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吕锐通讯员曾斯袁永华任立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盛夏高温,武汉地铁新港线一期工程建设工地500余名地铁建设者,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不停歇,用汗水诠释责任担当。
地铁工地配置大功率风机为施工作业人员降温“吊车司机看不到我不能吊,我看不清吊装物不能吊。”7月24日上午9时,白玉山站,司索工高师傅站在太阳底下,指挥着50吨的汽车吊,将架管从20米深的基坑吊入地面。现场,高师傅脸上的汗水像一颗颗黄豆粒,却仍然戴着一副棉手套。他称,棉手套有两个好处,一是吸汗,二是隔热。“钢筋被太阳烤过后,太烫人了,徒手根本拿不起来!”高师傅颇为自豪地亮出自己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说:“我从事地铁建设已8年了,前年开通的全自动驾驶列车5号线我也参与过。”
司索工顶着酷暑吊装架管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张锦才说,新港线像高师傅这样的特种作业人员有76人。为保障高温天气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项目部调整户外作业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作息方式错峰作业,作业时间从上午6点到10点半,下午3点到7点,尽可能缩短他们高温户外作业时间。每天需要起吊60-70次,共计约70吨的吊装物。两斤装的水杯是高师傅的“标配”:“半天喝了3杯。”白玉山站另一个作业面,20余名作业人员正在绑扎底板钢筋。从暴晒的地面来到地下20米深的基坑,一台崭新的大功率风机呼呼地吹着,身体居然感到一丝丝凉意。
作业人员喝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一级项目经理许建军称,新港线受作业面的影响,时间紧任务重。在现场,作业人员各司其职,十分专注、有耐心,确保用于施工的每一根钢筋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都安全可靠。当天上午10时左右,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项目班组长杨朋拿着4盒藿香正气水分发给了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赵勇招呼大家停下手中的活,让大家吃西瓜解渴。他介绍,工地有专设的休息区,准备了充足的人丹等防暑用品,并备足了西瓜、盐汽水等,供作业人员随时补充水分。许建军介绍,针对高温天气,专门安排管理人员在现场及时关注作业人员状态,防范中暑等情况发生。(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