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更喜欢到车间里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2 05: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研究了近40年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杨向东的想法因为一次对话改变

“我更喜欢到车间里去”

朱凌君

“我更喜欢到车间里去”

杨向东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 关注企业的真实需求,将科研样品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应该是长三院重要的定位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本报记者 朱凌君

“我是很愿意到企业去的。相比待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我更喜欢到车间里去。”聊起智能制造,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打开了话匣子。

杨向东穿了深色格子衬衫和休闲裤,配上有些旧的运动鞋,形象气质确实更接近刻板印象中的“车间师傅”。他解释,这样更方便跑企业对接需求,也更能让企业家有天然的信任感。

2016年,杨向东从清华大学来到嘉兴,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院”)建立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并带领团队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和产品开发,创新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

杨向东从事了近40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的研究工作。有一次,他跟一位企业家交流,对方跟他说:“杨老师,我知道你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很好,但你能不能把智能制造的技术向我的产品端延伸,我们企业更需要智能化的优秀产品。”这时候,杨向东发现,企业的关注点已经从车间里的机器人转向了产品的智能化,“企业家的思考直达消费者终端。车间里提升再多,如果你的产品依然低端的话,它还是卖不出去的”。

杨向东意识到,关注企业的真实需求,将科研样品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应该是长三院重要的定位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清华“脑袋”企业“双足”

走进长三院,特色展厅内有一款智能电动床是十足的“显眼包”。

乍一看,这款产品似乎和普通的床没有区别,实则科技感满满——除了可以自动升降、折叠、按摩之外,借助床里内置的高灵敏度非接触式传感器,产品将传感技术、AI智能与大数据算法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套智慧睡眠系统,能够监测心率、呼吸率、鼾声、微动、辗转、离床等生命体征数据;同时,用户还能通过配套App获得自身健康走向预测和睡眠建议。

北京冬奥会上,6000多个智能床被投放到三个奥运村,产品走红的同时,也让“数字化睡眠”走入大众视野。去年,这款智能床量产上市,获得市场好评。这款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背后,见证的是长三院和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达8年的联姻合作。

渊源要从2016年说起。当时,杨向东初到嘉兴,得益于长三院背后强大的资源群,他和企业之间很快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其中,一个电动床生产企业的需求吸引了他的注意。当时,麒盛科技的前身嘉兴舒福德电动床有限公司正在尝试“机器换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床生产商,舒福德从2005年开始规模化生产民用电动床产品,起初依靠纯手工工艺制造,从2009年起,随着销量大幅增加,人工焊接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逐步使用焊接机器人,打造“机器人焊接车间”。可惜,这条发展之路并不好走。大量使用机器人之后,企业发现,在产品切换过程中,模具更换需要大量的机器人编程和调整时间。机器人的使用成本“不便宜”。

有着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经验的杨向东因此成了舒福德请来的“机器人医生”。“回过头看,舒福德的困惑其实也是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共同的困惑,即机器人的使用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杨向东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机器人做不好,而是使用方法有问题,导致机器人使用效率太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更好地使用机器人,把机器人的潜能发挥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自动编程系统,杨向东将之形象地比喻成“为机器人装上智能大脑——让机器人自己编程”。

在实际接触过程中,双方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董事长唐国海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传统床品具有未来属性?”他有一个新想法:要做一张“能管理睡眠和健康”的智能床,在睡眠过程中感知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并呈现一份数据帮助他们进行健康管理。很快,杨向东就和舒福德团队达成了合作目标:研究“智能家居产品”。长三院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与麒盛科技开始了长达8年的科研合作。

为解决新技术转化成创新产品中的堵点问题,长三院和该公司共同组建了麒盛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将相关学术成果在睡眠健康应用场景落地,并解决创新技术和产品走向市场进程中的众多问题。

