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贺勇
大运河博物馆将于年底开放、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二次结构施工、建成三山五园文保示范区……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2023年文博领域重点任务显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两处重要文化地标将迎来关键节点。
建设中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建都870周年北京一系列文保任务提上日程
其中包括,制定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整体工作方案,研究文物活化利用政策。划定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公布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名单。启动第十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启动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在大运河文化带上,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今年将完成所有建设工程交付布展,并于年底开放。
同时,落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今年将完成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和室内外装修。
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处特大型综合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高达9.97万平方米,由主楼和市民共享大厅两栋建筑组成。
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两层,高34.9米。共享大厅地上一层,地下一层,高19.5米。
由于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
万舟骈集,仓庾都会,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是一艘艘船只,更见证着千年历史记忆。
“帆船”造型的大运河博物馆,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勾勒出“古韵风帆”的运河图景。
运河之畔,绿心之中,一座生机勃勃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即将亮相。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的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大型博物馆工程,由“博物馆”和“运营管理用房”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20130平方米。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和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新地标和文化名片。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规划用地面积113公顷,采取分期建设模式。
其中,先行启动区分为城墙、护城河遗址保护区、外围遗址休闲带三个区域。古城墙遗址上覆土3米至3.5米,种植高大乔木,恢复古城墙轮廓,古城外按照城市公园标准进行绿化。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效果图
截至2022年底,北京地区备案博物馆已达215座,全年共举办展览和活动近500项。
今年,“博物馆之城”将更热闹——本市将推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建设,培育北京老字号、会馆文化等独有博物馆品牌,持续开展“类博物馆”培育项目。
开展博物馆之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博物馆特色商圈建设研究、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
大运河博物馆将于年底开放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也将在今年完成创建,将通过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工程、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建设等示范项目,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2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