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农村派出所“开方” 交警大队“抓药”恩施市“驻所工作周”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本报讯 记者肖新民、通讯员胡军、李剑飞报道:为加大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恩施市公安局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建设若干措施》,2023年4月以来,湖北省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常态化支援的基础上,创新实施“驻所工作周”工作机制,弥补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农村基层治理警务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为农村派出所减负增效
恩施市总人口82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占68.7%。全市山区道路6690余公里,其中农村公路5900余公里。恩施市山地海拔落差大、冰雪雨雾天气多、临水临崖道路多、客运货运线路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恩施市交警大队根据《恩施市公安局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建设若干措施》,结合交警警种优势,实行“驻所工作周”机制,把交管警力下沉到派出所,让农村派出所减负、增效。
据恩施市交警大队大队长黄念敏介绍,大队每周派2个工作组分赴2个农村派出所工作一至两天,协助派出所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根据农村派出所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提出的实际需求,实行“大队主查、派出所主办”的模式。
“驻所工作周”机制打破常规工作时间,民警在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时段、区域和重要路段设置检查点,采取定点查处和流动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严查严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货车违法载人、客车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及时查处纠正逆向行驶、骑乘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对违法驾驶人面对面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提升农村交管工作水平
“您好,请戴好安全头盔。”5月10日7时许,恩施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向斌带领民警在233省道三岔镇路段开始了一天的“驻所工作周”工作。
7时40分,向斌拦下一辆三轮摩托车,检查驾驶人证件发现,驾驶人所持E驾驶证不能驾驶三轮摩托车。“持有D驾驶证才能驾驶三轮摩托车,你的行为属于驾驶车辆与准驾车型不符违法行为。”向斌向驾驶人耐心解释,并依法作出处罚。
向斌告诉记者,在“驻所工作周”工作模式下,农村派出所“开方”(给出任务清单)、交警大队“抓药”(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与农村派出所交管警力“无缝对接”,提升了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据统计,“驻所工作周”机制自2023年4月实施以来,恩施市交警大队民警在农村地区检查车辆1.4万余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70余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4000余人次。
“一年多来,‘驻所工作周’模式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确保这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紧密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全方位提升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黄念敏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