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方召”,意为国之重臣,是西周名臣方叔与召虎的合称,出自《晋书》,“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济艰难之勋”。方叔与召虎皆是宣王中兴的中流砥柱,共同将周王室从“濒死”状态下拉了回来,后世多仰慕,以二人为榜样,“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二人都有哪些成就呢?
一、厉王当道,劝谏无果
周厉王姬胡,西周第十位君主,他在周王室已然走向衰败之时,掀起改革的狂风,意图再造中兴盛世。然而就在这位年轻的国君为了周王室殚精竭虑时,他的统治摇摇欲坠,并最终被自己的国人推翻。不仅如此,他还被冠以恶谥,暴虐恶名流传后世。
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周厉王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然而他的改革不仅触犯了旧贵族们的利益,还引发了国人的暴动,他本人逃到彘地并死在了那里。若非召虎的庇护,太子姬静会成为这场动乱的最大牺牲者,也不会有“宣王中兴”的到来。
周厉王改革的最大亮点便是抓专利和军事了,由于周王室积贫积弱,没钱难办事的周厉王同意了荣夷公的建议,向占据山林川泽的贵族们征收各种“专利”税,甚至宣布山林川泽的物产归天子所有,任何人不得谋取私利。被断了财路的贵族尚可啃老本,但被断了生路的国人该如何谋存?敏锐觉察这一危机的召虎作《大雅·民劳》加以劝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但周厉王并没有采纳召虎的肺腑之言,于是召虎又作《大雅·荡》,以殷商灭亡的前车之鉴来警告周厉王,周厉王勃然大怒,变本加厉压榨国民,以至于国人们纷纷指责他。召虎又以此劝谏周厉王,没想到周厉王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竟然想出杀死谤者的方法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二、共和行政,纪年之始
自以为能制止毁谤的周厉王还在召虎面前炫耀一番,没想到又被说教了,“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周厉王能止谤,却再也得不到民心,而他的统治最终也被推翻。反叛的国人想杀了周厉王泄愤,却找不到他人,于是又想把厉王的儿子太子静杀了,是召虎站了出来,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国人杀其子,太子静则幸免遇难。
国不可一日无主,而又不可能复迎厉王和太子静,于是召虎与周定公共同出面执掌政权,号曰“共和”,二人共同对历史纪事进行纪年,正是从共和元年(前841)起,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然而“共和”时代终究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太子静长大后,召虎等人拥立其继位,即周宣王。
周宣王的上台,标志着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希望。不仅是拿自己的儿子代替,更是由自己养大,早已将周宣王视作己出的召虎忠心佐之,曾鼓励史官献书来警示宣王,“大史奉书以告君,召穆公所谓史献书也”,还亲自披挂上阵,宣扬周王室的威严。
三、社稷中兴,方召之臣
有了“共和”时代的休养生息,加上贤臣和诸侯们的支持,周宣王的中兴之路就要顺利许多。面对四方“蛮夷”的威胁,宣王屡次对外用兵,逐步平定北方猃狁、南方荆楚、东南淮夷、西方西戎,以振周王室威信,“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这一过程中,“方召”的另一个人——方叔,可谓是战功赫赫,除了没打西戎外,方叔和其他的“蛮夷”都碰了碰,因战功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他的名望如日中天。周宣王五年(前824),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进攻楚国,《小雅·采芑》便记载了这一盛况:“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方叔伐楚,势如破竹,缴获楚国祭祀先祖的八件宗庙重器,即“楚公逆钟”,这套胜利品后又被周宣王赏赐给了多有效力的晋穆侯,无论是方叔伐楚还是宣王赠钟,都极大宣扬了周王室的威严。周宣王六年(前823),召虎在方叔伐楚获胜的基础之上,领兵讨伐淮夷,“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若无召虎,一无宣王中兴,西周甚至有可能就此分崩离析;二无准确纪年,中国千年历史不知从何而起,也可能难以延续至今;三无克南海之功,更没有后来的秦攻百越纳其地,两广不知何时才能纳入中国版图。方叔南征北战,使得周王室能够转危为安,缴获楚国祭祀重器,更是为周王室长脸。念二者之功,宣王赐方叔食邑于洛邑,作“召穆公簋”,铭记召虎征伐淮夷之功勋,后世对二人颇为推崇,“方召”一词也成为国之重臣的代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