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十二谈 | 清华教授梁正:争论ChatGPT是否有创意能力,背后是人类优越感作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17 21:00:00 来源:搜狐科技
AI十二谈 | 清华教授梁正:争论ChatGPT是否有创意能力,背后是人类优越感作祟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潘琭玙

编辑 | 杨锦

“界定剽窃的唯一标准是生成后新信息的含量。” 2月16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教授在搜狐科技《AI十二谈》节目中,隔空回应了乔姆斯基教授提出的观点——“ChatGPT本质是高科技剽窃”。

围绕着“ChatGPT是否是高科技剽窃”的话题,梁正在直播间分享了他对于AI侵权界定、AI著作权以及AI在学术界应用的看法。

ChatGPT即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能够通过通用的大模型解决文字、图形、图像等不同场景的问题。但基于大量的数据训练,以他人的内容作为原始数据提供答案,也意味着有侵权风险。针对此,梁正认为评判是否侵权需要回到监管本质上,评估主观故意的可能性以及客观上内容的重合性。

据学术期刊《自然》指出,已经有至少4篇学术论文将ChatGPT列为作者之一。但《自然》和《科学》期刊主编马格达莱娜·斯基普认为:“作者身份的归属感代表了对工作的责任。但这类大型语言模型,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针对AI能否拥有著作权的问题,梁正教授在对谈中表示,现阶段法律上基本假定人是创意的来源,“我们现在不承认机器或是非生命体有著作权。”

论及著作权属于创作者还是AI开发者,梁正指出,“著作权的基本意图是为了繁荣创意和创作”,如何界定权利归属将直接影响创作者与开发者的积极性。

“基本上各国的著作权法律都提及,制订这样的法律,基本意图是为了繁荣创意和创作,激励创作者,这个创作者是人,基本假定人是创意的来源。”梁正说。

今年2月斯坦福大学学者发表的论文证明,GPT-3之后的AI模型同理心能力可能跟9岁小孩相当,意味着它或许也拥有创新能力。对此梁正直言,讨论AI是否拥有创造力是人类优越感(在作祟),而目前AI已能够发现人类没有发现的客观知识,“应该说是有创造的。”

破圈之后,ChatGPT写出了美国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认为的“全班最好的论文”。因过于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遭到学术圈“封杀”。梁正也表示,因语料丰富,ChatGPT在社科人文领域会有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人工智能将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未来更应该考虑教育模式怎么去激发创造。”

以下为搜狐科技与梁正教授的对话精编:

一、ChatGPT类AI生成工具属于高科技剽窃吗?

搜狐科技:前不久国际知名的大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教授谈到ChatGPT时,称“ChatGPT本质上是高科技剽窃”。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梁正: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某种程度来看ChatGPT确实是一个新的技术手段使用人类已有的知识信息,但其生成的内容是否都能界定为剽窃,我个人还是持保留意见,要看内容生成的创新性,这是根本的判定标准。

我们对于什么叫做“新”应该有判断。ChatGPT这类生成式AI的工作机制是在学习语料信息后,发现其中的关联关系,甚至是之前没有被发现的关联关系,生成新的内容。所以界定是不是剽窃的唯一标准应当是生成后新信息的含量。

搜狐科技:这意味着新信息的含量不够可能会被判定侵权,那么侵权的是使用者还是技术的提供平台呢?

梁正:对于侵权的认定,回到监管本质上,是不是主观故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目标就是为了剽窃,但是没有做明确的标识,这个肯定是条件之一。但生成式AI出现,带来的复杂问题是它并非主观侵犯权利,但是确实使用了已有的创作内容。因此,如果使用者只作为工具使用,对于ChatGPT的信息来源并不知情,责任或许不应认为归使用者。另外,也需要判断客观上是否生成了具有高度重合性的内容。

搜狐科技:这类工具需要喂大量的数据,那么数据在今天已经是核心的生产要素了,相当于是工业社会的石油,农业社会的土地,全国已经有39家数据交易所成立及获批成立,但是数据到底算谁的目前各界掰扯清楚了吗?

