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起安禄山,估计大家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就开始连年不断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而生在这个时代的诗人也用笔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悲苦,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被成为“诗圣”的杜甫了。可今天,我们却介绍一个并不是很出名的诗人罗隐的作品。
罗隐的这个作品,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只有一个“蜂”字,全诗内容如下:
蜂
唐朝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蜜蜂,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很显然,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野,到处都可以见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这两句语气十分肯定,盛赞蜜蜂尽占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对蜜蜂的羡慕与赞美之情。
可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急转直下,由前面盛赞蜜蜂“占尽风光”转而咏叹它终生徒劳,所获甚少。采花、酿蜜本是蜜蜂的天职。它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而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公平。可是诗人却从这里发现了问题,并替蜜蜂发出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不平之鸣。
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
清人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能有这样的作品,自然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
罗隐至京师考进士,考了许多年,都没中第,史称“十上不第”。诗人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朝廷很失望,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愤满,于是借“蜂”这个小动物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
晚唐的诗歌早已没有了初唐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失去了盛唐的浪漫想象的闲情雅致,只留得沉郁顿挫的忧国忧民,杜甫有“三吏三别”,罗隐不仅有这首短诗——《蜂》,显示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还有优秀的咏史诗《西施》:
西施
唐朝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在普遍的红颜祸水的宿命论中,揭示了国家兴亡的不能怪罪美人道理。
诗人生在日渐没落的晚唐,已然心酸不已。而他看清了黑暗的现实,却又无能为力,更是悲痛。其中全文仅28字的《蜂》揭示出的劳动人民悲惨的遭遇更是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心生同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