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治疗“绿色癌症”,智能细菌来帮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8 02: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实习记者 骆香茹

炎症性肠病虽然致死率较低,但长期以来,也面临着诊断困难和难以根治的问题,被称为“绿色癌症”。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教授及该院副教授周英团队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团队开发了一株智能工程菌——i-ROBOT,可实现在体无创实时监测和记录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以自调控的给药模式缓解病症。

各色技术上阵诊断“绿色癌症”

炎症性肠病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腹泻、便血等是炎症性肠病主要的症状表现。

当前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主要有肠镜、电子微胶囊肠镜等。论文通讯作者叶邦策介绍,肠镜检查的好处是直观,可以观察到人体整个肠道的情况。“但肠镜检查是一项有创检查,在操作过程中难免损伤肠道黏膜,造成少量出血,引起被检者的不适感,患者依从性差。”叶邦策补充道,“也有无痛肠镜,但这种方式有一定风险,做这种检查前需要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有心脏病和肺部疾病的人来说,风险较大。”

电子微胶囊肠镜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方式,叶邦策介绍,与传统肠镜相比,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小、适应性更强,能检查传统肠镜无法到达的回肠、空肠等。但胶囊在消化道运动的过程中,无法人为控制其运动轨迹,其在消化道等位置会随机翻转,产生视觉盲区,有可能导致错过病变部位、延误病情等情况发生,且电子微胶囊肠镜的检查费用更高,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压力更大。

智能工程菌是炎症性肠病的新兴诊断方式之一。叶邦策介绍,他们会提前3天将智能工程菌通过口服灌胃的方式送入小鼠体内,等肠炎造模给药结束后通过分析粪便中存在的智能工程菌的荧光信号和基因组DNA突变情况,确定肠道炎症发生、发展程度。

“智能工程菌在诊断灵敏性、便捷性以及成本上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仍仅能通过分析粪便样品来评估疾病的有无或严重程度,而难以实施在体原位诊断。”叶邦策表示,“此外,智能工程菌的生物安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治疗方法从抗炎药物到智能活菌机器人

为了攻克炎症性肠病,专家们想了不少办法。过去,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叶邦策介绍,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过去十年间,调节肠道微生态、使用智能活菌成为炎症性肠病的研究热点,创新研究不断涌现。

叶邦策团队开发的i-ROBOT是使用大肠杆菌Nissle1917作为底盘细胞进行改造的。叶邦策介绍,i-ROBOT能够感知低浓度的炎症标志物,具有诊断早期肠炎的潜力。同时,i-ROBOT还能记录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信息,帮助监测胃肠道健康状态。

当然,i-ROBOT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叶邦策表示,i-ROBOT还可以在病灶部位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释放相应浓度的药物,在实现有效治疗的同时,又能避免因过度用药而产生的副作用。

“我们认为智能工程菌是智能活菌机器人的一种。”叶邦策补充道,“智能工程菌具备优异的感知和收集周围环境信息的能力,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并能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采取特定的行动。”

近年来,“粪便也能治病”的冷知识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通过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植入患者肠道,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以此治疗肠道疾病。粪菌移植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一种新选择。然而,叶邦策提醒道:“尽管有很多阳性的结果支持粪菌移植的可行性,但是目前一些安全性、伦理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粪菌移植疗法还存在争议。”

发展交叉学科或可破解炎症性肠病诊疗难题

叶邦策介绍,当前,许多研究证明了智能工程菌具有在活体内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应用潜力,且智能工程菌逐步朝着智能化和临床应用性的方向发展。其中,功能稳定性、临床效力和安全性是决定智能工程菌能否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关键。

叶邦策表示:“合成生物学为智能工程菌感应疾病标志物的种类及传感性能提供了很好的策略,然而仅仅依靠合成生物学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叶邦策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将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和化学科学相结合,能够增强智能工程菌的定植性、靶向性和可控性,进而实现炎症部位的在体原位成像检测。

此外,智能工程菌的安全性也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智能工程菌可能导致的抗性转移、代谢物毒性等问题,研究者们仍在优化技术方案,通过不使用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选择更安全的益生菌作为智能工程菌的底盘、进行细菌毒力因子的敲除、对逃逸细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清除等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难题。

谈到智能工程菌的应用前景时,叶邦策表示,从诊断的角度来说,如果智能工程菌能够通过临床试验,运用到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中,将打破传统肠道疾病的诊断模式,部分替代侵入性的肠镜检测,能让受检者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诊断出其是否罹患炎症性肠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何为肠炎?要如何正确治疗?日常饮食注意什么?
...物不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肠炎的类型细菌性肠炎:如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病毒性肠炎:如诺罗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肠炎: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
2024-03-15 10:33:00
...腹泻、虚弱、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有关数据显示,这种疾病目前在国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杭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叶蔚介绍,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非
2024-02-22 08:08:00
肠道疾病和胃病有啥关联,如何区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炎,江中利活乳酸菌素片中的乳酸菌,可以通过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和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来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尽管胃病和肠道病有明显的区别,但有时候症状可能相似,导致难以区分。因
2024-04-15 10:1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举行“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义诊活动
...治疗能控制疾病发展,但却无法完全治愈,被称为“绿色癌症”。近年来,全球IB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2005-2014年间IBD的总病例数约为35万
2023-05-28 20:24:00
...疗囊性纤维化,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例如流感和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炎性肠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疼痛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法,并将其商业化
2023-01-02 10:16:00
​外媒:警惕结肠癌年轻化趋势
...食品、香肠和高糖食品,往往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一些细菌有利于保护人们避免患上结肠癌,而另一些细菌则会促进病变。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近年来观察到,自童年起服用大量抗生素的儿
2024-04-05 15:44:00
这种“不死的癌症”会导致骨质疏松,上海科研团队发现新疗法
...就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IBD)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导致骨质丢失,大幅增加骨折风险。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上海长海医院骨科、消化内科与上海
2023-01-05 06:35:00
这9个原因都能导致肠炎!医生提醒:日常注意这9点
...服摄入足够的液体和营养,可能需要住院治疗。1. 感染:细菌性感染,如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细菌引起。病毒性感染,如由诺罗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病毒
2024-03-29 11:40:00
癌症预防要趁早,肿瘤专家开出“防癌处方”
...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要运动30分钟以上。6、预防各类病毒细菌感染平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一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各类病毒细菌的感染。老年人是癌症高发的人群,如果出
2023-12-13 11: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