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王海婵:为沙漠增绿 促职工增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04 08: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王海婵:为沙漠增绿 促职工增收

王海婵在枣园查看红枣长势(资料图片)。 王海婵 提供

王海婵:为沙漠增绿 促职工增收

更多内容 请扫二维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初春时节,十四师二二四团土地平整现场热火朝天,挖掘机在田间隆隆前行,装载机分散各处清理土包、地埂。二二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海婵站在沟渠边,现场指挥调度。

“土地平整好后要种植小麦,现在要抓紧时间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不耽误小麦播种。”望着正在忙碌作业的农机,王海婵拍了拍身上的土说,“现在团场种庄稼可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2003年,园艺专业毕业的王海婵以为自己会从事环保相关工作。“没想到会来到一个距离沙漠这么近的团场。”王海婵笑着回忆道,“有时候前一秒还是晴天,突然就刮起了沙尘暴,黑压压的一片从远处袭来,呼吸都困难。”

“一天要吃半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是王海婵刚来二二四团的生活常态,但她从未退缩过。这个性格大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陕西女孩,面对困难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来到团场,第一件事就是种植生态林。当时,二二四团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决定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枣树。

在遍地都是沙丘的地里怎么种枣树?刚刚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王海婵犯了难。她买来书学习种植技术,跟着大家一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推沙包、铺管网、施肥、浇水,终于等到枣树发芽。然而,一场风沙将枣树刚吐露的嫩芽吹得干焦。

“那几年,我们的心情随着风沙起伏。好不容易补救过来的枣树,又被风沙毁了,心里既着急又生气。”王海婵说,为了保护枣树,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种麦子、拉防风网,但一场风沙过后,什么都没了。

为了种活枣树,二二四团邀请专家教授防沙治沙和红枣栽培技术,王海婵认真做笔记,勤于实践,修枝、抹芽……一年年过去,枣树的根越扎越深,枝干也一天天粗壮起来。

如今的二二四团,风里不再裹挟着沙子,每到夏季,连片的枣树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焕发勃勃生机。

生态好了,枣树种活了,如何教会职工群众管理技术,助力职工增收成为摆在王海婵面前的难题。

“团场的职工群众大多没有管理枣树的经验,请来专家讲课,短时间内效果甚微。”王海婵把工作阵地转移到田间地头,与职工一道,迎着朝阳下地,伴着夕阳回家。

“抹芽要留下多少?”“夏天红蜘蛛如何防治?”王海婵向专家求证书里记录的方法是否可行,确认可行后,再耐心为职工讲解。

经过多年的努力,二二四团红枣挂果面积达15万亩,占全团种植面积的80%。大面积种植红枣在改善团场生态环境、增加职工收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红枣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红果子”。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种植技术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职工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忽视了对枣园的精种细管,红枣产量、品质逐年下降。

红枣品质没有往年好,这让王海婵有些着急:“团场也发现了这一情况,提出要推进红枣产业升级,降密度,提质量,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工程,增施有机肥。”

“这个办法可行。”听到各地专家提出的新点子,王海婵立刻下连队进行推广,没想到刚一开始就遭到了许多质疑。

“这一棵树能有两棵树产量多?”

“种了这么多年的枣园了,突然要拔掉这么多枣树,产量不高,质量也上不去咋办?”

面对职工群众的不理解,王海婵一趟趟往职工家跑,讲理念、看实例,请来专家为农业生产“问诊”,申请各项补贴政策。在王海婵的努力下,职工群众慢慢转变了想法,按照要求对自家枣园进行了改造。

2022年,团场1.6万亩红枣标准园完成修剪、清园工作,红枣产量比2021年提高12.18%,价格每公斤平均上涨1元。

“团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种鲜食水果、庄稼样样都行。今后,我要继续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将这些技术成果在田间地头推广,让职工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王海婵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王海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没觉得这里有什么艰苦的。”这个说话直爽的陕西姑娘,在别人打退堂鼓的时候始终冲在前头,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件事。

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成果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为职工群众做好服务的基础。从枣树“矮化密植”到实施标准化种植,王海婵始终坚持先自学再推广服务。扎根团场20年,职工群众的点赞,是对她奋斗在一线的最大肯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根植沙海的绿色梦
...照片里的人说:“这是我爸爸,当年他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这里后,收到一道‘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的命令,从此便把根扎在了这里。”“那不仅是一道命令,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使命
2023-10-12 02:32:00
绿染沙海又生金
...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伟 刘美惠子 赵珺 通讯员 冯波当沙漠中气温达到39摄氏度时,人的心情也烦躁起来,只有看到绿色,才能感到一丝清凉。9月3日,“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
2023-09-18 01:48:00
(乡村行·看振兴)借生态优势发展农家乐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农居建设,硬化、美化基础设施,沙漠、胡杨、湖泊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连容连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别样乡村风情。近年来,新疆兵团各师市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2023-11-01 14:30: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阿拉尔市,林地保有量已达222万亩三代兵团人接续筑起“绿色长城”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张涛《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7
2024-01-27 03:26:00
4000公里奔赴!协和学子赴青春之约,传承兵团精神
...年,十五团1803名指战员从阿克苏出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行军18天,行程1580公里,用双脚在沙海中踩出生命之路,最终扎根昆仑山下屯垦戍边。“展柜里那把用了30年的坎土曼
2025-08-16 17:21:00
...4年12月9日至10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降雪。摄影:王海英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算不算稀奇?先说结论!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其实并不算罕见近几年,出现大范围降
2024-12-14 10:55:00
沃野田畴展新姿 乡村振兴绘新景
...师五一农场三连职工在观察菜苗出芽情况。 马丽 摄 ●王海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
2024-03-14 03:03:00
【巾帼风采】我在“尔滨”雕冰雪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王海峰用精巧构思和高超技法让冰雪有了“生命”——【巾帼风采】我在“尔滨”雕冰雪本报记者 张世光《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2日 05版)王海峰正在雕刻今年中
2024-01-22 02:00:00
...师十一团十四连“两委”成员李艳:十四连是团场最靠近沙漠的连队,长期坚守在防沙治沙的最前沿。连队广泛种植红柳树、沙枣树等耐旱植物,不仅优化了连队的生态环境,还利用红柳树接种大芸
2024-06-09 01: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