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何中国半导体并购难?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00 来源:芯谋研究

|寒冬是自我净化的良机

插播一段广告:第九届“张江高科·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即将于10月在上海浦东举行。峰会细节请移步正文后!

伴随着行情下行,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这两年出现了少量并购案例,业内也有人预言中国半导体接下来会有一大波并购。尽管并购符合产业趋势,国际企业之间也并购频频,但芯谋研究认为国内不会出现并购潮,重量级并购更不会出现。几年前有位企业家面对潮水般非理性投资热也曾满怀信心地说,让他们投去吧,过几年我来收尸(指并购),当时我也是对他说并购不会发生。半导体并购难主要由以下一些原因所致。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与现在产业形势的结合

在国内无论企业大小,以往就有企业一把手红利。原来这种红利主要是“名”,现在更多的是“利”。

由于国家重视和产业政策红利,半导体企业家的身份风光无限。哪怕是小企业、初创企业的一把手也能成为政府的座上宾、媒体的俏佳人,获得了各种各样虚虚实实的好处:享受到主席台上、聚光灯下、领导接见、政府重视的各种“名”;补贴给人才奖励、个税减免、住房补助、户口等或隐或现的“利”。但这种名和利只有企业一把手才能最大程度享受,即便公司经营不好,企业一把手的身份还是能够保证红利不减。如果被并购后没有一把手的身份,这些好处消失或者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小公司普遍拒绝被并购,即便公司营收不好,但在种种现实的好处面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抗拒被并购。

尤其这几年国家重视,半导体企业上市门槛相对其他行业要求较低(只是最近经济下行,半导体行业增长整体放缓)。只要想尽办法达到上市标准,一旦上市带来的巨大好处远远胜过被并购的收益。

这些企业之所以有底气抗拒并购,更主要在于它们有中国特色的生存之道。以设计公司为例,如果企业效益不好,出现亏损,可以裁掉一些人手降低成本。更极端的是可以不做生产,不做流片来冬眠。有些企业干脆放弃主业,转做设计服务外包。芯谋研究预估现在中国设计公司中有50%是做设计服务的。

企业一把手的名利双收在之前更多是虚名,现在更多是实利,所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定要强撑下去。因为一个差公司的一把手,很可能也要比并购之后在一个效益不错的公司做副总要强很多。

只愿收割不愿收购

半导体是国家大力鼓励的产业,尽管现在行情低迷,但企业普遍估值甚高。现在下行周期估值不高,买卖双方多有地产行业里那般追涨杀跌的惜售情结。而且有并购意愿的企业一般效益不好或者出现亏损,这种资质不好的企业要么没有产品,要么没有像样的的知识产权,即便交易了价值也似乎不大。

对很多国内企业来讲,其实挖墙角比竞购轻松、划算得多。如果确实有买家在意的资产,大不了向核心团队砸出翻倍的工资,挖走几个关键人才就可以短时间内复刻出来。

甚至靠挖人来获取技术都算是讲究人,不地道的直接去“顺”。要是实在靠挖人无法解决问题,那就再等等,等着标的价格打折到脚踝价,甚至等倒掉再来捡便宜。

没有买卖就没有清算

这些年半导体重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领域,现在恰恰是制造领域没有发生像样的并购。中国半导体产业史上,在制造领域的重头并购只有2起:华虹NEC与宏力合并,这是国企与央企之间的合作;中航微被华润收购,这是央企之间的无偿划拨。这几年也有些貌似以市价交易的并购和重组,如荣芯收购德淮等,但这些都是处理烂尾项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购重组。

究其原因,很多重资产的制造项目背后都是国资在投资,如果企业效益好,地方政府、企业自然不愿意卖出。如果做得不好,政府投资会大幅贬值。处理国有资产流失,往往涉及领导,地方政府往往难以触碰。地方既不愿意按市价处理,也不愿意让它倒掉。因为一个制造项目投入至少几十亿,是地方重头资产,国资管理非常严格,谁也不敢造成国资流失。如果相关的地方领导出事了,反而可以用破产等方式处理不良资产。如果主导项目的领导在位或者升迁,即便效益不好,甚至成为累赘,也只能硬撑着。因为只要不倒闭,不交易就不会坐实国资流失。此处省略三千字......‍

曾经有过通过拍卖被交易的项目,那是因为原来做决策的地方主官已经出事,承担了国资流失的责任。还有一些烂尾并购,为了不造成国资流失,采用地外损失地内补的方式,变相给于接盘企业补偿促成了交易。所以最应该并购重组的制造项目,一般情况下没有办法交易。即便这两种处理模式的并购未来也很难再出现。

思考

中国半导体并购难,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文化与资本市场的原因。盘点国内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并购,恰恰是闻泰收购安世、君正收购矽成、韦尔收购OmniVision这种中国企业并购国际企业的案例。

那些能级不高、资金不足、人才不够,没有任何希望的项目,应该有一套从政策上松绑、流程上创新、法律上护航的并购机制。此外,也要从资本市场着手,想办法降低上市公司的并购门槛,不能一上市就拿到了免死金牌,不管企业好坏,公司估值先高到天上去,公司业绩再差也并购不了。

寒冬是自我净化的良机,长期存在的问题往往在危机中严重到无法回避。希望各方面都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时机,推动半导体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做大做强。

为何中国半导体并购难?