梁正:我认为数据产权不一定要做到100%的明晰,首先数据本身类似知识,可以被重复使用,在物理上是不排它的。另外如果产权明细到具体主体,会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在产权界定上,还是要考虑我们从数据当中可以获取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希望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我们有《个保法》《数据安全法》,欧洲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也赋予了数据产生者相应的权利,但目前各国对于数据产权归属问题并没有公认的一致标准。

二、AI能拥有著作权吗?

搜狐科技:我们使用这样的工具生成了一幅画或者一篇文章,我或者工具背后的公司对这些作品拥有著作权吗?能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梁正:有一种观点是我不管工具,只看内容是否有创新性。因为不同国家关于著作权的法律规定当中,新颖性、创造性是构成实体要求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把生成内容的著作权给了使用者,有利于使用者创作优质内容,比如新闻、文学艺术创作。基本上各国的著作权法律都提及制订这样的法律,基本意图是为了繁荣创意和创作,激励创作者,这个创作者是人,基本假定人是创意的来源。

但如果大量内容都界定给使用者,对于优质工具的提供者而言激励不足,也会影响到此类工具开发者的积极性。

我们国家目前的著作权规定能够享有著作权的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排除了机器和动物。我们现在不承认机器或是非生命体有著作权。

搜狐科技:阅文旗下的奇点中文网会用自己开发的AI程序写小说,在自己的平台上供用户观看下载,如果训练的时候也是主要使用自己的版权内容,这样自产自销,侵权的概率是否会更小?

梁正:涉及到版权,其实在AIGC这个领域,文本还不是最大的关切,大家之前更多关注图片、艺术创作,到底这个是人类创作,还是AI生成。现在已有公司在内容创作上全部采用机器生成,用内容团队的语料进行专门训练,所有内容的版权包括人类作者的创作都会转让给公司,因而不存在侵权的问题,这个也是在内容创作上未来会出现的商业模式。

搜狐科技:也有人认为AI生成的过程是二次创作的过程,甚至他认为AI是有意识的,现在有一个说法是ChatGPT已经像一个9岁的孩子,有意识就意味着有创作、创新的能力,对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梁正:不能认为生成式AI所做的工作都是抄袭,这个有点武断了。争论AI是否具有创意、创意是否是人类独有,背后其实是人类优越感。通过语料或者是信息,ChatGPT实际上还是基于人类的反馈机制,即利用了人类的一些创意和知识,但是同时在这么大的数量上去处理是之前没有过的,有了新的发现。像DeepMind的AlphaFold能够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发现人类没有发现的客观知识,应该说是有创造的。

搜狐科技:您相信AI有自主意识吗?

梁正:这个又涉及到如何理解意识。目前来讲,我们觉得意识只有人类独有,但有可能只是因为模型还不够大。当人工智能拥有一个世界知识,有更大的量级,甚至背后得到量子计算的支撑,意识可能会涌现出来。从逻辑上讲不能证伪未来没有这种可能。就ChatGPT而言,现在看不到这是意识,因为它背后的训练和学习机制还是非常清楚的。

三、AI对学术界的冲击

搜狐科技:在您研究的人工智能治理、公共政策领域,您觉得ChatGPT生成的内容具有建设性和参考性吗?

梁正: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ChatGPT出来以后,人文社科领域的很多论文都没有必要看了,因为它写的论文很像人写的。ChatGPT生成是因为它有语料,什么是文科,文科本身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就是文字,研究成果也体现为文字的组合。因为语料丰富,所以作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方面,ChatGPT学习产生的内容看起来比较像模像样。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作为专业研究来看,恰恰是人文社会科学,背后的思想,创新性的观点和认识这种是它很难通过训练模拟出来的。我反倒觉得AIGC用到自然科学这样的事实性领域去做科学发现,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但是在我们科研领域的日常写作中,如果不强调做综述训练,它可以解放大量的文书工作。

搜狐科技:目前我们研究生的这些作业会要求创造性吗?如果不要求的话,AI能满足吗?

