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金融助力“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0 1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拂晓报

农发行灵璧县支行

金融助力“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金融助力“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农发行灵璧县支行坚守支农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守善发展,结合灵璧县杨疃镇双孢菇产业资源禀赋,因势利导、深化合作,成功获批政策性支农惠农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将原本的菌菇大棚升级为“绿色循环、产业集群、降本增效”的智能工厂,进一步强壮菌菇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着力打造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样板。

聚焦农业增效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019年,灵璧县以种植大户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开始起步,当时菌菇种植基本为传统菇棚、自制基料,成本高、产能低,限制了产业发展。农发行省市县三级行多次现场调研,了解食用菌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种植、市场前景等状况,聚焦地方菌菇产业发展困局堵点。农发行灵璧县支行会同地方党政、种植大户协商,并邀请专家系统论证,创新提出打造灵璧县杨疃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样板,构建以双孢菇生产中心为核心,联结食用菌种植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和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的“一体四联”联农带农新模式。项目通过建设智能恒温菇房、秸秆收储厂房、创业园、道路提升、村容村貌改造等对区域内食用菌产业进行系统化改造,健全菌菇产业链,着力打造主企业,向上游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设备,向下游拓展菌菇深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等链条,构筑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投产,灵璧县杨疃镇16个村实现了食用菌种植全覆盖,累计带动6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户均年纯增收5.2万元;引导大量村民利用土地、资金入股,定期享受分红;推动20余个产业种植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涌现出双亚种植合作社、振兴家庭农场、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化种植主体;吸引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玉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保丰食品南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驻投资,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2022年,“灵璧双孢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年产800万袋,总产量2.5万吨,年产值1.6亿元,带动村集体经营性增收1438万元,远远超过2019年年底的28万元。

助力农村增色

推动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灵璧县杨疃镇地处灵璧县西北部,是传统农业和畜禽养殖大镇,每年产生12万吨秸秆和5万多吨畜禽粪便。“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种地、养殖是主业,然而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粪污如何处置,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不小压力。”灵璧县杨疃镇党委书记回忆起3年前的发展困境,仍不免感慨。

为解决难题,寻找产业发展出路,杨疃镇政府多次前往外地学习调研,鼓励种植大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消纳废弃秸秆及牲畜粪便带动致富。有了政府支持,镇里以种植大户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得以发展,但受于资金限制,规模较为零散,大多是一家一户自制基料,成本高、用工多,常因发酵不彻底而诱发病虫害,还因露天堆放、露天发酵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发行灵璧县支行针对这一现状,在项目谋划阶段就按照“大食物观”和“绿色循环”发展观念,即“基料工厂”,用以收储废弃秸秆及牲畜粪便,实现统一管理,方便就地取材。一期工程投产后,生产现场可以看到,秸秆在混料机中与鸡粪混合,通过传送带封闭式传至发酵隧道,再经臭气处理,最终转化为基料成品入库,同期产生的菌糠还可变成有机肥料,实现100%还田。整个生产在流水线上一气呵成,全程电脑控制,实现达标排放,形成“主粮-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基料-食用菌-有机肥-主粮”的生态循环模式。

目前,“基料工厂”每年可消化5万吨秸秆、4万吨畜禽粪便,生产出的基料以优惠价格卖给周边种植户,每吨低于市场价80元。种植户还可以使用“以草换料”(用秸秆换基料)的实物交换形式,1吨秸秆可以换0.36吨基料。“今年秋收还没启幕,各个田里的秸秆已被食用菌种植户预订一空。”“饲养户非但不用为清理畜禽粪便发愁了,反而得到了收益。”农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如今,杨疃镇的秸秆和牲畜粪便通过多种模式转化已经变废为宝,在化解秸秆禁烧、畜污治理难题同时,该镇现已成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全国第三大双孢菇生产基地。杨疃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生动体现了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随着食用菌产业路子越走越宽,灵璧县杨疃镇村民的口袋也逐渐鼓了起来。示范区菌菇房设有上料工、下料工、采菇工等十多个工种,在种植、采摘、削菇、分装等环节为附近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感谢农发行的支持,以前大家各干各的,标准不一,货不好卖不说,还得自担风险。现在有融资支持了,建厂了,村民们都想进来干,收入稳定,并且每年还有几次农忙假。”杨疃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区管理员说。“厂里包三餐,离家远的还能提供住宿,工作的地方冬暖夏凉,环境非常好,大家伙干活的热情非常高。”采菇工人笑着说道。

现如今,随着示范区项目投产运营,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愈发明显。项目吸纳了当地留守人员和弱劳力160多人,助农增收1000余万元;在食用菌冷链物流基地,常年有600多名农民务工,日工资在110元至120元;项目还帮助20多名残疾人就业,他们坐在椅子上削蘑菇,一天可挣80元左右。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农发行灵璧县支行将继续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担当,立足县域实际,在服务“三农”发展的道路上启航新征程,续写新华章。

汪啸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蘑菇唱响“振兴歌”
本文转自:拂晓报近年来,灵璧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研发端、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消费端和农民增收串联起来,在杨疃镇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以双孢菇生产中心联结食用菌种植户、村集体、专
2023-07-15 11:08:00
安徽向新|宿州灵璧:小菇撑“伞”记
...吕欢欢一棚菇未尽,棒上几多忙。炎炎夏日,走进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立体式菇房、智能化温控、365天循环出菇……在“蘑菇工厂”里,一
2024-08-07 15:36:00
本文转自:拂晓报本报讯 去年以来,灵璧县坚持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的发展模式。去年,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0亿元,累计增
2023-01-31 11:13:00
...歇。“平均每天生产鲜菇10吨,产品供不应求。”日前,灵璧县杨疃镇双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双掂起一朵饱满的双孢菇开心地说,“我们合作社在种植传统金针菇、平菇、双孢菇等大宗品种
2023-02-20 10:5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走进灵璧县杨疃镇食用菌产业园示范区杨集村双孢菇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一排排菌基像一个个山丘,一朵朵雪白的双孢菇像赶趟儿似的争先恐
2023-01-19 11:03:00
小轴承带动大发展  “三宝”文化延传承
... “三宝”文化延传承——“金秋党媒宿州行”采风活动灵璧县站侧记9月27日,“金秋党媒宿州行”采风团成员在灵璧奇石文化园观赏磬石演奏。本报记者 董虎 摄看小轴承、观灵璧石、赏钟
2023-09-28 09:53:00
安徽灵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新”而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推进设施化建设强装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
2024-09-06 15:08:00
感受乡村脉动  探寻振兴“密码”
...0岁“高龄”的“梨树王”。 马庄村“听荷书屋”民宿。灵璧县安徽蕈苑生物科技公司培育菌菇母株的生产车间。□本报记者作为楚汉文化、淮河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宿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
2023-10-14 00:3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示范区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以党建引领做足做好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文章,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光
2023-02-20 15: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
丹馥桂香满校园 充电赋能再出发——全省地厅级退休干部培训班侧记
“秋高气爽,丹馥桂香,九月的省委党校,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这次培训干货满满,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还学到了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
2025-09-05 02:39:00
‌仁怀市老年大学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
9月1日上午,仁怀市老年大学在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老年大学教务处主持会议,各班教师及班长共计30余人参会
2025-09-05 02:39:00
张传皓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2日,受贵阳市修文县委书记陈禹委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传皓代表县四大班子到安顺市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冯正印
2025-09-05 0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