第九届张江高科·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将于2023年10月隆重举行。芯谋峰会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高规格、国际化、全产业链的重要盛会之一,国内外顶尖科技公司一把手、产业头部企业负责人及知名学术专家大佬共聚一堂,共商新形势下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大计。现已有多位国内外重磅嘉宾确认参会。

已确认参会的院士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邓中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已确认参会的国际企业嘉宾有:恩智浦总裁兼CEOKurt Sievers;TEL社长、总裁兼CEO Toshiki Kawai;迈来芯CEO Marc Biron;高通资深副总裁、首席运营官陈若文。已确认参会的国内企业嘉宾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奕斯伟董事长王东升;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长电科技董事长高永岗;中微公司董事长兼CEO尹志尧;工业富联董事长、总经理郑弘孟;澜起科技董事长兼CEO杨崇和;鹏鼎控股董事长沈庆芳;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环旭电子董事长陈昌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等。更多重磅嘉宾正在邀请确认中,敬请期待!

本届峰会由闭门综合论坛和产业分论坛共同组成,设立汽车芯片、EDA/IP、功率/化合物、设备材料四大顶尖分论坛。嘉宾演讲和论坛内容紧扣产业热点,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顶级峰会。敬请期待!

本届峰会采用闭门邀请制,更多参会细节请垂询:yifei.hu@icwise.com.cn。

2015-2022年,芯谋研究已连续举办八届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领袖峰会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峰会之一。

为何中国半导体并购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并购系列报道(九):给钱给时间,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企业并购重组
...一步强化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南京鼎华智能作为半导体全制程解决方案领先提供商,专注于长晶、外延、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数字化APS、MES、RTD
2025-03-06 17:54:00
IPO式微,比亚迪、宁德时代成新势力,新工业强势崛起|2022年中国新经济并购年报
...将伸向海外,锡产微芯超百亿收购全球头部移动基站射频半导体企业荷兰Ampleon公司、炬光科技3.5亿元收购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修复设备,更多的出海并购也将帮助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加
2023-01-28 18:07:00
... “技术引进” 转向 “自主创新 + 生态构建”。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的关键节点,此次并购重组的过会意义远超个案本身
2025-04-21 19:08:00
...问题。联和存储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存储芯片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嵌入式存储芯片PPI Nand、SPI Nand
2025-01-08 14:22:00
聚焦价值驱动型并购重组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
...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思远结合韦尔股份的并购案例,阐述半导体行业的并购逻辑。周思远认为,国家需要龙头行业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而龙头行业的诞生往往依赖于并购整合;另外,IPO政策收紧
2025-03-16 13:39:00
上市公司掀并购热潮 VC/PE迎并购退出“黄金时代”?|2024年终盘点
...上市公司”为参与主体的并购事件高达2200多起。其中,半导体领域的并购事件最多,达到197起;其次是机械设备行业,达到170起;第三名为生物医药行业,有125起。三者合计近4
2024-12-22 15:16:00
鼎华智能战略并购品微智能:强化半导体智造优势
随着半导体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的“大脑”和“神经”,在推动半导体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化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造业的每一次进步和革新,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持与驱
2024-10-11 21:00:00
...新的重要选择。从一季度并购情况可以看到,电子设备、半导体行业、通信是披露并购公告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上个月,新相微、有研硅等多家半导体公司相继发布了并购预案。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5-04-02 18:06:00
芯原董事长:预计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半导体行业将出现并购潮
...新高峰论坛上,芯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表示,考虑半导体行业融资趋难,科创板门槛提高,以及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等因素,预计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半导体行业将会出现并购潮。
2023-05-12 10:3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通讯员夏俊林娜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南京经济“三季报”
2025-11-01 09: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诊疗新高度:个性化方案,全程化守护
癫痫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记忆、情绪、社交、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构成了广大患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诊断的复杂、治疗方案的普适性困境以及持续管理的缺失
2025-11-01 10:05:00
第十季炒股大赛冠军诞生: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涨幅登顶
在《大众证券报》读者俱乐部第十季炒股比赛中,选手“馨小憩”以159.84元/股推荐的阳光电源(300274),荐股涨幅19
2025-11-01 11:00:00
近日,国内首款真空高压铸造人形机器人腿部骨骼零部件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生产下线,首批20件量产产品已发往国内客户
2025-11-01 11:10: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李春炜)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AI笔记本也成为爆款产品。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合肥的联想PC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2025-11-01 15:39:00
10月30日,“版权强企燕赵行”活动走进保定市高阳县。活动通过进企问需、校企对接、版权法律法规科普、版权服务平台及版权区块链平台推介等方式
2025-11-01 15:47:00
10月30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金辑奖”颁奖盛典上,东软集团凭借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卓越的全球化实践
2025-11-01 16:16:00
钻戒定制怎么选?2025五大宝藏品牌全解析,一篇避坑
准备结婚选钻戒,却被天然钻的高价劝退?想入手培育钻戒,又怕遇到“参数虚标”“售后无保障”的问题?2025年培育钻石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2025-11-01 16:17:00
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大会以“数智仿真、新质发展”为主题,吸引全国约千名学者与业界代表
2025-11-02 00:04:00
“科大讯飞1024科博展”亮点抢先看!现场黑科技拉满,免费开放
大皖新闻讯 想让AI陪你对弈吗?想穿越时空与孙悟空来场“智慧交锋”吗?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科博展将于11月2日至6日在合肥体育中心启幕
2025-11-02 00:04:00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