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厉王的统治危机,与共和行政的诞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4 13: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厉王,姬姓,名胡,周王朝的第十位君主。

周厉王的统治危机,与共和行政的诞生

周厉王执政前,由于戎狄交侵,战乱不息,周王朝国势衰落,社会矛盾已很尖锐。周厉王当政后,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人实施专利政策,即霸古山林川泽,垄断一切收益。这种做法,不仅引起国人(由奴隶主贵族疏远亲族转化而戍的平民)的公愤,连大臣如芮良夫等人,也出来反对。芮良夫说:“专利作威,佐乱进祸”,“荣公若用,周必败也”。周厉王不听劝谏,继续横征暴敛。他对外又穷兵黩武,东伐淮夷,南征荆楚,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从此,诸侯不再至周朝见,国人也议论纷纷。

周厉王的统治危机,与共和行政的诞生

这时,大臣召公警告周厉王说:“民不堪命矣”。周厉王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竟派遣巫师监视国人,禁止议论国事,发现有人抨击厉王,即行处死。国人在恐怖统治之下,虽然嘴上“莫敢言”事,但都“道路以目”,内心深处更为愤慨。愚蠢的周厉王却自以为得计,宣称自己“能弭谤矣”。召公再一次警告周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但他仍旧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公元前八四一年,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掀起了一场携翻周厉王统治的“暴动”。根据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盨铭文的记载,参加这次暴动的社会阶层是比较广泛的,有“邦人,正人,师氏人”等。邦人即国人;正人即工正、陶工、车工、马正等百工正所属之人;师氏人是指宿卫王宫的军队。可见周厉王已为人们所唾弃了。

周厉王的统治危机,与共和行政的诞生

周厉王在暴动人群的追逐下,狼狈逃亡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听说太子静还藏在召公家里,又包围了召家,坚决要求召公交出太子。召公只得将自己儿子充作太子,交给国人处死。

随后,国人推选共伯和掌管国家政事(一说由召公、周公共同执政),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共和行政”。这一年因此就被叫做“共和元年”(前841年),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第一年。

周厉王的统治危机,与共和行政的诞生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厉王在彘死去,太子静登位,是为周宣王。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曾经用武力征伐周围各族,取得了一些胜利,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宣王中兴”的时期。但后来周军在千亩(今山西介休县南)被姜氏之戎打败,“南国之师”全军覆没。这使得周朝的统治遭到了进

一步的削弱,周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周的“共和行政”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朝。二百零五年后,到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君周厉王当政的时候,周王朝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国人暴动;第二件,是周王朝实行了“共和行政”;第三件,是中国的历史记录
2024-10-10 12:28:00
他是古代重臣名将的典范,“方召”一词的由来
...当矣”,二人都有哪些成就呢?一、厉王当道,劝谏无果周厉王姬胡,西周第十位君主,他在周王室已然走向衰败之时,掀起改革的狂风,意图再造中兴盛世。然而就在这位年轻的国君为了周王室殚
2023-07-17 15:05:00
为保皇家血脉,他把自己儿子推出顶罪
西周王朝到第十个国君周厉王姬胡的时候,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差点让皇族血脉断根。幸好有一位了不起的大臣,化解了这场危机,保住了太子,才让国家得以有了能继续传承的人。周厉王是
2023-05-02 05:36:00
太子被追杀,大臣让儿子替太子受死,太子登基后成一代明君
周厉王的改革触动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激起了“国人暴动”,厉王和太子出逃。周厉王渡过黄河一路逃到了山西,最后客死他乡,而太子姬静躲在了大臣召公的家中,侥幸逃过一劫,在召公的辅佐下,
2023-05-20 05:06:00
“共和行政”对中国的历史起了什么作用
周王朝的统治自周穆王之后,达到顶峰。而周厉王在位期间,民不聊生,贵族们却依然沉湎于酒色。公元前844年,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以供挥霍,厉王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实行“专利”:强行宣
2024-10-10 12:32:00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奢侈傲慢,民不堪命
夷王崩,子胡立,是为厉王。周厉王效法周穆王,也是征讨四方,西征伐西戎,东征击退淮夷,北征击退严允(犬戎),组织浩大的南征。征召西六师、殷八师以及诸侯甲士,征伐南方诸侯鄂国,严令无
2023-02-01 17:26:00
周厉王下台后谁执政?史书记载说法多样
据史记记载。暴动的国人驱逐周厉王后,还要处死周厉王的太子敬。紧急关头,邵恭用自己的儿子换下了太子敬,才使太子敬活了下来。在剧烈的动荡中,周王朝一时间失去了最高的统领。是谁填补了周
2024-01-24 13:45:00
平王东迁与春秋战国:周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百年,“分”的时代即将到来。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到周厉王时,西周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周厉王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将原本为公用的山林川泽一概划
2023-10-02 09:41:00
周幽王为什么会造成“烽火戏诸侯”的问题?
...前841年爆发的一场内乱,则动摇了周天子的统治基础。 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天子富有四海,周厉王根本不缺钱花,但却就是不满足。于是,周厉王便重用荣夷公聚敛财富,老百姓无论
2023-01-28 14: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