“长着清华的‘脑袋’,又带着企业的‘双足’。”杨向东如此形容麒盛数据,这不仅让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实现了良好沟通,更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麒盛科技从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为智能睡眠服务提供商并成功上市。

现在是创新的最佳时机

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已是老生常谈。杨向东发现,高校老师做样品的能力很强,但是从样品到产品,还需要跨越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开发等步骤,有很多工作在高校难以完成,同样很多企业也缺乏这个能力。因此,“很多成果最后往往都停留在样品、样机阶段”。

长三院的创建,正好搭建起一个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平台。“从清华大学到长三院再到企业界,这样一种结构正好实现了把创新链、产业链打通。”当企业逐渐成长,它跟高校的对接、跟其他创新资源的合作,就会越来越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在此之前,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交流碰撞,来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之间的转化,再由此构建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杨向东认为,“这是长三院真正的定位,是实践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最佳节点,也是最好的一个枢纽”。

在长三院的8年间,杨向东跑了几百家企业,和不同的企业家交流,也看到了很多变化。比如,近年来,浙江很多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代和二代企业家的交接班,如何突破父辈的成就与方向,如何寻找第二条上升曲线,是很多二代企业家面临的挑战。

不过,挑战和机遇同在。在杨向东看来,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对技术的渴望和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期待非常强烈,而且不只是二代企业家,现在很多老一代企业家也开始关注这些新的东西。同时,互联网手段和人工智能为所有行业提供了技术突破的可行性,关键在于能不能率先发现并且掌握它。“过去,大家在同质化竞争时,很多时候只能期待于如何降低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但现在,更多企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一种产品功能的巨大突破,这实际上是很好的机会。”

美国学者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写道,此时此刻,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机。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适合发明创造。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加开放,有更低的壁垒、更高的利益风险比、更多的回报和更积极的环境。杨向东认同这一点,他说:“我不知道窗口期还有多长,但至少我们现在还处在这个创新的窗口期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漫天飞舞的雨滴就像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数据
...新生态发展大会会场之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感慨道,“十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杨向东 潮新闻记者 陈雷 摄今年的世界
2023-11-10 23:52:00
江西赣州:智能制造 降本增效
...定制家具智能制造企业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智能机器人加工板材。人民网 朱海鹏摄人民网赣州4月9日电(朱海鹏)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一家定制家具智能制造企业车间里,工人
2024-04-09 19:08:00
江西定南:设备更新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道赣州市定南县的一家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内,机器人手臂在来回循环作业,工人忙着加工光伏玻璃面板。人民网 朱海鹏摄人民网定南4月12日电 (朱海鹏)近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2025-04-12 18:56:00
江西丰城:智能制造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电子企业智能化车间加工车载显示屏组件,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快速有序运转。人民网 朱海鹏摄 人民网丰城12月11日电(朱海鹏)近日,江西省丰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人在一家汽车电
2024-12-11 10:05:00
来去自如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化的无人车间加工生产线、灵活工作的焊接机器人……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的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企业多个厂区采
2023-11-06 07:10:00
...》(2024年06月22日 02版)一座“黑灯工厂”的诞生,始于机器人的应用。在江苏一家新能源企业生产厂区里,上百辆无人驾驶牵引车在复杂路面稳定移动,不仅可以自主规划作业路径
2024-06-22 03:55:00
智能机器人迈向“全产业链”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做汽车零件能有多智慧?机器人正成为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智慧发动机。记者探访烟台万事达金属机械有限公司的“科幻工厂”发现,30台机器人协作造1个零件——智能机器人迈向
2023-09-08 08:39:00
...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海立”)生产车间,数百台机器人手臂同时作业,智能化的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单个作业单元内,一台机器人手臂灵活旋转,夹取铸造部件,精准摆放在设定位置。
2024-05-11 14:16:00
...国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用智能制造落实“双碳”战略。机器人手臂和传送带紧密配合,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不到10名工人在作业,几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是记者在国凯汽车部件智能
2024-01-24 08:1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