,由一名社区民警、一名乡镇禁毒专干、一名村级禁毒专干联系一名涉毒人员,定期走访了解涉毒人员生活、就业情况,开展宣教帮扶工作。目前,宁德全市有1696个村(社区)开展“无毒村”创建工作,创建率达73.1%。
开展禁毒文艺演出
2023年6月12日,福鼎市禁毒办联合福鼎市畲族提线木偶剧团推出的禁毒木偶剧《畲乡防毒守净土》在福鼎街头开演。随着音乐响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登场,该剧取材真实案例,讲述了一名畲乡老翁因缺乏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想利用毒品来治病缓解疼痛,幸得民警及时发现才如梦初醒。
精彩紧凑的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的对白和表演方式,吸引了在场群众的目光,演至精彩处掌声此起彼伏,群众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了毒品危害、增强了禁毒意识。
宁德各县市拥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柘荣剪纸、福安平讲戏、古田龙桩拳等,经过与禁毒知识、禁毒故事的巧妙结合,都成为传播无毒生活理念的生动载体。2023年以来,全市共组织“非遗”禁毒演出50余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
构建禁毒宣教体系
“林则徐是谁?你们知道吗?”
“我知道!他是钦差大臣”“他是民族大英雄”“他是虎门销烟的大英雄”……
1月26日,宁德市公安局东侨分局禁毒大队携手区禁毒办,组织小学师生代表、禁毒志愿者参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在寒假前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课”。
除了观看毒品仿真模型、了解明星吸毒案件以及本地近年来查缉的吸贩毒大案,在展示区,大家还亲身体验了毒驾、VR技术全景还原吸毒场景等,直观感受染毒者面容上、精神上的变化,学生们直呼“毒品可怕”!
当日,在霞浦县溪南镇海上宣教室,一场海上禁毒宣传活动也正在开展。溪南镇海域面积111平方公里,常驻渔排养殖人员2500多户、7300多人,雇佣外地劳务工人近2万名,人员构成复杂、人员分布广,社戒社康工作难度大。2020年,宁德公安联合市、县两级禁毒办,建立海上“禁毒宣教室”,打破管控重难点,将禁毒宣教工作延伸至海域。
自开办以来,海上宣教室定期组织人员参观毒品仿真模型、观看近年吸毒案件警示片等,已接待各类参观学习人员近5000人次,受教育涉毒人员65人次。
目前,宁德市共建立12个禁毒宣传基地,2023年以来组织参观7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