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功虎:18年长江清漂4万余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5 16:04: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陈倩通讯员陈一琛常梦星宋晶晶2023年11月27日晚,《闪亮的名字——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央视播出。“长江清漂第一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三峡库区清漂队队长周功虎荣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我们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要为大家、为自己保护好这一江碧水。”2024年3月24日,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周功虎说道。为了这个承诺,从2006年至今,18年来,他累计清漂4万余吨,从正值壮年到两鬓斑白,心中的理想从未褪色。他说,只要还需要,还干得动,要一直在长江边守下去。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功虎:18年长江清漂4万余吨

周功虎在清漂放弃丰厚收入,当上“长江清漂第一人”作为一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江边的人,周功虎对长江母亲河有着特殊的感情。1962年冬天,周功虎出生在秭归县茅坪镇的一个江边小村。19岁,周功虎离家参军前,坐在长江边听了一夜的涛声。长江赋予了他豪迈的性格与坚韧的品质,在部队,他因表现突出在100多名新兵中率先入党。当兵4年,周功虎本来有机会留在部队继续干下去,但是高中学历的他,最终决定把机会让给年龄更大的战友,“当时想的是有文化,家里也开始分田到户,只要肯干,回到地方,一样能干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就建在秭归县茅坪镇。20世纪90年代初,周功虎抓住三峡库区移民建设的机遇,相继在几个村镇企业担任管理人员。积累一定经验后,他趁着改革的春风,“下海”创业。通过承接土建工程,逐渐走上了致富路。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秭归县开展大规模移民。在县城迁建的过程中,周功虎承建小型土建工程,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搬进新盖的小洋楼,望着宽阔宁静的一江碧水,周功虎感觉生活如此幸福。但这种幸福,很快被淡淡的忧虑取代。由于江流变缓,上游漂浮物在库区大片聚集,特别是三峡大坝前的回水区,漂浮物更多。看到江滩上堆着一些被浪潮冲上岸的白色漂浮物,他便拎着蛇皮袋,把漂浮物都捡起来。有时候,还动员两个女儿趁节假日一起去江边捡漂浮物。“江面上、江滩边漂满了垃圾,看了心里疼,也没得什么好法子。”周功虎说。靠双手捡垃圾,效果太有限,他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周功虎开始关注长江清漂的信息。2006年4月,他了解到秭归县环保部门正在组织力量开展长江清漂工作,于是瞒着家人,拿出2万多元与朋友合伙购买了一艘清漂船,扛起了清漂网舀。当时,周功虎是最早专业从事清漂工作的,他也因此被誉为“长江清漂第一人”。“你刚挣了几个钱,就放着好日子不过了!”不仅妻子反对,亲朋好友也不理解。毕竟放着工程不做,却要当吃力不讨好的“清道夫”,第一年辛苦下来,就分到了1万多元,周功虎的行为在不少人看来确实很“傻”。对此,周功虎却很坚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有把长江保护好了,我们大家才会都有好日子过!”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清漂队最多时候有100多人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功虎:18年长江清漂4万余吨

周功虎在清漂这也让周功虎看到了清漂工作的意义。他首先从自己村里的渔民开始,耐心给大家做工作,组建了三峡库区第一支清漂队。后来,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他先后牵头成立“三峡库区秭归县清漂队”“退役军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0多人。“在部队我能带好一个班,现在我同样也能带好一班人!”为了让清漂队人心更齐、效率更高,周功虎总是带头干最多的、最苦的、最累的活。每年8月,正值长江汛期,这也是周功虎和队员们最忙碌的时候。上游洪水裹挟着大量树枝、树叶等漂浮物而来,体量是汛期前的3倍之多,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对三峡枢纽安全运行以及航道通行带来隐患。船上最艰苦的时候是什么样?周功虎形象地说:“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候船上的甲板温度很高,打一个鸡蛋上去,很快就能熟。”汛期清漂,作业时间长,一条清漂船每天要打捞200到400立方米垃圾,相当于每位清漂队员每天要重复300到500次打捞动作。一网兜下去,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而到寒冬腊月,船表面结了一层冰,行走在上面,不小心就会滑进江里。江面的树枝等杂物将清漂船的螺旋桨缠住,清漂船无法行驶,他总是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清理螺旋桨上的杂物。为了合理安排、精准打捞,周功虎每天一大清早5点多就出发巡江,开始一天辛苦的劳作。20多名退役军人在周功虎的感召下,投身到长江生态环保行列,与他同年入伍的3名老战友成了清漂队的主心骨。但实际上,清漂队成立最初的两三年,也是周功虎家困难较多的时候,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清漂工作,政府的补贴有限,周功虎那几年的经济压力很大。因为养家糊口的考虑,不少队员在坚持一段时间,还是选择了放弃。但即使是这样,周功虎也没有动摇过。“有召必回,有战必胜!”即使离开了部队,周功虎仍然没有丢掉军人的精气神。18年来,周功虎累计清漂15000多船次、打捞漂浮物45000余吨,默默守护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一江清水。见证长江巨变,只要还干得动就继续坚守清漂的网兜一入水,捞起来的东西有三四十斤重,每天重复上千次,周功虎的衣服也经常因为使劲被绷裂。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功虎:18年长江清漂4万余吨

