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7 15:3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吕欢欢

一棚菇未尽,棒上几多忙。

炎炎夏日,走进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立体式菇房、智能化温控、365天循环出菇……在“蘑菇工厂”里,一朵朵肥硕的双孢菇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

与传统大棚种植食用菌不同,该公司“智能菇房”通过注入“科技基因”,引进国内外先进食用菌培养技术、栽培设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让食用菌种植从“靠天吃饭”到全年不停产,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转型升级。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航拍“蘑菇工厂”。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该公司董事长李标是个外地人,从事食用菌种植已有十余年,今年是他来到灵璧的第三年。谈起缘何选择灵璧,李标打开了话匣子。

“杨疃镇是农业大镇,全镇的耕地面积大概在18万亩,每年产生的麦草秸秆很多,大概在8万吨,秸秆处置是这里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李标告诉记者,双孢菇种植恰恰可以消化巨量的农作物秸秆。

“秸秆再利用属于变废为宝,而基料发酵是变废为宝的关键一步。”李标解释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发酵工序,把秸秆、动物粪便等基料与菌种混合在了一起,把这样的基料放进温控菌菇大棚,经过科学管理,就可以长出双孢菇。“这样一来,就把原本令人头疼的秸秆变成了生产原材料,就近取材不仅品质有保障,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而早在2017年,杨疃镇的村民就开始陆续探索秸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备一定的禀赋优势。此外,当地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落户,也让李标决定来灵璧“创业”。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工人们采摘双孢菇。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灵璧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和相关项目资金3000万元,在杨疃镇七井村建设了“蘑菇工厂”一期工程。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家拥有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双孢菇种植龙头企业,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杨疃镇来了个“双向奔赴”,并于2022年正式落户投产。

“我们种植的食用菌不仅可以‘吃’掉当地5万吨秸秆,每天出菇量还达到了60吨左右,效益比传统种植技术翻了好几番。”李标介绍,去年8月工厂全面投产,可实现年产8万吨基料的规模。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航拍“蘑菇工厂”。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而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可生产双孢菇20000吨,按均价8000元每吨计算,年产值可达1.6亿元。此外,除去自身智能温控菇房消纳的6万吨基料,还能对外销售剩余基料作为新的收入增长点,也带动其他菇农提档升级,稳步发展。

“蘑菇工厂”拔地而起,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当上了“上班族”。

杨疃镇人大主席宴红云介绍,镇上从荷兰请来有经验的专家给村民进行培训,一开始村民们采摘蘑菇的良品率不高,但好在有经验学得快,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本地工人们采摘的蘑菇良品率已经和外地熟练工相差无几。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当地还进行羊肚菌等种植。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这里的采摘工人一般月薪可以拿到4500元以上,52岁的采摘女工郭艳梅告诉记者,她最多一个月拿到8000元。“食堂有免费的工作餐,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孩子,真的太好了。”

事实上,这两年,双孢菇在灵璧县大放异彩,不无道理。

从“灵璧双孢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到“虞菇”公共商标注册成功,授权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主体使用……以杨疃镇食用菌产业为主轴,灵璧县立足于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优势,以食用菌为枢纽,打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物循环”发展新模式,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全链条快速发展,小菌菇撑起产业致富“伞”,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

目前在灵璧县,双孢菇、秀珍菇、羊肚菌等品种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种植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140万平方米、2000多万袋,年产菌菇3万余吨、产值近3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为加快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灵璧县借助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定点帮扶优势,推动食用菌产品研发及精深加工,向上游企业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设备、菌种研发、技术培训,向下游拓展食用菌深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等链条,构筑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优势产业集群,带动质量、效益双提升,推动小菌菇成为大产业。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工人们正进行装篮包装。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临近采访结束,“蘑菇工厂”里的工人们正忙着把刚采摘好的双孢菇装篮包好,搬上小货车,一千公斤菌菇很快装完,车门一关,汽车发动,这些蘑菇将运往江苏省的华东农业大市场,晚上就将出现在长三角居民的餐桌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轴承带动大发展  “三宝”文化延传承
...用菌生产示范区,排列成行的菌床上,一朵朵白白胖胖的双孢菇长势喜人。按照“大食物观”和“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示范区以食用菌为枢纽,打造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发展模式,构建
2023-09-28 09:53:00
...术,建成国内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工厂化双孢菇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县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率达到60%,周年化率达到80%。打造一批独具灵璧特色的“优势精品”,“灵璧黄牛
2023-01-31 11:13:00
金融助力“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支农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守善发展,结合灵璧县杨疃镇双孢菇产业资源禀赋,因势利导、深化合作,成功获批政策性支农惠农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将原本
2023-11-20 10:53:00
...-安徽频道走进灵璧县杨疃镇食用菌产业园示范区杨集村双孢菇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一排排菌基像一个个山丘,一朵朵雪白的双孢菇像赶趟儿似的争先恐后,一股股蘑
2023-01-19 11:03:00
...为杨疃镇的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去年在我们双孢菇生长季和收获季的关键时刻,供电公司一直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今年,基地菌菇日产量达到8吨以上,全年可实现8.5轮种植!电力
2023-04-18 16:48:00
安徽灵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新”而行
...一标”农产品78个,“灵璧黄牛肉”“灵璧葡萄”“灵璧双孢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粮油加工企业226家、年产值超100亿元,果蔬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72.
2024-09-06 15:08:00
小蘑菇唱响“振兴歌”
...农民增收串联起来,在杨疃镇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以双孢菇生产中心联结食用菌种植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和上下游企业,完善项目联农带农益农机制,逐步形成互利共赢的“一体四联”新模
2023-07-15 11:08:00
秸秆里“长”出产业 菌菇中“种”出幸福
...,成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设计产能全国第三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招商引资打造“蘑菇工厂”“这个富民产业是倒逼出来的。”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讲
2024-02-26 06:01:00
...出致富路一朝春雨,万物朗润。一朵朵白嫩嫩、胖乎乎的双孢菇从菌棒上探出圆嘟嘟的脑袋,长势喜人。韩双乐开了怀,采摘、挑拣、装袋,务工村民也一刻不停歇。“平均每天生产鲜菇10吨,产
2023-02-20 10: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