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郑和平:“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06 12:30: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李芳 张敏敏 潍坊报道

他是农业产业化“诸城模式”的重要贡献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拓荒者,他在国内首创低温肉品,成为中国低温肉制品第一人;他在潍坊这片沃土上扎根创业,立志于斯,以知难而进、敢想敢干的气魄突破重重困难,得利于斯,又以致力于感恩的信念回报社会,他在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得利斯集团创始人、得利斯集团股权管理董事会董事长郑和平。近日,郑和平被评选为“感动潍坊”人物。

郑和平:“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

20世纪80年代,郑和平从面粉厂起步,近40年来,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跻身中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建立起了全链条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直接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累计捐款捐物2亿元,当年贫穷落后的西老庄早已华丽蝶变,以得利斯村的全新面貌在潍坊7000多个村居中,第一个实现了全电气化,成为全国首批十佳小康村和全国文明村。

扎根乡村,立志于斯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潍坊市第一家村办面粉厂,在潍坊诸城市西老庄村(现更名为得利斯村)诞生了,让西老庄村村民没想到的是,33岁的企业承包人郑和平竟克服了人才、资金和技术的多重困难,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村委会当时和老董事长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上交村委会现金6万元,剩下的才归他自己,一年后,面粉厂总共盈利28万元,退去上交村委会的6万元,他个人应该得到22万元。”得利斯村原村主任郑淮茂说,让村里的老少爷们惊讶和叹服的是,郑和平不但一分没要,还用这22万元建起了潍坊第一家村办屠宰冷藏加工厂,他要让这方水土上的乡亲们彻底告别贫困,过上文明富裕的生活。

冷藏厂投产后,郑和平一改当时国营屠宰厂卖通货肉的做法,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出按部位、类别分割的小包装产品,结果大受市场欢迎,当年就盈利69万元,第二年开始每年都盈利200多万元。以冷藏加工厂为开端,遵循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经过25年的拼搏,西老庄这方水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89年开始,西老庄村的全部劳动力都进入了公司所办的企业上班,一夜之间告别了农耕生活,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他们不仅领工资、有保险,还享受企业股金。参加公司创业的员工,一律按不同年限每年领取历史贡献奖,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和生活补贴。

郑和平:“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

而当年的冷藏厂几经蜕变,成为了被全国消费者喜欢和认可的大型食品企业——得利斯集团,旗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22家子公司、六千多名员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粮油加工、饲料生产、良种猪繁育、标准化饲养、兽药防疫、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生物工程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

破立并举,得利于斯

1989年,郑和平从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家引进数整套先进的肉制品加工设备。郑和平带领着员工,结合中国人烹调和烧烤肉食的饮食文化精髓,对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了深入研究,匠心独具地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和配方,运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圆火腿等西式肉制品,彻底改变传统的高温烹调方式,将肉制品低温成型蒸熟,不破坏肉类纤维组织和自然营养成份,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肉类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中国第一批“低温肉制品”诞生了。产品一上市,消费者立即被其细嫩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所征服,一时间供不应求。

作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郑和平对食品质量安全却有着远超时代的战略眼光,他把准社会消费的脉搏,把改善大众饮食营养,攀登肉食科学高峰,作为企业的文化和追求,引进西方先进肉食加工工艺,在国内首创低温肉制品,成为中国低温肉品第一人。

“父亲的出发点永远是怎么样对群众有利,对消费者有利,那时候高温肉制品在国内非常风靡,价格便宜,保质期长,便于携带,而低温肉制品必须要在冷链的条件下,但是它最大可能的保留了肉里面的营养成分,老百姓吃了以后对身体是有利的。父亲的初心还是一切对农民有利。”得利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说。

胸怀家国,成功交接

然而作为辉煌的缔造者,郑和平却依然恪守着40年前的淡泊初心。“在进行股权改革的时候,我父亲说,我一个人要那么多股份有什么用,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父亲把他的股份都分给了全体的员工和村民。”郑思敏说。

郑和平敢想敢干敢为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接班人”,他的女儿郑思敏。2015年,38岁的郑思敏回到诸城老家,任职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她成为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小时候努力学习,是为了长大离开农村到大城市生活,没想到转了一个圈,命运又把我带回这个村子。”郑思敏笑着说。

郑和平:“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

正是这次回归,郑思敏真正意识到身上背负的责任,积极传承起得利斯“制欲感恩”的生存理念。近些年,在郑思敏的带领下,得利斯集团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业,以肉制品加工为核心,坚持走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得利斯集团自身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得利斯村及周边逾千户农民共同富裕。

如今,依托得利斯产业体系平台,周边配套建立起生猪产销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化养猪场,整体带动20万户农户每年增收6亿元。此外,围绕企业需求,得利斯村及周边逾千户的农民从事与企业相关的饲料贸易、生猪交易、物流包装、旅店餐饮、快递及便利店等服务产业,产值达5000余万元。

漫步在得利斯村,村民文化娱乐广场、图书馆、小学和幼儿园等各类基础设施,家家户户住起了小别墅,广大村民正实实在在地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明朝时期的航海传奇人物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
2023-11-03 15:27:00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位航海家,被封为国姓爷
...在一年后,赏赐马三保国姓“郑”,之后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至此以后郑和手下的人便称其为“国姓爷”。提到宦官我们的印象会停留在魏忠贤这样的人身上,祸国殃民、害了大明王朝;而郑和与
2023-01-24 21:10:00
郑和下西洋是场骗局?这个博士称郑和说了谎,还拿出详细的证据
...错误的方向走得越来越远。01在小的时候我们就都学习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明朝皇帝朱棣派遣三宝太监郑和,南下西洋宣扬大明王朝的文化,以和平的方式和海外的国家进行交流。在那个时候,
2023-08-29 18:03:00
郑和下西洋共有三个目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明朝时期的郑和,每个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我国航海事业的先驱者,为了我国和世界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人都非常的感谢郑和,并且尊敬他,但是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呢?郑和,本来
2023-04-25 14:17:00
靖难之役后大明百废待兴,为何朱棣还派郑和下西洋?
...的最得意的一件事要数下西洋了。1405年,朱棣派遣太监郑和率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完成了一项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过郑和下西洋时,大明朝刚刚经历战乱,国库空虚,百
2023-05-14 09:33:00
七下西洋颂和平天下为公谋大同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郑和七下西洋颂和平天下为公谋大同晋宁区博物馆(郑和纪念馆)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雯 摄黄昕莹位于祖国内陆西南边陲的云南虽远离海洋,却走出了一位世界级的航海家—
2023-07-11 07:05:00
聊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一段伟大的航海壮举,发生在明朝时期。本文将详细介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航行过程、影响和意义,带领读者领略这一传奇事件的魅力。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
2024-02-12 06:42:00
东西问|颜天禄:郑和给马六甲留下了什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吉隆坡12月25日电 题:郑和给马六甲留下了什么?——专访马中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中新社记者 陈悦郑和七下西洋,至少五次驻节
2022-12-25 17:58:00
郑和与长乐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海丝福州郑和与长乐郑和塑像福州长乐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历史、人文、风物、情结,都已超越历史时空,给后人留下深深的印记。从理论上说,郑和下西洋
2023-04-21 08: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