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毛新如
王绶青是我的夫君,他是2021年9月24日过世的。他说:“我不该走,我不能走,我还应为国家写点东西,我还应为人民做点事情。”
我和绶青相濡以沫、休戚与共度过60个艰难而甜蜜的春秋。他是卫辉人,家里很穷。他六岁习字,投师于严厉的李时庵先生,这让他从小养成了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的好习惯。1951年,绶青考上了汲县一中(那时卫辉还叫汲县),爱上了文学,当时他连饭都吃不饱,没钱买书。这并不影响他勤奋写作,他的第一篇习作《龙王爷》被北京《民间文学》采用,寄来20元稿费,他马上给病重的母亲买了药。他放学后给人挑水,三担水挣一角钱,他用挑水钱买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四角号码新词典》,几十年来都带在身边,他说这是我的老师呀!这本书,现在仍然放在他书桌抽屉里。
1957年他考上了内蒙古大学,重病在床的母亲对他说:“拴啊,要记住,人这一辈子可以没钱,但不能没志呀!”母亲的谆谆教导他铭记在心,他说:“胸中珍藏着千山万水,这便是我的富有。”
他到了内蒙古,进入第一个创作高潮(1955—1965年)。诗作《手摸着中南海的红墙》荣获了内蒙古高等院校诗歌大赛一等奖。诗作《土默川,甲天下》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他还发表了不少抒情诗,如《马头琴之歌》《呼伦贝尔草原》等。他的长诗《野狼沟》发表在上海《收获》杂志上。
内蒙古大学名教授陈寿朋曾评价:“(绶青)是内蒙古大学的第一届学生,第一批留校教师,是母校培养的学子中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是内蒙古大学的骄傲。”
“文革”浩劫,他的创作中断。他就看医书,学针灸。20世纪70年代,他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放弃了北京诗刊社的优越条件(在那里已上了七八个月的班),回到汲县文化馆当个小馆员。之后诗刊社又来过多次商调函,他都婉言拒绝了。
改革开放时期,他的第二个创作高潮来了,他第三部诗集《天野海郊集》获得省政府大奖。1975年发表《斗天图》,这是他与李洪程同志合著的7000多行长诗,发行10万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向全国播放。
他生活俭朴,穿的是我手缝的布鞋,一件背心上都是鸡叨一样的小洞。家里用的煤球是他自己打的,一个台历他用红笔、毛笔一改再改,能用三年。
他写诗却特别较真,心中诗稿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到五脏俱全、一切皆活时才下笔。他重视我的意见,我提出后他就趴那儿写呀改的。他写的每首诗他几乎都会背,我也能熟背。他常熬夜,学生跑晨操时他才“下夜班”。
他于1983年年底调新乡地区任文联主席,到任后第一件事,是创办《新星》文学杂志,忙得不亦乐乎,把个人创作扔一边。1991年7月,省里调他到郑州任省作协副主席,担任《莽原》主编。他和同志们一起,把《莽原》办得红红火火,荣获并蝉联河南省首届、第二届社科类优秀期刊奖,荣获河南省期刊编发质量评比一等奖。
绶青的第三个创作高潮是1986年退休以后,他出版了《天高地广集》《王绶青诗选》《王绶青散文选》《王绶青诗文选》《王绶青长诗选》,出版了《王绶青书法选》及《诗书画——王绶青作品选》。我主编的《未圆的诗梦——王绶青诗路历程》也得以出版。
他辛勤耕耘近70个年头,硕果累累,他是国家一级作家,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王绶青50年文学生涯座谈会上,贺敬之在贺信中说:“在我心目中,你是始终不渝地为祖国、为人民而歌唱的成绩卓著的诗人。”著名诗人雷抒雁说:“绶青先生的诗,洋溢着中原汉子的正气、大气和豪气……绶青先生是一位忠厚的诗人,他的人品、诗品,相为表里,不追时尚,不改初衷,不求闻达,不惊宠辱,数十年如一日,痴于诗歌创作,口碑甚高。”著名文艺评论家孙广举为他撰写对联:“为文五十年根植中原得北风南雨;作诗一千首歌吟时代兼豪放婉约。”
戏剧家杨兰春评价他“老实得可恨可怜”。他确实是这样。住房调一处交一处,走一处让一处。2021年他重病住院时,卫辉领导表示想在卫辉办个小纪念馆,他马上谢绝:“母校卫辉一中有我的一角就行了。”
绶青体贴穷人,清洁工、保安、卖菜的、补衣服的、残疾人困难户等,有好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端午节给他们送粽子、炸糕,中秋送月饼。他练得一手好字,书法作品参加过多次国内外大展,给作家诗人朋友题写一二百本书的书名,从不收分文。
我能和这个好人过一辈子,是我的荣幸。绶青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