周功虎这些年来,周功虎的衣服大多是两个女儿买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事业红火、家庭殷实。她们心疼父亲,每年都给父亲孝敬红包,劝父亲要爱惜身体,颐养晚年,求他早些“上岸”。可周功虎摇摇头,说自己不缺钱花,清漂更不是为了挣钱。“要说收入,跟以前承包工程的时候肯定没法比,但是我一直觉得,钱够用就可以了,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成家立业,就我和老伴,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做这件事,意义重大,所以应该坚持下去。”周功虎笑着说道。周功虎坚持的动力,是他真切感受到的长江的变化。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功虎:18年长江清漂4万余吨

周功虎“现在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垃圾少了,漂浮物主要以树木枝叶为主。”采访中,周功虎感叹这十几年来长江的巨变。秭归县筹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秭归县三峡水库清漂及船舶废弃物接收项目,建造了2艘机械化清漂船、1艘浮吊船及码头等,专业从事三峡库区秭归段漂浮物清理转运工作。机械设备的加入,也让清漂的效率大大提高。“我们现在的队员大概20多人,但是依靠机械船,大部分漂浮物可以在江心就被打捞起来,我们在岸边水域人工清漂,基本能满足需要。”62岁的周功虎,庆幸的是自己有副好身板,“一直没生过什么大病,也能干下去”。他和战友商量,还要继续干下去,“可能确实会比其他人苦一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能让子孙后代享受到好处。”周功虎说,只要还需要清漂队,自己还干得动,他就会一直守在长江边,一直干下去。(通讯员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6年来,退役军人徐龙坚守投递一线,送出各类邮件47万余件,累计安全行驶36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9圈。更为难得的是,他保持着零差错、零投诉记录。■ 他让一个个疑难邮件
2024-04-12 04:38:00
...艇三大队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长江漂浮物120万余吨,在长江万州段绿化造林5000余亩。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万州区也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
2023-06-14 12:02:00
安徽铜陵:城市不见“废”,江清产业新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提起铜陵,想到的是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个铜工业基地;想到的是全国首个撤销街道、乡镇层级,大刀阔斧进行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改革试验田。曾几何
2023-11-13 15:23:00
湖北首家“拥军市场”在宜昌市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揭牌仪式上,宜昌市夷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第三批“军人有惠”拥军优待服务单位代表授牌,并为首批6位“军人有惠”优待服务体验官颁发聘书。据了解,长江市场
2023-10-19 15:07:00
...力青少年国防教育模式,累计开展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2万余人次。同时,陈应祥代表公司参加2021年黔西南州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荣获第一名,参加贵州省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2024-01-03 07:46:00
安徽32万余人登记器官捐献
大皖新闻讯 “那身绿军装,离家那天,是由妈妈亲手穿上……”3月20日上午,由安徽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老兵·新生”春分缅怀诵读会——2025安徽省
2025-03-20 19:10:00
...、心理疏导及急救知识讲座等公益活动50多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武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武乡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程宏伟,着力打造了以县级服务中心大厅为依托的综合服务平
2024-01-24 11:05:00
...281名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医疗难、生活难问题,共计68万余元;为1184名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53万余元;为2376名优抚对象发放临时物价补助21
2023-02-22 14:47:00
...市领导,分别走访慰问先进模范、困难党员、困难群众、退役军人和烈属代表,向大家送上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来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陆小霞家中,郭元强向她致
2023-01-20 04: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