梁正:实际上我们过去在大学研究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提炼,抽象,总结,归纳,所以我们很多课上就是要求你要完成一个文献综述,并不要求你有创新的观点,而是看你是不是读了文献,这个问题其实在于科研的诚信。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即然我们已经知道有先进的工具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学高等数学?因为学习就是让我们获取认知的能力,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但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去做综述来找到真正有用的文献,我觉得ChatGPT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特别是加上引用的来源之后,就像我们常用的文献索引工具Endnote一样,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

搜狐科技: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机制下,人工智能对学术领域的冲击大吗?

梁正:人工智能对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是很大的挑战,确实要高度重视。我们过去的教育强调记忆、归纳,强调基于现有素材分析整理,这些能力是你推理创造能力的基础。但未来更应该考虑教育模式怎么去激发创造,激发创意,激发对这种新的想法的探索和实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2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优越感正是来源于知识的缺乏,以及缺怜悯
...的生命得以延续,让我们拥有了生命的力量。02从未有过优越感优越感大多体现于那些高调之人,不管是饭桌,还是聚会,这些人总想要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拿出来,跟周边的人炫耀一番,当你
2023-01-10 13:16:00
能力越足的人,越有底气成为真实的自己
...心学习,成为了真正的大文豪。记得孟非曾说:“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生活中,时常有人端起架子做人,将
2023-01-27 20:25:00
百万粉丝“清华学霸”被抓,别再消耗名校光环了
...反而被骂上热搜。视频中两人言辞傲慢自大,处处流露着优越感和精致利己主义,让人充满不适。北大毕业生全嘻嘻同样如此,穿着睡衣和日本女性主义作家上野千鹤子对谈,直接来了句:“你不结
2023-04-19 11:52:00
他晒的“豪华大餐”,让我恶心
...子里,晒自己相对优渥的生活,从而得到那一点点可怜的优越感?如果他们真能从这种行为里找到乐趣,找到所谓的优越感,那小视真心想说一句——这种优越感令我非常恶心。前面提到的这位单亲
2023-05-26 10:57:00
真正的家庭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追求别人的羡慕
...素养,更是一种对生活和处事的态度。1.从不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当一个人拥有了别人无法获取的地位和声势,会不自觉得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人的态度也会变得颐指气使。苏芒曾经是著名时尚杂志
2023-08-02 10:21:00
一个人在这三处“装穷”,不要小看他,大概不是一个单纯的人
...,有多少人只为几枚银元而忙碌,如果你在金钱上表现出优越感,很可能会受到关注。在电视剧《糊涂二十》中,小富婆大宝是一个善良大方的有钱人,她和同学一起吃饭时总是主动买单。宿舍里的
2023-10-22 15:09:00
不争辩、不解释、不纠缠,把你的精力留给自己,留给值得的人
...上就是有人甘愿吃亏,也不愿意争辩。不争辩,不是寻求优越感,只是因为他明白了,层次不同的人争辩起来,会发生很多让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能量。《庄子》
2023-06-06 17:58:00
真正成熟的人,早已经戒掉了“优越感”
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是“优越感”的多少拉开的。什么是“优越感”?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一般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长于别人
2023-01-30 13:40:00
《以爱为营》三对情侣,两对甜蜜,另外一对越看越油腻
...惯,小舅舅为什么你要逼我上班?搞得我连作为时家人的优越感都没了。秦时月会耍小脾气,但她懂得分寸,对喻游一见钟情,就主动追爱,即使碰壁也锲而不舍,却不是死缠烂打,就像一个单纯善
2023-11-10 14: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